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圣严法师 >> 浏览文章

圣严法师:多闻与所知障


 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,能说不能做。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是这样。这些人读书读得多,有机会认识很多人的思想见解,加上天生聪明,能举一反三,可以说得比别人更好。但是,检查他们的行为,往往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一套。他们虽然很肯定宗教对社会人心的教化意义,但是他们自己并不信教。他们觉得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,也只是一种心理现象。

  但是对社会各阶层的大部分人来说,宗教可以抚慰人心、安定社会,所以是很好的教化工具。而他们认为自己有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准,不需要宗教的引导与支持。这种现象可说就是“所知障”或“知见障”。

  “所知障”是被自己原来的知识学问蒙蔽,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,然后,以这个观念的框架来批评、否定宗教,妨碍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实践和内心的体验。他们自认为是站在纯客观立场,其实,局内人可能不客观,而局外人不明就里的评论,也未必就能客观。怕就怕所知不多而自以为无所不知。不但对他自己形成了障碍,也可能误导他人而成为信仰宗教的障碍。

  一般来说,学文科的中国知识分子,比较倾向于无宗教的立场,似乎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人,就容易认为宗教信仰与现实人生并不契合,尤其对于佛教会有若干偏见。比较起来,学理工科学的除了坚持唯物史观的人,反而容易接受宗教;所以,也不可说学问好的人就有所知障,就像许多博览群书的人,依旧会选择一种宗教来做终身的依归。近年来,像这样的风气,不论在国内或国外,知识分子信佛学佛,已经越来越多了。

  《楞严经》里面有一段阿难尊者的自述之词:“虽有多闻,若不修行,与不闻等;如人说食,终不能饱。”阿难是众多弟子当中学问最好的一位,但是他发觉自己对佛法只停留在“了解”的层面,还不能从实际的生活中,真正体验到佛法的妙用。佛陀时常赞美阿难是多闻第一,所以,多闻也是值得嘉奖的。

  但是,多闻还要实践,要经验所知的内容,可是一般的人只停留在“知”与“解”的层次,就像考古学者考察古代文物,但不会成为古人。所以,要享受佛法的好处,还是得确确实实照着佛的遗教,去做实修实证的工夫。做一分,就有一分体验;不然,在修行的成就上,佛学博士还未必比得上目不识丁的人呢!

 







• 大家都看到观世音菩萨 • 最高明的养生之道 • 养生的原理原则 • 烦恼现行 • 出污泥而不染 • 宁动千江水,不动道人心 • 冥阳两利 / 人死后每七天有一个苦难 • 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• 佛法之可贵处 • 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 • 把“爱与恨”换成“阿弥陀佛” • 世间人的乐,是乐极生悲 • 对生死不惊不怖 • 外遇/万恶淫为首 • 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 • 凡夫迷惑颠倒,处处都有障碍 • 为什么不搞?利少害多,得不偿失 • 蛇王的报复 • 财富来了我散掉 • 佛像最重要的是表法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如敏 · 供具 · 一乘经 · 蓝吉富 · 五俱意识 · 五家所共 · 红颇梨色阿弥陀 · 藤田宏达 · 爱乐金刚女 · 不定业 · 十住小白华位 · 佛为黄竹园老说经 · 支愍度 · 宾头卢 · 奉国寺 · 信心铭 · 墨胡子 · 土体五重



· 一个浑身无处着 · 果卿居士: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 · 印光祖师:如何恰当处理自利与利他? · 印光大师谈关于丧葬 · 星云法师:拒绝的艺术 · 受五戒后不能搭缦衣吗? · 大藏全咒 · 海涛法师:你的动机如果不是大悲心,累劫的... · 元音老人:念佛要诀 · 宣化上人: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四 · 林世敏 · 海涛法师:心在极乐爱洒众生 1 · 定弘法师:真的善知识 · 异品有非有 · 般荼迦 · 宣化上人:五浊恶世 · 元音老人讲述修法见护法神的公案 · 立山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