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       今天是:

南无阿弥陀佛

一心念佛,放下万缘即布施。一心念佛,伏诸烦恼即持戒。一心念佛,无诤无求即忍辱。
一心念佛,不稍夹杂即精进。一心念佛,妄念不起即禅定。一心念佛,信愿往生即智慧。
真实心中念阿弥陀佛,就得一切诸佛护念、保佑。菩萨、天龙八部、鬼神拥护。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净界法师 >> 浏览文章

净界法师:当你出现这些征兆,你必须赶快忏悔了

  先看看罪相的判断。我们念一遍。

 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,亦有效验,或心神昏塞,转头即忘,或无事而常烦恼,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,或闻正论而不乐,或施惠而人反怨,或夜梦颠倒,甚则妄言失志,皆作孽之相也。苟一类此,即须奋发,舍旧图新,幸勿自误!

  我们怎么知道身口意已经背负了重罪要忏悔呢?

  以下有六种情况,都必须要赶紧地利用时间把这个罪忏掉,否则临命终的时候就不吉祥了。有六种,越后面越严重。

  先看第一个,“或心神昏塞,转头即忘”。你经常觉得心老是昏昏钝钝的,就表示你明了性的外面有一层罪业在遮住你了,因为这不正常。正常人的心明了性很强,你觉得精神昏昏钝钝的,心识昏昏钝钝的,这是第一个。

  第二个,“无事而常起烦恼”。这更严重了。不但是昏钝,你经常莫名其妙躁动不安,这个业力就比之前那个更严重了。它不但是遮蔽你,已经有一种活动力开始活动了,因为罪业是躁动性的,善业是寂静性的。

  第三个,“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”。你见到有德行的君子,应该要随喜赞叹,结果你反而心虚,这个就是你罪业的第三种状态。

  到这个时候,问题都还不大,都只是业力的问题。但如果这时你不忏悔,继续造作下去,那就不是业力问题,就是破坏善根了。前面三个是增长罪业,是罪业的增长相状,四、五、六就是善根的伤害了。

  第四个,“或闻正法而不欢喜”。听到正法,你应该要欢喜赞叹,结果你反而排斥,表示你已经是无惭无愧了,你的善根已经失掉了。

  第五个,“或施惠而人反怨”。你帮助别人应该得到赞美,结果人家反而伤害你。这就是《金刚经》说的,你在弘法或者在做义工,本来是在造善事,结果反而产生很多的问题,表示你过去一定有罪业。这种情况就是好现象了,重报轻受了,这第五个。当然这也表示你的罪业要忏悔了,因为善业跟罪业互相地冲击,它会先把罪业逼出来。

  第六个,是最严重的,“夜梦颠倒,妄言失志”。这个人已经颠三倒四了,根本谈不上善根了,已经没办法判定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,什么是功德相,什么是过失相了,内心的观照善根完全丧失了。

  以上六种都是罪孽之相,就是有重大罪业之相。那怎么办呢?“苟一类此,即须奋发,舍旧图新。”要把握时机好好忏悔了。

  这是说什么呢?因为造罪要得果报,先有一个种子的过程,但这个种子是没有形相的,所以我们很难去看到内心的种子,到底我是不是有业种子,你看不到。那怎么办呢?佛菩萨的智慧,就是当你有这个罪业种子时,它有些征兆出来,我们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,你看到风吹就知道明天要刮风了,这是一种征兆。

  正常人的内心,在唯识学上说,一个修行的内心有三种功德。修行人,有修戒定慧。第一个,明了性很强。你的心平常是明了的;第二个,它是寂静的。明了,就是不暗钝,是寂静,它绝对不能躁动。你平常没有事在那个地方,你的心是寂静的,安稳的;第三个是法喜,带有一种淡淡的欢喜。但那个法喜不是外境的刺激,是你内心有一个法,念佛持咒,自然会产生一种法的力量的欢喜,由内心生出来,它不是靠外境的刺激。

  前面的六种情况,跟这三种功德都不相应,它既不明了,也没有寂静,没有法喜。所以合理地推论,你那个明了的心已经有罪业遮住了,有一片乌云遮住了,要赶紧处理了。

  这是判断忏悔的对象。

 







• 究竟圆满的教学 • 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你要不要? • 念佛的好处 • 要想积功累德,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 • 为什么会疲倦 • 不义之财不可取 • 觉心不动,心动了就是迷 • 一切诸佛都护念,你怎么会遇到魔障? • 佛力不加持的话,那不得了! • 你自私自利没放下,你没有法子超越轮回 • 心清净,就不会遭魔难 • 常常做恶梦 • 真正爱自己的,决定断贪嗔痴 • 自私自利的果报 • 心慈悲,相就慈悲 • 真正学佛人,对死亡没有恐惧 • 提升自己的灵性 • 我没有家,天天在作客 • 念佛人有舍利,也不能代表他往生 • 扰乱我们的魔







· 印光法师:念佛人病重,不可求病速愈,只可... · 印光大师:妾才发心 夫即病好 ·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【18】 · 印光大师:食麦高于人参 · 印光大师:往生西方的大根据是什么? · 印光大师:杨氏拜佛,佛像起立答拜,此乃冤... · 印光大师:关于焚经 · 印光大师:唯圣罔念作狂,唯狂克念作圣,三... · 印光大师:如何劝父母吃素 · 印光大师:三皈与五戒十善 · 印光大师:念佛一法于在家善信最为合机 · 印光大师:念佛时该闭目吗? ·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与闻思修 · 印光大师: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· 印光大师:尔我世外人,何须贺节贺岁? · 印光大师:念佛可助事业发展 · 印光大师:念佛虽贵心念,亦不可废口诵 · 印光大师:慧远大师是怎样修行的



· 果卿居士: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产生于各个道中 · 星云大师:死亡也可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· 净界法师:一门深入,那些没有完成的誓愿,... · 戒定慧天天增长,这一生就没有白来 · 元音老人:丹霞问僧具眼 · 圣严法师:靠不住最可靠 · 学诚法师:素食会缺乏营养吗? · 印光大师:念佛非要不食油盐吗? · 定弘法师:怀第二个孩子,还诵不诵《地藏经... · 有同学以大欺小不想上学该怎么办? · 蔡礼旭:多次挫败都不怨天尤人福报会来 · 印光大师:烟酒的危害 · 印光大师:阅读佛经为什么要主敬存诚,如面... · 净界法师: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,增长福报 · 歧路指归 (战德克居士) · 印光大师: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? · 蔡礼旭:报父母恩从哪里做起? · 圣严法师:佛教入门(7)—根本教义篇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52792356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