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蔡礼旭 >> 浏览文章

蔡礼旭:劝谏领导的智慧

蔡礼旭老师

 
    作为臣子、属下,有件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去做,就是当领导人有过失的时候,要懂得劝诫他。而劝谏的前提是领导者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才可以,千万不能到一个公司才三天,就跟老板直言不讳。

    《孝经》说“天子有诤臣七人,虽无道,不失其天下”,当时的天子只要有七个肯劝他的大臣,纵使他没有很好的道德学问,天下还可以维持。“诸侯有诤臣五人,虽无道,不失其国”,诸侯是一个国家,比如鲁国、齐国,一个国家的国君虽然无道,但是他若有“诤臣”五人,不会失去国家。“大夫有诤臣三人,虽无道,不失其家”,大夫以前算是很大的一个官职,只要他身边有三个肯劝他的下属,虽然自己道德学问不好,也不至于把他的家族败掉。

    身旁有向自己进谏的下属,这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。古代很多良臣、忠臣都很守本分,只要君王有过失,马上劝诫,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。当然劝别人不能直言不讳,要察言观色,审时度势。魏征很有智慧,他一开始就跟唐太宗说:“我要做良臣,绝对不做忠臣。”唐太宗很好奇:“为什么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?”魏征跟唐太宗说:“忠臣都要被杀头,所以我不做忠臣,我要做良臣。”听他这么一说,唐太宗哈哈大笑起来,但是笑过之后,唐太宗就会思考。古代的君王都是饱读诗书,尤其对历史是滚瓜烂熟,知道有暴君才会出忠臣,如果他把忠臣杀了,就变成暴君。所以,魏征这么讲,就不用担心他自己的性命,因为唐太宗不想做暴君。魏征言语的智慧相当高,所以讲话要不断地去提升境界。

    有一次魏征劝谏时态度太激烈,唐太宗一时无法接受,气得半死,下朝之后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寝宫,一边走一边说:“气死我了!气死我了!我一定要把他杀了。”这时刚好遇到皇后,皇后看到皇帝如此生气,心想一定是魏征惹的祸。但皇后没问皇帝为何生气,反而说:“贺喜皇上!恭喜皇上!”唐太宗一听莫名其妙,我气得半死,你还恭喜我!他就问:“你恭喜我什么?”皇后说:“皇上一定是圣君,臣民才敢这样直言不讳。”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,听了这话就欢喜起来了。皇后言语的智慧也很高!

    魏征去世的时候,唐太宗非常伤心,悲痛了很长的时间。后来他说了这样一段话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以铜作为镜子,可以知道衣服哪里没穿好,头发有没有梳好;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,可以知道如何经营一个国家,使其更加昌盛;假如有肯劝谏的臣民,君王就可以知道每项政策的执行,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利弊得失如何。所以,唐太宗说他这三面镜子破了一面,就是指魏征去世了。唐太宗有如此尊贤的态度,难怪唐朝能出那么多的贤臣,开创了“贞观之治”。所以,魏征是我们为人臣非常好的榜样。

   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,一个皇帝也好,一个平民也好,一生要建功立业,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身边有真正肯劝诫的人。唐太宗没有魏征,没有皇后,能有伟大的功业吗?太难了!所以,你的身旁有肯劝诫你的人,要好好珍惜。《孝经》说“士有诤友,则身不离于令名”,一个读书人有一个肯劝诫他的朋友,这一生才不会身败名裂。而现在的人敢不敢劝主管?不敢!这一点很值得深思。因为怕得罪主管就不敢谏言,又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,所以每天活在患得患失当中。人有得失之心,就不能遵循理智、正气去做事。所以,古人说“无欲则刚”,“欲”就是自私自利。人有自私自利,心就不公正,做事就总是瞻前顾后,反复无常。《了凡四训》说“命里有时终须有”,钱财不是凭借自己的钻营,去阿谀谄媚就可以获得,所以我们要一心把工作做好,而不是去讨好主管。我们愈是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,无形中积累的福分就愈多,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。喜欢被人巴结谄媚的主管,他做不了多久肯定就会垮下来。你时时尽到自己的本分,有福又有慧,又有做事的能力,真正好的上司、主管来了,他要用谁?当然用你!

    《中庸》提到“君子居易以俟命”,君子绝不攀缘,只是充实自己,时时等待机会去造福于民;“小人行险以侥幸”,小人只想着利益自己,存有侥幸的心理,这样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合道义的事,到最后福也折损了,能力及时间也耗费了,得不偿失。
 







• 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 • 什么是十二因缘?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? • 轻松学佛法《念佛》 • 看 破 • 阿修罗 • 不是普通人能做到 • 夫妻为什么不和 • 念念都想到“我”,那是六道凡夫 • 他的积极是吃喝玩乐 • 傻人有傻福 • 什么是戒、定、慧三学?戒、定、慧是什么意思? • 常存布施的心 • 布施要三合一,否则总有遗憾 • 听佛讲几句话,他们就证果了 • 一生跟定一个老师 • 舍不得布施,这是很大的烦恼 • 济公有没有破戒 • 勤修戒定慧 • 我们对鬼神,不能不刮目相看 • 因没有办法掌握,缘能掌握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?该如何消除? · 慧律法师:开悟得幸福 · 慧律法师:大悲灌顶 · 慧律法师:在家居士要怎么修行? · 慧律法师:认识无常 · 慧律法师:两个方法,让你减少人生种种烦恼 · 慧律法师:学佛并非都得出家 · 慧律法师: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慧律法师: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 ... · 慧律法师: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离色离相... · 慧律法师:得不到的东西,我们总是认为它是... · 慧律法师:追求涅槃的心 · 慧律法师: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应化非真... · 慧律法师:觉悟人生 下 · 慧律法师:找回內心的平静 · 慧律法师: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... · 慧律法师: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如理实见... · 慧律法师:自净其意莫谈僧过深信因果老实念...



· 印光大师:六十七岁老人,亦不必去研究别种... · 家中只贴一张佛像念佛礼佛,是否如法 · 印光大师论逆境 · 印光大师: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 · 灵姥寺 · 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 · 我的学佛因缘:对死亡的恐惧和读印光大师文... · 富那夜奢 · 宣化上人:众生的福报,随众生业而改变 · 声明 · 宣化上人:金刚棒喝 四十二 · 宣化上人:佛和魔不同之处----佛有慈悲... · 陈大惠:别人待你的方式,都是你教会的 · 火栝譬 · 果定居士至诚拜宣化上人开了天眼,见到六道... · 慢坑 · 蔡礼旭:学习《弟子规》要以身作则 · 净土三昧经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