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蔡礼旭 >> 浏览文章

蔡礼旭:文言文,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(第27集)

  尊敬的诸位长辈、诸位学长,大家下午好!我们一起学习《礼记.学记》,今天应该也是最后一节课。而上一节课讲到,主要的重点是让我们了解,教育是因为怎么样而兴盛,教育因为哪些不足、哪些错误的教学方法而衰败。一个教师,教育工作者,他很明白教育怎么兴盛、教育怎么衰败,他就懂得如何为人师。有了这些认知,而且要循循善诱,「和易以思」,来开导、来教育学生,和易以思,「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」,用这样的一个心境、一个引导,一般学生都很容易接受。我们看到这个和易以思的方法,方法能不能产生效果,还是跟教学者的心境有关。

  我们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,常常参加研习课程,而且学校还有规定,一个学期要上多少研习课程才行,那都是几十个小时的时间。上了几十个小时的课,我们自己在教学当中曾经用出来多少?然后用出来效果好还是不好?其实学每个东西、做每件事情,都应该事后要有一个沉淀、一个反思,才能知道学得扎不扎实,才能知道做得恰不恰当,甚至下一次能不能更好。这也是一个对事的态度,精益求精,学习也好,教学也好,它就不是一个交代的工作而已,「反正我也去上了课,反正我也教过了」。应该要深入,学到的东西有没有用出来?用出来之后效果到底好不好?不好,应该再怎么调整、怎么进步?

  我们学到了和易以思,是个教学的方式,但这个方式能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,跟一个教学者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。比方我们说「道而弗牵」,引导他,不要让他感觉好像硬拉著他、牵著他的鼻子走。那怎么达到循循善诱让受教者很能接受,如沐春风?教学者他自己要放下控制的念头、占有的念头、急於求成的态度,他才能这么柔软。所以看著方法,方法跟心境它要相应,叫心行一如,他的整个言语行为跟心境是完全相应的。有一个故事讲到,有一个人走在路上披著一个大衣,刚好北风跟太阳看到了这个路人,当然天气也比较冷,所以披著个大衣。北风呼呼的吹,说到了,「太阳,我们来较量一下,看谁能把他身上的大衣给拿掉」,北风就说「我先来」,然后就开始一阵一阵强风刮起来了。结果这个行人看到风愈来愈大,他的衣服抱得愈紧,他愈紧,北风看了就愈不高兴,就吹得愈大,愈吹他愈紧,这叫适得其反。

  我们面对自己的小孩、面对自己的学生,大家有没有一种感慨,这个孩子是我下最多功夫的,结果效果最差,有没有?三个孩子、四个孩子,那个最让我操心的反而最不懂事。很有可能我们在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,我们有很强烈的控制欲望,执著点,就拼命要把道理塞在他的脑子里。其实他已经听得两眼发直,我们还继续一直灌输、一直灌输,到最后就好像一个人吃不下,「你再吃、再吃」,他会怎么样?很简单,吐出来。东西、食物如是,很多知识、学问,你硬把他塞,塞到最后他实在是消化不良,他就会排斥,他就会看到你就赶紧跑。听到妈妈的脚步声,赶紧装著在看书的样子,不然妈妈要罗嗦了。

  所以,虽然北风吹得很强,适得其反,最后精疲力竭,只好放弃了,「不然你试试看吧!」太阳先生不慌不忙,你们什么时候看过太阳慌张了?是吧?它那个热慢慢加、慢慢加,不著急。最后不长的时间,这个行人马上,「天气真好」,就把外套给脱掉了。徐徐的阳光就好像春风化雨,人很容易接受。所以内心没有控制,很柔软,让人很舒服,这个是道而弗牵的内功。

  「强而弗抑」,这个强是鼓励,而不去压抑他,而不去否定他。而这个鼓励,那不是套几句话,那是真正打从内心信任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不管这个人现在有怎么偏颇的行为,自始至终都不怀疑他的本善。这个时候的言语就非常恳切,非常让人家觉得有信心。所以,其实一个孩子他假如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,这种孩子很敏感。可是他假如碰到一个人是相信他可以成圣贤,绝不怀疑他,绝不否定他,时时看到他就是鼓励他,这个孩子面对这个长者他的态度会很不一样。为什么?没有人喜欢让人瞧不起他。碰到一个信任他的长者,信任他的老师,他也被唤醒善良,希望能好好的提升、表现一下。

  我们之前在学校带班,班上难免有一些学生,你还没见到他们,就有同事很热心,这热心加个引号,来跟你,「这个人来历不小」,怎么样怎么样,就开始讲。所以当老师的要练一个功夫,人家跟你讲这个学生哪里不好、哪里不好,右耳进,左耳出,要练这个功夫。不然一听,把它记在心上,看那个孩子怎么看都很奇怪、都不顺眼。所以人的心要像镜子一样,不要落这些不好的痕迹。所以能够不否定孩子,知道那是「苟不教,性乃迁」,那是因为没有好的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学校教育,是我们成人的错,不是孩子的过失,还是信任他可以好。我们这种真诚,孩子毕竟是涉世未深,他的心还是很敏锐的,他可以感觉到老师的这种真诚。所以在你面前就会找一些表现的机会让老师肯定。

  我记得带那几个学生,早上一大早来,他看我一进来,就走到我旁边,在那转过来转过去,然后看我没说话,他主动问,「老师,今天有什么事要帮忙吗?」他觉得自己有价值,在老师旁边可以做很多事。所以从言语当中、从做事当中给他机会、给他鼓励,强而弗抑。不是言语是鼓励,我们当老师的人,面对每一个学生的眼神,都能达到强而弗抑的力量。那不是当老师如此,我们现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,每一个人了解人生的真相,都知道人都有本善、都有明德,那我们也要信任一切的人,只要他有好的教育,慢慢的改过,他也可以成圣成贤。我们今天希望能成就、能利益身边的人,都能够掌握这个和易以思的心境跟方法,来跟我们的亲朋好友互动。

  最后,「开而弗达」,这个开是启发,这个达是不要把话全部都讲尽了,他都没有思考,那就只是填鸭而已了。能开而弗达,这个也要教学者不要太急躁。有的教学的人,一开口,哒哒哒哒就停不下来,像机关枪一样。教学要善於用心观察,看学生他在听的过程当中,他有没有思考?他有没有领受?这个时候边讲,看他的眼睛,可以了解到他吸收的状况好不好。比方,我们讲得太快了,然后他的眉头就会开始皱起来;你稍微放慢了,他就有点和缓下来了。不能一个教学的人,讲到人家口吐白沫他还继续讲。人家倒下去,再把他拉起来,拿一盆水冲下去,是吧?真的,我们有时候在一起谈话,一个人话特别多,哒哒哒哒,旁边的人都「啊…」,他还继续讲,愈讲愈来劲。这个都没有很好的结这一个缘分。所以待会大家假如「啊…」,我们就下课。当然,很多方法它不是固定的,人家已经听得都快睡著的时候,你可以下课,也可以讲讲故事,是吧?这个就要在每一次教学当中察觉自己的不足,「学而后知不足,教而后知困」。一个教学的人第一次讲课睡了三分之二,下一次目标就是二分之一,慢慢进步。

  而一个人他对於我们所谈的道理能不能受用,是他有没有贯通这个道理,而不是说你把理给他讲完了就达到效果了,不是这个逻辑。所以我们有时候都会说,「我都跟他讲过了」。请问我们讲的时候,他的眼睛告诉我们听懂了吗?而且这个开而弗达,还要不强求,今天讲,看他不能完全领会,也不著急,下次再讲,很有耐性。人没有耐性,要开而弗达,不容易,都会很急躁。等待机会,「当其可之谓时」,刚好一个机会点,点这个道理特别适合,抓住这个时间点引导,点到为止,让他自己思考想通了。他自己想通的,那个道理就留在他的心中,那个不是知识,那是他的体悟,那是他的智慧。

  所以这个时代的教育好像觉得学愈多愈好,然后拼命装知识进去,十几年的岁月走过去了,我们都塞了不少东西。请问大家还记得多少?拼命塞。这个就好像吃东西,拼命吃,最后会怎么样?吃坏肚子,全部排掉了。而领悟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。所以孔子里面给我们引导的观念,我们记忆都很深刻。我们前不久才一起学习《论语》里面的有关学习的经句。请问大家,印象最深的记得哪一句?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。还有没有?「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」,夫子譬喻学习就好像要造一座山,只剩下一抱土还没有运上去,我们就放弃了,那还是没有做成,学问不能半途而废。都是善用譬喻跟生活结合,让我们体会得很深刻。所以教育绝不能跟生活给脱节开来。那我们之前也跟大家讲到,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的一段,云谷禅师非常善於引导教学,教得很好。他不只是教小孩,他是给一个读书人引导,给他鼓励、给他思考,确实很善於教育。

  佛陀是印度的圣者,东方是孔子,西方耶稣基督,印度有佛陀。佛陀在世的时候,曾经有一次刚好遇到一群孩子在玩耍,结果远方来了一个工人,他专门在帮这个村落清理大便的。结果他人还没到,小朋友都知道了,因为那味道很重。结果当下,小孩子有的在玩花,他说我的花都臭了,觉得他很扫兴。当下有的就拿起石头扔这个工人,这个工人叫尼提,就扔他。佛陀看到这个景象,就像我们今天看到一群孩子在这样对待一个叔叔,请问大家该不该教育?该教育,怎么用和易以思?当下因为那个石头一个一个扔过去,尼提很难受。突然,佛陀看到这个情景,就走到尼提的面前,对著孩子讲,「孩子,不可以这样,住手」。走过去的时候,石头也落在佛陀的身上。

  结果尼提,他们在印度,他们是四个阶级,属於奴隶阶级。佛陀,在那个时代连国王都向他学习,他是个很好的老师。而尼提是奴隶阶级,是最下等的,所以他一看到佛陀帮他挡他就很难受。然后佛陀说,「来,你过来。」他双手都是用粪便的,他就更难过了,「佛陀,你不要再接近我了,我会把你给弄脏。」结果,佛陀一点都没有嫌弃他,赶紧把他请过来,然后对他说,「我听说,你不是说要听我说法吗?今天就是机会了」,就把他带过来。结果那一群孩子也很敏感,看到大人来了,因为他们不认识佛陀,看到大人来了,又拿石头丢人,其实孩子还是有良心,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对,正想开溜。佛陀就,「小朋友,你们过来。」其中一个小朋友说,「叔叔要骂人了。」结果佛陀说,「我是跟你们讲个故事。」说一讲故事,就有一些孩子很喜欢听了。

  所以这个时代教书,不会讲故事还不行,是吧?教学者,我们说因材施教,必须讲得让他比较容易接受,比较容易专注。那故事,现代人他就比较容易听,大家其实不相信都可以做试验。比方,你跟亲朋好友在谈话,你讲道理讲了十分钟,一定有人开始梦见周公了,你可以做试验做看看。不然我们现在来做试验好不好?你一定要讲讲一些生活上的例子、故事,人精神就比较振奋。所以大家也别怪,为什么现在人怎么听一下道理就想睡觉?因为从小听太多了。假如今天讲道理的人,自己德行很好,都做到了,那听的人会肃然起敬。假如爸爸、妈妈、老师讲一堆道理,自己也没做好,愈听愈想睡觉,提不起敬,他提不起恭敬的态度。所以讲道理,一般的人就想睡了,就是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太缺榜样了,太缺言行一致的人。所以人一听到道里,就觉得不现实,做不到,不想听了。比方说,今天假如师长现在到了,大家想像一下,你们要配合一下。师长在这里讲两个小时的道理,大家都是眼睛还瞪得大大的,「我是作梦吗,居然可以碰上?」都不会打瞌睡。为什么?肃然起敬。今天我假如讲十分钟,「呼…」,这个还是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。

  所以当下,这个孩子本来要开溜了,佛陀善巧方便,「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大蛇的故事?那一条蛇长到了可以从这个屋子绑到那个屋子。」小朋友说,「蛇这么大。」结果这一只蛇走啊走啊,这个蛇头领著这个蛇尾。突然有一天蛇尾就说了,阿头(他称这个蛇头叫阿头),阿头,怎么都你走在前面?今天不管,我走前面,你走后面。阿头讲了,不行,我有眼睛可以看前面,你走前面都不知道东西南北了,不行不行,我走前面。阿尾说了,那你试试看,你能走你走吧。结果阿头往前,走不动了。因为这个阿尾绑在树上,不肯让他走了。全身无力,好好好,你走前面。结果这个蛇尾走前面,蛇头跟著走,撞得满身是伤,最后掉到火山岩里面去了。佛陀讲,我是了解宇宙人生道理,我有智慧之眼,希望能引导你们也成就智慧,就像那个阿头可以看清楚,你们不听我的教诲那可能就会很危险。

  结果讲到这里,就有小朋友脾气比较大,就生气了,对佛陀讲:「你觉得我们很傻瓜是吧?」结果佛陀说:「才讲两句你就生气了,很像某一个村落的年轻人。」接著就讲,「这个年轻人有一天走在路上,突然看到房子里有两个老人在谈话,那个某某某,人还不错,就是脾气特别大,很容易生气。结果他一听,手上还拿著东西,火了,啪,丢在地上。推开门,把这两个老人揪在手上,把他们拖出来打了一顿。然后说:你说谁,你说谁脾气不好,你说谁脾气不好。结果当下那两个老人,你看你现在不就脾气不好吗?不就打我们了吗?结果那年轻人,啊,对!」所以这个小朋友听到这个故事,马上就不好意思了,当下你看自己脾气就很大了。

  又有一个小朋友讲:「您讲那么多故事,我都听过了,很多道理我都明白了,不要再讲了。」所以我们看,佛陀要引导一群孩子,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引导的。你看这么多的孩子都提出不同的态度、看法,「我们已经都知道、都明白了」。结果,接著又讲了一个故事。「有一个商人坐著船,刚好船到中间的时候,他拿一个很昂贵的器具,掉到了水里面。结果掉下去,他就心里想,我赶紧记住掉下去的位置。他就在船上刻了一个痕,我太聪明了,这个一刻,待会儿船停下来,我就可以下去找这个贵重的器皿了。结果靠了岸,他就赶紧叫船夫:你赶快就在这个痕迹下面赶快找。找半天找不到。然后这个船夫说:那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掉下去的?就在船中间掉下去的,我就赶紧把它刻了一个痕迹,我就记住是在这里。这个船夫讲: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,但是那个船是动的,所以早就已经不是在那个位置了。」听起来有点道理,事实上是很笨。所以这个也提醒小孩,不要自以为自己很聪明,一定要透过学习才会有智慧。

  结果又有一个孩子讲:「学习,那过几天再学。」过几天再学可不可以?佛陀又讲了一个故事,「有一个人,刚好几天之后,他的朋友要来他们家做客。结果他们家养了乳牛,他就想,我就把这个奶水存在乳牛的肚子里,一个礼拜之后,客人来了,我再一起把它挤出来,到时候他们都可以喝。不然我现在挤出来,牛奶坏掉就可惜了。他等一个礼拜以后再来挤。结果隔天他不挤,小牛要来吃奶,他就把小牛给拖到旁边去,你吃了,我就不能请客了。不给小牛吃奶,就这样七天。结果七天以后他就去挤,挤出来要让每一个人喝,结果一挤,挤不出奶了。因为七天小牛都不吃奶,也没有刺激这个母牛,结果奶水反而挤不出来。愈挤不出来,他就愈用力,用力,这个乳牛就痛了,就开始跑了,这个主人就拖著那个母牛就这样在那里转圈。」学习能不能等以后再学?不行,要当下就学。不学,愈来愈没智慧,就愚痴了,不能等。「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」。

  小朋友听到这里:「好,那我们要学习,学了之后是不是马上就能有智慧了?」佛陀说:「不行。」有一个小朋友说:「这么无聊,不学了,这么麻烦。」你看,每一个人错误的心态,佛陀都讲一个故事让他去领会。所以,为什么说父母、老师的恩德很深远,因为要让我们明白确实很不容易。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四十九年了,一辈子不疲不厌的引导。教了四十九年,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开悟,怎么办?算了吗?你们怎么没反应?我们都是从事教育的人。有同仁看我教书那半年,我一开始教半年,我那些同学有的就已经被小孩气得受不了,然后他们就说:礼旭,我看这半年都没看你生气,你怎么都不生气?学生失教都多少年了,我们是教五、六年级,那都十几岁了。十几年没有好好的耕耘他的心地,哪有说你教他两个礼拜、一个月,就马上全部思想都转过来,那我们不是急於求成吗?不符合自然规律了。所以往往我们会动气,是我们没有用客观去思考问题,急於要看到一个效果,那适得其反。

  所以佛陀当下,面对小朋友说,「太麻烦,学习又不能马上达到效果。」佛陀就讲,「有一个很有钱的人,看到人家盖一个三层楼的别墅,他就觉得三楼的别墅特别漂亮,他就去找了盖房子的工头,你赶紧帮我盖一个三楼的别墅。结果这个工人在那里挖地基,要盖第一层楼。他说你别给我盖一层,我就只要第三层。那工头没办法,他这么坚持,只好帮他盖。没有第一层,没有第二层,直接盖第三层,怎么盖?就四根柱子,哒哒哒哒,就直接到了三楼的高度了。结果这个有钱人就爬著柱子上了三层,爬得全身无力,在那里喘气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,这个柱子就,铿,屋子就倒下来了。」所以没有打好根基是不可能有很好的成就的。小朋友听完:「那还是要好好的学习,一步一脚印,厚积薄发。」引导到这里,看大家的态度,认真要学习,而且循序渐进,不操之过急了。

  到这里,佛陀接著就说了,「今天要跟大家提醒的,就是你们刚刚为什么拿著石头打这个尼提叔叔?」小朋友这么被问,「他很脏,他很臭。」这开始引导,道而弗牵。「那他为什么会臭?」「他帮我们家清理那些大便,所以他臭。」你自己不去清理,还是他帮你清理的,那是他帮助我们去掉这些污垢,这些非常肮脏的粪便,他是在帮助每一个家庭,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对他,还伤害他?这个就好像那个忘恩负义的商人。有三个商人在大海当中,刚好遇到大风浪,就掉到河里面去了。结果就快要灭顶的时候,突然游过来一只大海龟,把他们三个都救起来,救到了一个孤岛上。结果三个人暂时找不到食物,很饿,其中有一个人他就起了个不好的念头,饿都快饿死了,找东西吃。结果整个岛上看到只有会动的这只大海龟,他就拿著个石头走过去了,旁边两个人,你不可以这样。诸位朋友,诸位学长,假如你是他两个朋友要怎么做?要阻止,死也要把他拉下来,不可以让他做这样的事情。结果没有阻止他,他就把那个海龟给杀了,吃它的肉。正在吃它的肉的时候,那个岛上的一群大象就冲过来,把他们逼到海里面去了。动物之间会互相有感知,尤其对忘恩负义的人,他们是最厌恶的。人家说不孝父母的人天打雷劈,有情无情都会感应,降灾於最没有德行的人。

  所以佛陀讲到这里,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经反省了。还有一个孩子硬是不给尼提先生道歉,他很气愤,「反正我就是瞧不起他,我就是要拿石头砸他。」结果佛陀接著跟他讲:「看起来你是在伤害他,事实上你也在伤害你自己。」其实人当下看人不顺眼,生气的时候,自己本善的心统统被愤怒、被傲慢给包住了,那不是伤害自己吗?所以佛陀又讲到,「就像双头鸟的故事」。双头鸟它是同一个身体两个头。假如两个头不合了,有一个头要伤害另一个头,引导它吃一个有毒的果实,想要报仇,你平常对我不好,毒死你。请问大家,另外一个头吃下去了,它自己会怎么样?也死了。大家是一体的,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,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。佛陀用这个故事让他明白这个真相。

  其实,诸位学长,大家有没有感觉到,去帮助别人,他真正受益了,自己比他还高兴,施比受更有福。我讲这句的时候,你们都没有反应?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。就像我们教学的人,看到一个孩子,本来不懂事,现在懂得孝顺父母,懂得用功了,我们当老师的人一想到就高兴、就欣慰。「这一辈子教学,哪怕只有这一个学生能成就,我们都觉得欣慰了。」

  结果讲到这儿,这个孩子也惭愧了,向尼提叔叔道歉。接著,佛陀又把尼提的手举起来,把他吓坏了,「佛陀,我的手太脏了。」结果佛陀跟他讲:「我的手跟你的手,我们的工作是一样的。你的手是除去人们排出来的污秽,我的手是除去人们内心的污秽,我们的工作是相近的。」其实大家去感受,一个奴隶面对高贵的佛陀,佛陀给他这样的肯定、鼓励,大家想一想,他会记多久?一辈子都忘不了。真正会教学的人,几句鼓励都能让人利益一辈子。结果后来佛陀要走的时候,就对尼提讲,以后你想听我讲课、说法就到哪里去找我。结果后来这个尼提也成为佛陀的学生,而且有很高的成就。当然他的高的成就也来自於他对佛陀百分之一百的信任。

  而当佛陀跟著阿难正要走回去的时候,阿难讲,今天佛陀对孩子的教育让他很受益。结果佛陀对著阿难讲:你今天的受益要好好感谢这些孩子。没有这些孩子,今天就听不到这么好的引导,这么好的教育的表演。所以我们看,佛陀时时都是感激每个因缘,感激每一个人。那我们一个教学者能有这个心境,跟所有的同学、孩子们交流,就能把这个感恩的心境给传递出去。好,这一段故事是我看「佛典故事」里面讲的,我每一次看都很感动,因为我们从事教育差佛陀差太远了。每一次看,旁边都要先放一条毛巾,流的是感动加忏悔的眼泪。

  我们上一次最后讲到的这一段,「学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」。教学的人面对学习者,你要了解他的问题,你才好去帮助他。这个好像大夫治病,了解他的病根在哪,才能对症下药。而且其实不是当老师的人是这样,为人父母你要成就孩子的德行,你也要了解他的问题所在。同样的,一个企业、一个团体的领导者,他要栽培他的下属,也要了解他的问题在哪里。所以这个教者必知之,这个教,君、亲、师都应该有这样的观察能力。有一句话讲到,「用人取其长,教人责其短」,教育人要能了解他的问题所在,但是用人要用他的长处。而用人要用他的长处,但这一句话另外还包含一个意思,你用他了,你也要教他。假如我们面对自己的员工,我就是用他不教他,你把人当机器,用完了就扔了,那不对。真的,在这个功利主义之下,领导者、教育者要冷静,不然教育者也真的把人当个产品,反正就是把微积分给他压进去,是吧?把所有的知识全部压进去,砰,产品出来了。是不是这个逻辑?不是,教育是长善救失,是启发他的灵性。

  请问每一个人灵性的启发速度一不一样?因缘一不一样?都不一样。那怎么跟工厂里面的东西,喀嚓、喀嚓,那个怎么是同样的逻辑?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现在在学校里教书,就是好像那个产品,六年级要懂哪些,初中一年级懂哪些,大学,铿铿,砰,出来了。现在不只老师这样,父母也这样。那大家看,现在从学校出来、从家庭出来,健不健康?快不快乐?错误了,要把人当人看,不能把人当东西看。要教他,教他首先要包容他。你面对他的不足都是批评、都是嫌弃,教不了他。所以人能够,尤其一个领导者,你能够聚很多的人,跟我们的度量有关系。「必有容,德乃大;必有忍,事乃济」。德行在哪里看出来?度量。在一切人事的境界里面,不断扩宽自己的心量,没有不能包容的人,没有不能接受的事情。你有德了才能容众,太苛刻就聚不了人。

  所以有一句话讲得也非常厚道,「取人之直,恕其戆;取人之朴,恕其愚;取人之介,恕其隘;取人之敏,恕其疏;取人之辩,恕其肆;取人之信,恕其拘。」这个是他的长处,可是他也可能延伸出一些不足。比方我们看这个人很正直,你取他这个长处,但你也要宽恕他,有时候正直的人他比较莽撞。你能看他的好,包容他的不好,那相处起来很愉快。你看不到他的好,净看他的不好,那就没法相处了。而且你愈宽恕,慢慢的人家反而觉得愈不好意思,生惭愧心。「你看,我的好他都能肯定,我的不好他都能接受、包容。」慢慢的,人他就惭愧心自己去提升。这就是去用德去感。一个很朴实的人,他可能还是有比较,他很单纯、很纯朴,有时候一些事他还不是很懂,你要包容,他涉世未深,还没受很多污染,可能有时候一些见识也不是很广,你要能包容。不要对那个很纯朴、很憨的人,「连这个都不懂」,那他就很难受了。你要用他的特质,慢慢的栽培他、提升他。

  取人之介,这个介就是这个人非常的清廉、耿直,但有时候就会太犀利、太苛刻,那你要包容他这一点。这个人很聪敏,思考很快,但是有时候他就没那么细心。这个人很会分辨一些事情,看得很细腻,分析得很透彻,但是有时候在分析可能会太强势。为什么?他分析得很细腻,把人都剖析得很清楚,有时候讲话就苛刻又强势,你要包容他这一点。尤其你是一个领导者,你用他们的长,避开这个短。不然他这些不足可能也会让事或者让人出状况。取人之信,这个人很守信用,用他的长处。但有时候人守信到不会变通,你也要包容他这一点。就像我们举一个例子,尾生很守信,跟一个女的约在桥下,结果突然下起大雨来,他抱在那个桥柱上,就是不去,最后就被淹死了。你说他容不容易?你们想像一下,我都觉得我比不上他,是吧?不要说淹死,淹到这里我就开溜了,还淹死?但是你看他连死都不怕,他就怕失信,他有很好的德行的根基,只是他还没学到变通。

  所以有一句话跟这个就很相应,叫不要「求全责备」。人不求全责备就度量大,不会刻薄。「他已经不错了,他那些特质很好。」人都知道他都有不足,假如听到他的领导者都是说「他已经不错了」,人慢慢就受鼓舞了。好,所以君、亲、师要教其所短,也要取其所长,让他提升,让他有信心。

  我们接著看,「人之学也」,人在学习当中,我们一看到这个学字,我想到了一句话,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所以学习随时要抓住一个根本,就是他的心地。所以在整个《养正遗规》的教诲当中,其实就是成就一个人的健康的人格,有这八个字是一个核心精神,「闲其放心,养其德性」。这个闲字,我们看这是会意字,一个门拿著一个木头把它给拴住了,牢不牢固?牢固。这个放心,就是背离本善的这些不好的心思、行为,不能让它发展。还要长他的德行、长他的善心,养其德性。

  所以我们这一段,刚好上一次有跟大家谈到。而我们看「或失则多」,他的心有没有偏颇了?一个学习者,他很想多学一点,他的什么心产生了?贪心出来了。「闲其放心,养其德性」。我们不要说学生了,我们自己会不会起这个贪的心态?大家有没有经验,学了三天、五天这一本经书,又换了另外一本,三天、五天以后又换第三本,绕了一圈,好像心里空空的,什么也没学到。今天没碰碰这一本,心不安,明天不念念那一本,睡不著觉。所以我们修学是要去贪心,连对学问都不可以贪多。哪里有教我们?《弟子规》说,「方读此,勿慕彼,此未终,彼勿起」。大家不要小看《弟子规》很小本,可是做人、求学最关键的心态都点到了。

  包含下一句,「或失则寡」,这个寡叫孤陋寡闻。他觉得学这样就好了,我有必要再学吗?要学这么多吗?他觉得学习没有太大的必要,叫满於现状,「我这样就挺好的」。这个心态其实就是傲慢。「我这样也不错了」,他觉得自己不错了,他跟谁比?他往下比,是吧?一个人假如是跟圣贤人比,他绝对不会有这个心态。颜回是好学,颜回是复圣,很有德行。您看他学习的态度,他觉得我的目标要看齐孔老夫子,「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」,觉得好像赶不上孔老夫子。时时不会满足,赶紧要下大功夫向孔子学习。一个学习的人假如觉得我不用学了,我这样就很够了,那就失之寡。《弟子规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但力行,不学文」,他觉得他这样就够了,但是他的见解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,就「任己见,昧理真」。虽然学问不断的在生活当中落实,但落实的过程当中也要常常接受经教,才能对照、观照言行有没有偏颇掉。

  子路有一次出去当官,在蒲邑这个地方,结果当地做水灾。做了水灾之后,就要建一些防灾的设施,就要很多老百姓一起来做工。子路是跟著夫子学,夫子特别强调仁慈,看到他们这样做工,又不能吃得很好,子路拿出自己的俸禄,开始煮粥,煮吃的,供给这些老百姓吃。结果煮了没多久,孔子派子贡,「你赶紧去子路蒲邑那个县城,把那些煮粥的锅统统给我翻掉,让他别煮了。」子贡赶紧去办了,就把这些锅都推掉了。结果子路就很生气,夫子教我要行仁政,我现在就是念念为老百姓著想,他都饿成这样子了,我赶紧煮给他吃,有什么不对?子路就跑去找孔子,「夫子,您时时都是教我们要仁慈,怎么我这么爱护老百姓,您还反对我这么做,还把锅都给推倒了?」

  诸位学长,故事讲到这里,你们现在人在哪里?你要会听故事,你们现在已经在春秋时代,你们就是子路,当场,「奇怪了,我这么做了,怎么会变成这样呢?」而当我们在力行学问,结果我们的看法跟师长不一样的时候,下一个念头是什么?假如我们的念头是「我对」,那就麻烦了。我们之前曾经跟大家讲过一个故事,曾子不是去帮父亲耕作,把瓜的根给刨断了,有没有?不简单,他爸爸生气,棍子拿起来,曾子连跑都没跑,就给打下去,打昏过去了。昏过去以后醒过来,先弹琴、唱歌,歌声洪亮,让他爸别担心他。看他爸脸上的忧虑都「没事,孩子还好」,他才离开他父亲的视线。这么孝顺,念念为他父亲著想。结果这个事传到孔子那里,孔子说:「曾子不是我的学生。」假如我们是曾子,当下会怎么样?「有什么了不起,我都做得这么好了,你还说我不对。」

  所以曾子、子路他们对夫子很信任,最后去就教。夫子也是「当其可之谓时」。「今天这个地方常有水灾,老百姓会缺吃的,你要赶紧请你的国君开仓放粮去救济他的老百姓。结果你现在没叫国君开仓放粮,反而你自己拿你的钱出来请老百姓吃,那你是要告诉老百姓君王没德,谁有德?我。」所以他只看到了要对老百姓有爱心,他没有观照到人情事理,君臣关系。你功高震主,那就麻烦了,就不符合君臣的一个互动、一个分寸。所以在《孔子家语》里面就提到了这句话,你这么做,「是汝明君之无惠,而见己之德美」。因为我们是文言文课,尽量把原文抄出来,让大家读诵读诵这么美的文章。是汝明君,你就是让人好像看著就是这个国君没有恩惠,而好像都看到自己最有德行,见己之德美。「但力行,不学文」,有可能也会「任己见」,做出一些不妥当的事情出来。这个或失则寡,见识就没有孔子考虑得这么周到。

  而子路当时候一开始来见夫子,很粗犷。跟大家讲过的,头上戴著鸡毛,肚子前面围著一个野猪皮。孔子说:这位壮士,你最爱好什么?子路一听,爱好什么,我喜欢长剑。他心里想他要配上一把长剑,那就真是非常威武了。孔子接著说:壮士,我不是这个意思。好什么,其实夫子要引导他好学。就跟他讲到,你有这么好的特质,这么勇猛,你假如再经过学习,一定会非常好。夫子就讲到一段话,士无教友则失听,君无谏臣则失正。木受绳则直,人受谏则圣。毁仁恶士,且近於刑。

  夫子引导,这个士是读书人,士无教友就是没有好的同学互相切磋的话,则失听,他可能没有办法听到这些忠言,重要的劝告,可能就误入歧途,或做错事了。君无谏臣,一个领导者、国君,没有正直的忠臣劝他,则失正,这个失正就是心偏颇了,做的决策错误了,国家就有灾祸了。所以木受绳则直,这一句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。那个木匠,他以前还没有尺,他是拿一个线拉直,用那个黑色的墨,一弹,那条直线就出来了,木受绳,那个绳一画,这个木头就可以切得很直。比喻下一句,人受谏则能成圣成贤。其实这个受谏最重要的是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。但一个人假如毁谤这些仁德之人,然后又厌恶这一些,这个士就是指领导者,士是当官的人、领导者,这个人近於刑,就危险了。为什么危险?第一个,他面对有德行的人他还毁谤,他还看不顺眼,这叫不重视道德。

  我们在《孝经》里面有一段话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。「要君者无上,非圣人者无法,非孝者无亲,此大乱之道也」。乱一定是从人心当中乱,人心出现什么状况的时候会大乱?就是心里没有领导、没有国君。就像一个国家里面,老百姓都不把国家领导人放在眼里,这叫要君者无上。这样的社会,老百姓在团体里工作,也瞧不起、也不听他领导的话,乱,无君。非圣人者无法,面对圣贤人的教诲他都不接受、排斥,叫无师,心里没有师长。非孝者无亲,就是当人都没有孝心了,就不把父母放在心里。就无君亲师,人这种心地已经不是人的状态了,不是人的状态就会做出不是人的行为,大乱之道就从这里。一个人能尊师、能孝亲、能敬长,这德行已经有根基了。但这些都要透过学习。孔子强调了这一点,学习的重要,而且要尊敬圣贤,然后还要尊敬领导者,提的都是关键的重点。

  结果,子路听到这里,反应也很快。子路说:「南山的竹子砍下来就可以做弓箭,射出去还能把犀牛皮都射穿,他哪有什么还要修饰、还要学习?」所以教学的人还得要上知天文,不然有时候人家出一招,不知道这些事。大家有没有注意,现在像师长讲课,微观物理学、近代物理学、量子物理学都得研究,不然现在的人这么重视科学,你不讲这些,他还不容易接受。夫子马上,这些常识非常丰富,就给子路讲,南山的箭虽然很锋利,你假如「括而羽之」,这个字念「瓜」,「镞而砺之」,括是指箭尾,那个字念「瓜」,你在箭尾加一些羽毛,镞是箭头,弓箭的头,你把它再磨利一点,它可以射得更准,可以射得更深。这叫共通语言,子路一定特别喜欢射箭,这么一讲,「有道理」,就这样跟著孔子学了一辈子。他一开始也是或失则寡,他觉得这样就很好了,干嘛还学?

  所以都是心地上要调整错误的心态,学习不能贪多,学习不能傲慢,不能满足现状。一个人学习学得好,就要好像没有学习就像肚子饿得不得了一样,非常渴望学习。

  「或失则易」,这个易,比方,想找容易的方法,这个就变成想找捷径学习,「你有没有好一点的方法?」我记得有一次我刚好到澳洲,去跟大家交流《弟子规》。结果有一个妈妈,他的儿子跟我差不多大,刚好她把我叫到没有人的地方,然后跟我讲,她说你最近比较有机会跟师长他们在一起,是不是有教你什么特别的方法,你赶紧跟我讲一下。好像人都觉得一定有什么捷径可以走。其实学习有没有捷径?有,老实就是捷径,真诚、恭敬就是捷径。而且说实在的,假如觉得师长讲的有捷径,这一个心态已经不相信老人家了!我们这些念头错了,自己不一定知道。我们之前学习《论语》,其实就已经有彰显这一点。孔子不是对著学生讲,「二三子,以我为隐乎?」你们觉得我还有隐瞒你们什么吗?没有,我都没有隐瞒,全部都告诉你们了。师长所有修学上的智慧全部都和盘托出跟我们讲,哪有对哪一个人说什么捷径的方法?

  所以相信圣贤、相信师长容不容易?所以你看老人家常讲,一个好学生找一个好老师不容易,难,一个好老师找一个好学生更难!难在哪?完全的信任,不容易。有一个老人教了很多弟子,有一个学生特别认真要学。结果这个老人就叫他帮他洗脚,洗洗洗,然后洗完之后,就拿著那个水倒在他的头上。然后还赶他走,「不让你听课,你给我出去、给我滚。」结果他就真的出去了,可是没走,在那个教室窗户底下蹲在那里听,不敢给他的师父知道。结果就这样好多年过去了,统统是偷偷的在那里学。结果这个师父年纪大了,「好,现在要传一个学生,你们把那个窗户底下那个人叫过来」,要传给这个弟子。所以那个是完全信任,听每一句入心。就像颜回跟夫子学一样,讲的时候,一句怀疑、一句反驳的话都没有,然后就一直听听听,讲完都觉得,他到底有没有听懂?结果看他在生活当中,讲的全部都去做了,「回也不愚」,他一点都不愚昧,他太老实了。

  好,那这一节课我们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

 







• 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 • 我见到阿弥陀佛 • 道义的结合 • 真正的福报,真正的清福 • 这一转世,就不如前一世 • 刀兵劫 • 万一到那个时候,缘不殊胜怎么办? • 这个女人,只有上身,没有下身 • 魔也会回头 • 预知时至,坐着往生 • 我就是这么修的 • 听我讲经,好像都是在骂他 • 业力不作主,愿力就作主了 • 周恩来爱国爱民 • 名闻利养丝毫沾不得 • 把“爱与恨”换成“阿弥陀佛” • 世间人都爱财 • 救不了别人,先救自己 • 傻人有傻福 • 万法归一,法只有一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苦器 · 五大龙王 · 外道梵天 · 一经其耳 · 佛法无边 · 祝圣寺 · 大般涅槃经疏 · 佛教壁画 · 不倒单 · 日本四大寺 · 吟 · 演福寺 · 圆融至德嘉号 · 比罗婆洛山 · 所作 · 日译佛典 · 道吾一家吊慰 · 佛眼曼荼罗



· 定弘法师:缅怀慈母(二) · 宣化上人:好道场难遇 · 印光大师:信愿持名决定求往生方为真正修净... · 宣化上人: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与四... · 觉道支 · 人都应该保持清醒 · 印光法师:面对各种灾难,切记念南无观音菩... · 宣化上人:为什么学佛要福慧双修? · 印光大师:净土法要新白话版(四十四) · 印光大师:礼忏者,悉当注意于回向往生,方... · 迦留陀伽 · 宣化上人:世人如何发现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... · 海涛法师:慈悲的施食 · 宣化上人:近代印光老法师是开悟的大德高僧 · 定琛 · 真说 · 宣化上人:般若—佛性 · 净界法师:阿弥陀佛核心五愿3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