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蔡礼旭 >> 浏览文章

蔡礼旭: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5集

尊敬的师父上人,尊敬的诸位法师,诸位同修,大家好!

  我们刚刚提到要长孩子的善,最重要的要长孝心,所谓「百善孝为先」。这句话有两重意思,第一个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,第二个意思是孝心开了,百善皆开。孝心假如没开,会有什么结果?我们要思考到,假如一个孩子孝心没开,那他人生有一个态度无法形成。什么态度?情义、恩义的态度没有办法形成。因为恩德莫大于父母之恩,假如对父母之恩都无法感念,那又怎么可能去感谢其它的人?当他的恩义、情义长不起来,那会长什么?因为「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」,对的没有教,一定学到错的。所以很多人说:我今天没有进步,也没有退步。有没有可能?不进就是退。因为现在的孩子所接触到的东西相当得多,假如不教对的,一定吸收错误的。

  所以这个情义、恩义的态度没有形成,反而形成了是利跟害。对他有利,他会很积极;对他没有利益,他可以翻脸就不认人。我们昨天也提到,找对象要找有孝心的,因为他假如没有孝心,他去追求一个女孩子,事实上是用利害之心。因为对方可能年轻貌美,可能工作稳定,所以他会全力以赴达到这个目的。等到他目的达到了,三年以后,也帮他生了个孩子,长的也是白白胖胖的。但是因为当母亲以后比较辛劳、操劳,所以也长了几条皱纹,没有以前年轻貌美。当她的先生到外面去,又见到更漂亮、更年轻的,他可能会从利变什么?从利就变害。因为当一个人是利害心的时候,只要他想要获得的东西,他会不计代价去做,所以可能太太就从利变害。害要怎么样?很多人就把挡在前面的东西把它移开。一撤开,这个动作不得了,什么问题产生?离婚率就产生了。离婚率一产生又会连带影响整个社会,所以犯罪率也会上升。

  诸位同修,这两个有没有连带关系?有!我们在海口曾经接触监狱的领导人,我们跟他询问进来监狱的这些犯人,他的家庭情况怎么样?他们说,百分之六、七十以上家庭情况都不完整。因为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,他的德行没有根,现在外面的社会又那么污染,一遇到这些不好的因缘,马上就连根拔起,所以离婚率会带动犯罪率。当整个社会犯罪率愈高的时候,纵使我们再有钱、再有地位,有没有安全感?没有。今天假如犯人要抢皮包,还会不会看你是不是市长?是不是大官?统统一概不认,照抢。所以犯罪率已经让我们的人心不安。我们要找到离婚率跟犯罪率会这么高的根源在哪里?在没有建立恩义、情义的态度,而恩义、情义的态度就必须要从哪里下手?从孝道下手,孝道又必须从《弟子规》下手。

  诸位同修,如何教孝?我们已经知道它的重要性,进一步要把它落实,要教导,才能够把这个孝心的根扎下去。教孝,首重「以身作则」,再来要「亲师合作」,在家里要「夫妻配合」。有一位老师,她刚好在去年三月份来听我们讲课,她熏习佛法也有一段时间。熏习佛法的这个过程,她觉得自己善根深厚,因为经上说「若不往昔修福慧,于此正法不能闻,已曾供养诸如来,则能欢喜信此事」,所以她觉得自己善根深厚。本来要邀请老师能够来谈谈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结果一来说老师要讲《弟子规》,他们说不然也好。结果后来我们上了几堂课以后,老师来跟我们说,她说本来以为善根深厚,结果学了《弟子规》以后,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。

  诸位同修,是觉得自己善根深厚好?还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好?哪一种状态比较好?师长教诲我们,什么是开悟?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,改正自己的过失叫真修行。当我们每天在那里觉得我的善根深厚,结果本分的事都没做,那在消福报,把闻法的机缘错失掉了。「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首重要「敦伦尽分」才对。所以她学了《弟子规》,觉得自己在孝道方面还做得不够好。刚好去年他们五一大假,她回到家里,刚好这个假期过程遇到她的生日。她一天晚上就搬了三个椅子,让她的外婆、她的父母坐在椅子上,母亲比较敏感,就问她说:你到底要干什么?她说:母亲,你就先坐好。

  这位老师就对三位长辈说道,她说我三十多年来,让父母、让长辈担了不少心,三十多年来,我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。不过我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圣贤的教诲,从此以后,我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好女儿。今天刚好是我生日,也是母亲的受难日,今天跟母亲行三跪九叩礼,也感谢父母这三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恩。老师说完,马上顶了第一个礼,她的母亲当场眼泪就哗啦哗啦掉下来。这个老师继续顶第二个礼,突然她的儿子就走到她先生的旁边,开始帮她先生按摩。看母亲在那里行跪拜礼,好像觉得自己不做什么事很不舒服。所以诸位同修,一个人把德行做出来,对所有周遭的人有不言之教,有很直接的影响力就推出去。后来那一天,他们夫妻还有孩子回到家里,一进门,她的儿子就对他们说,明年我也要拜你们两个。所以,以身作则的效应非常非常的强。

  在我们的记忆当中,从来没有说父母告诉我们要孝顺他们。诸位同修,你有曾经父母告诉你们要孝顺他们吗?没有听过。但是我们为什么有这个孝心?因为父母常常都演给我们看。记得我的母亲,二、三个礼拜一定会回娘家一次,每次回去一定都带很多吃的、穿的回去孝顺父母。后来我十八岁以后,也有开车的执照了,之后就变成我开车送我母亲回去探望外公、外婆。在探望的过程,那确实是一种天伦之乐。每次我回到外婆家,我的外公一定会打开饮料、汽水,赶快就:来,你赶快喝!每次那一罐一喝完,他又去拿了第二罐来,老人家开了又不得不喝,但是你一喝完,他又怎么样?但是在那个当下,可以体会到那种外公、外婆对外孙那种慈爱之情。我们能常常带着孩子回去探望老人家,无形当中就让孩子跟这些长辈愈来愈亲。所以,以身作则很重要。

  再来,要亲师合作。老师教导孩子,我们家长也要跟老师一起配合。有个孩子才三岁多,刚好去参加我们一个礼拜一次的《弟子规》课程。因为小孩子彼此会互相学习,所谓「相观而善之谓摩」,这个摩就是观摩法。我们每次上课的时候,就会让一些同学上台来,把他这个礼拜做的孝行讲给同学听。刚好这个三岁多的孩子,也听到这些大哥哥说了一些,比方说帮父母端饭、盛饭,帮父母端洗脚水,这些生活上的实例。结果这个孩子一回到家里,很兴奋,就往厕所跑。可能是母子连心,母亲马上就意识到他要干什么,这个孩子要去拿盆子装热水,给他妈妈泡脚。结果他妈妈已经感觉到了,就跑到他的前面,把这个盆子收起来,不让他拿。

  后来这位母亲刚好就跟我谈到这件事,我就跟她说你这样做不好,你应该让孩子拿着盆子去盛洗脚水给你洗脚。这个母亲马上就说:不行!他假如弄倒了,怎么办?我就跟她说:弄倒了更好!她一头雾水。我说弄倒了,除了你让他去做这件事,成全他的孝心之外,藉由这个弄倒的机会,你同时可以教他做事的方法,下一次怎么拿,才不会弄倒,才不会溢出来。所以父母要成全孩子的孝心,跟老师的教导要配合。

  在深圳就有一个母亲她提到,她儿子听完课,回去确实跟她端洗脚水,给她泡脚。她说她泡了一个礼拜的冷水脚,因为她看到她儿子回去之后要做,她马上很善巧,把温度调得很低。等到孩子端了一个礼拜之后,技术比较纯熟了,她再慢慢把它调高一点,所以这是成全孩子的孝心。当你的孩子学完以后,要帮你盛饭,你要非常自在,让孩子去做这些工作。这是亲师配合。

  假如学校老师还没开始教,那能不能等?不能等。这时候夫妻可以配合,比方说,父亲就跟孩子讲,假如你是父亲,你跟孩子说:儿子!你要孝顺你爸爸,你爸爸工作多辛苦,你知道吗?你讲不讲得出口?可能讲两三句,鸡皮疙瘩都掉满地。这个时候要交叉,父亲要教导孩子孝顺母亲,母亲要教导儿子孝顺父亲。所以爸爸就要跟儿子讲:儿子,你母亲怀胎十月多么辛劳,你从小生了很多病,常常在半夜,母亲还要带你去看病。把这些母亲的付出,点点滴滴告诉孩子。当父亲讲得非常真诚,可能孩子听了以后,都会感动的掉下泪来。假如父亲说:这一段我都不知道。那当父亲就不够负责任。

  这是父亲可以这么做,母亲也要把先生的辛劳讲给孩子听,让他对父亲产生感恩之心;因为有时候我们不讲,孩子也不了解父母的辛劳在哪里。现在有些母亲,不只没有把先生的辛劳讲给孩子听,很可能还在孩子面前数落她的先生,说你这个爸爸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。这样子做好不好?这个犯了兵家大忌。孩子心目当中对父母都是非常尊敬的,这个时候你讲先生的不好,孩子对父亲的恭敬心就慢慢退丧掉。太太已经瞧不起他,儿子再瞧不起他,会造成什么结果?这个先生一定说:好,你们都觉得我不好,那我就坏给你们看。所以很多先生的行为的偏颇,有时候家里的人反而是推波助澜。虽然先生有一些不好,但是我们挑先生好的地方,肯定他,讲给孩子听,先生会觉得我的儿子非常信任我,我的儿子坚信我会很好。无形当中,孩子对他的尊敬就是他一个人生的动力,他会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。所以,夫妻配合教孩子孝道,也是很重要。

  要教孩子孝顺,要教孩子报恩,当然前提之下,要懂得知恩,知恩才会报恩。我们在引导孩子的过程当中,就会提及到佛陀曾经有一次跟弟子一起走在外面,佛陀刚好看到地上有一堆白骨,佛陀先对这些白骨礼拜,学生就问:为什么要对这些白骨礼拜?佛陀告诉学生,这些白骨可能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还有祖宗,我们应该礼敬。后来佛陀又把白骨分成两个部分,一个部分比较白,一个部分骨头比较黑,学生接着就问:为什么这个骨头会有这样的差别?佛陀告诉学生,这个比较黑的白骨是女性的骨头,比较白的白骨是男性的。为什么女性的骨头会比较黑?因为母亲怀胎十月,而这个十个月当中,这些营养都是从母亲的体内的血液当中提供给孩子。当血液当中的营养不足,就必须从母亲的骨头渗出来,提供给孩子。

  而在养育过程又非常的辛劳,所以母亲的辛劳是从怀孕、从生育、从养育整个过程,点点滴滴。在怀孕的过程里面,我们引导孩子,母亲都会呕吐,因为体内要调整。但是母亲在呕吐的时候,她还是会勉强自己把食物吃下去,为什么?为什么母亲已经这么不舒服,但是她还是勉强把食物吃下去?为什么?因为假如不吃,她的身体就没有养分提供给孩子,为了孩子,她再怎么难受,还是会把食物吃下去。我们就跟孩子讲,母亲为了你,再怎么难受都把食物吃下去。你们这个身体是来自于父母,也应该好好保护,不可以偏食,也要把应该吃的东西吃下去,这样才对得起母亲对我们的付出。

  我们也让孩子当一天的妈妈,发一颗鸡蛋给他们,每个人保护一天,挂在身上。结果一开始的时候,他们都会小心翼翼,但是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之后,他们会差不多忘记了。所以在那一天当中,常常都会听到:啊!一天下来,几乎没有几颗蛋是完整的。我们就跟学生讲,你保护一天都保护不了,妈妈要保护你多久?十个月。假如你妈妈也像你这样蹦蹦跳跳,你生出来会什么模样?这边红一块,这边紫一块。所以你看,母亲在怀胎当中,时时刻刻都想着你的安危,你的安全。

  我们在母亲节那天,也曾经让孩子背个篮球,让他们感受一下这样走路是什么滋味?因为你要让他体会,他才生得起那种感激之情。除了怀胎的辛劳,母亲在生产的时候非常辛苦,在古代,我们说生产是过一次鬼门关。在生产当中,那种阵痛比癌症还痛,而且那个阵痛又不是痛一下就结束,很有可能要痛几个小时,甚至于是几十个小时。我们跟学生讲,那个阵痛就好像十五分钟在你的身上刮一刀,再十五分钟又在你的身上刮一刀。学生听了以后都会皱起眉头:那一定很痛!

  在生产的床上有两根钢柱,都这么粗,结果这个钢柱已经弯掉了。我们会问学生,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钢柱弯掉?什么力量?母亲生产的时候痛的力量。但是当母亲生完产以后,当她清醒过来,第一个念头是什么?你们有没有听过母亲说:痛死我了!你看第一个念头都是念念为孩子着想,马上就把这么痛的痛苦完全抛在脑后。母亲这样的处处为孩子着想,光是这一分心,我们为人子女怎么报都报不完。

  我们回想一下,母亲在我们从小的整个过程当中,给我们多少的关怀?多少的照顾?一岁的时候,母亲为我们哺乳,我们回馈她的是什么?可能是咬她一口。三岁的时候,母亲看到烹饪的数据里面,可以煮出很营养的食物给我们吃,可能弄了好几个小时,把这个热腾腾的食物端到我们面前,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它打翻了。小学的时候,母亲可能因为我们想要一台电子琴,她可能一个月的薪水都拿来买这个东西,结果我们可能弹了几次,几天以后就不弹了。初中的时候,跟父母一起去看电影,还有跟同学,我们可能还说:爸爸、妈妈,你们坐那边,我们坐这边。不要跟父母坐一起。高中毕业的时候,可能父母在家里等我们回去吃晚饭,煮得还特别丰盛,结果我们电话也没打,在外面跟同学玩到半夜才回家。上大学的时候,父母竭尽全力把我们需要的注册费、生活费筹到,欢欢喜喜带我们到校门口要去报到。我们可能说:爸爸妈妈,你们在这里就好,不要进去了。还怕父母进来以后,跟同学见到了,自己还会觉得有点丢脸。我们结了婚以后,跟夫妻之间相处可能又出现很多问题,最担心的是谁?还是我们的父母。

  所以父母几十年来的关怀、照顾,到底我们给了什么回报?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,他的母亲在他犯错的时候,常常都会教诲他、会打他。后来他成人了,犯错的时候,他母亲还是会教训他。有一次他母亲打他,他突然放声大哭,他母亲很惊讶,因为几十年来母亲打他,他从来没有哭过,怎么今天突然哭起来?他母亲就问他,你为什么要哭?他回答母亲说:从小到大,母亲打我,我都觉得很痛,也可以感受到母亲为了教诲我才这么做。但是今天母亲打我,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,这也代表母亲的身体已经愈来愈虚弱,所以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,想到这里我不禁悲从中来。所以,父母以他们的青春成就了孩子的成长,也因为成就了孩子的成长,他们也日渐衰老,日渐消瘦下来。

  记得我姐姐在出嫁的那天,我的姐夫来迎娶,刚好所有迎娶的礼仪当中,最后一个礼仪是拜别父母。当我姐夫带着我姐姐拜第一拜,拜下去的时候,突然我的父亲眼角泛着泪水。在那个一剎那之间,我父亲的感受就好像一道光一样照到我的脑袋里,我在那个当下完全感受到,一个为人父亲所承受的一种艰辛、一种责任。父亲看着孩子,终于拉拔到二十多岁,在学业上、在事业上也都有基础,现在又让她找到一个好的归宿,内心有这么一点点的安慰。其实女儿嫁出去,是不是不用担心?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怀是一生一世,所以「母活一百岁,常忧八十儿」。纵使母亲已经一百岁,想到自己八十岁的孩子,还是一样的关心备加。当我在当下体会到我父亲那种心境,我们也在内心告诉自己,父母的恩德这么大,我们绝对从今以后,不能再讲任何一句让父母生气,让父母担忧的言语,甚至于行为,都不应该做。

  当我们去引导孩子念父母的恩德,孩子因为心灵也很清澈,很多孩子听了之后,都会感动的流下泪来。老师会进一步引导,诸位小朋友,我们哭,有没有用?哭并不能真正让父母欢喜,我们应该扎扎实实把《弟子规》每一条做到,让父母不担心,让父母引以为荣,这才是真正尽了孝道。接着老师就会把《弟子规》一句一句讲解给小朋友听,让孩子开始一句一句去落实。

  曾经我们在一次办课程的时候,有位女士也差不多四十来岁,她可能也没有搞清楚状况,刚好走进我们上课的教室。一看到教室上面有我们的手册,写着「儿童读经教师讲习手册」,这个妈妈一看完,她说:这个给小孩子看的。她当场就走出去了。所以,她的认知觉得这些是给小孩学的,大人不用学。唐朝的时候有位诗人白居易,他也非常推崇佛法,也很积极学佛。有一次他上山请教鸟窠禅师,当他见到鸟窠禅师的时候,他就对大师问:请问怎么学佛?鸟窠禅师回答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。白居易听了之后就说道,他说三岁小孩都知道;鸟窠禅师回答「八十老翁做不得」。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,很可能八十岁的人都不见得能够做到,落实好。所以虽然这本是童蒙的课程,但是这一本的教诲我们也是要终身奉行。而且说实在话,这本经典本来是在五、六岁以前家里就要教的。

  诸位同修,你五、六岁以前就学过《弟子规》的举手?其实有,有些家长在生活点滴当中都有教,比方说,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。我一些朋友,他举止都很端庄,我就问他原因在哪?他说从小吃饭的时候,假如坐歪了,马上就会被父亲纠正。筷子没拿好,会怎样?父亲一下就敲过去,马上就赶快筷子也要拿好。当你的父亲在这生活点点滴滴都这样指导你,那你是有福报的人,你要好好感谢。而且当你出社会之后,你也会感受到父母从小有教,确实跟其它的人,你的言谈、举止就会有相当不同的表现。

  也因为大半的人没有学过《弟子规》,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赶快来补习,把它学好。因为「教儿教女先教己」,要把儿女教好,首先要把谁教好?把我们自己教好。我们学习的态度,一定先从自己学习起,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」。当我们身修好了,自然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很多朋友听完一节课,他都会过来跟我们这些老师说,我先生应该过来听,我哪个朋友应该过来听。他们听课,满脑子都想到谁缺这个,谁缺那个,就是谁没缺?所以这个态度很重要,我们要专注到自己要先学好,先不要去要求别人。

  你可不要回去之后跟你老公说,你可不能说:从今天开始,教育孩子你都要听我的,因为我已经听过蔡老师讲课。假如你这么讲,以后我一定不敢到你们的地方去演讲,因为假如在路上突然有个男士跑过来说:你是不是蔡老师?那可能是他太太听完课之后,对他严格要求,他那一股怨气已经上升。这时候我一定会说我不是,好汉不吃眼前亏。所以,我们要把圣贤的教诲能够齐家,能够让更多人受益,首先第一步一定要踏对,一定是自己先做好,进而影响一家,影响你的公司,你所处的这些亲朋好友。我们接着就直接来看经文,「入则孝」,我们一起把这句经文念一遍:

  【父母呼。应勿缓。父母命。行勿懒。父母教。须敬听。父母责。须顺承。】

  『父母呼,应勿缓』。现在的孩子,他父母叫他:小明!孩子都会回答什么?频率最高,一定说:干么!我在看电视,别吵。其实我们来想一想,现在三、四十岁的人,爸爸妈妈叫的时候我们怎么应?你有没有看到你的朋友,他父母叫他,他马上毕恭毕敬走过来:爸爸,有什么事吗?你有这样的朋友的举手。这样的朋友要好好交,很有德行。

  我记得有一次,刚好我到一个朋友家里,这个朋友现在也在大学任教。我去找他的时候,他刚好在跟他父亲谈话,去帮我开了门,他说:你先请坐,我还在报告我现在整个工作情况给我父亲听。我就坐在那里,看到一幕「父子有亲」的图画,内心很感动。我这个朋友就轻声细语,把他很多的情况跟父亲讲清楚。为什么要讲清楚?我们所作所为父亲都很清楚,他才不会操心,不会担心。所以真正做出来「父母呼,应勿缓」,我们看到都很感动。

  所以要教导孩子,父母叫的时候,一定要过来跟父母问:爸爸、妈妈,有什么事吗?孩子很小,你这样教导,他都可以做得到。当然这些对父母正确的态度,也一定是从小扎根扎好。当你发现孩子对长辈讲话的态度不恭敬的时候,一定要当场制止,不然他这个不恭敬一养成,就很难再改。当他的恭敬心起不来,这一生的道业能不能成就?不可能!一个人的善根、德行,根本就在孝跟敬,恭敬。

  有个孩子,刚好在跟他母亲敲门,结果奶奶就过来要叫他吃东西,这个小朋友六岁多,马上跟他奶奶说:你别吵!他的母亲在房间里面听到了,很警觉,这个孩子讲话,奶奶呼,没有做到应勿缓。所以一出来她就跟孩子说:跟奶奶道歉!结果孩子六岁多也很有脾气,死都不道歉。婆婆在旁边就说:天气这么热,道什么歉?不用道歉了。假如你是媳妇,这个时候怎么办?这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,但是婆婆又说:不要道歉了,道什么歉。这个时候我们要很有耐性,而且也要自我反省,当场这位妈妈就跟她婆婆鞠了个躬,她说:孩子没有教好,我跟您道歉。结果这个躬一鞠下去,她的婆婆很感动,她的孩子当场眼泪也掉下来,当然孩子能掉下眼泪,代表他已经生起惭愧之心。接着妈妈又跟孩子讲,她说:你犯了过失,奶奶不只没有骂你,还念念为你想,还怕你太热了,站在这里,你有没有看到奶奶是念念都为你着想?这句话刚讲完,婆婆听了以后很感动,「媳妇都能看到我的用心」,所以婆婆也就走开了。

  诸位同修,这样的婆媳关系,以后沟通方不方便?方便!因为她可以深刻了解到媳妇是在教导孩子。后来她也要求孩子洗碗、打扫,婆婆都没有意见。所以确确实实,还是要用一分真诚心,才能够让家庭愈来愈圆满。这个孩子当天写日记就写到,他说有两个我,一个是好的我,一个是不好的我,他们两个常常在那里拔河。你看孩子年纪这么小,假如我们不好好教他,确确实实一辈子都要变成他习性的奴隶,都必须过着认贼做父的日子,都被这些烦恼贼控制。所以「父母呼,应勿缓」,这个态度也要让孩子从小把这个根基扎好。

  『父母命,行勿懒』。父母交代的事,我们也要赶快去做,不可以拖拖拉拉。当我们父母也有学《弟子规》,那你跟孩子就有个共通的语言,当孩子,你叫他洗澡,他还在拖拖拉拉的,这时候你就可以说「父母命」,他会接什么?「行勿懒」。而且他知道我学圣贤学问,要当孔夫子的好学生,他会积极去做。而当他有做到的时候,这个时候你要告诉老师,老师在课堂上又表扬,某某同学在家里做得很好,那他就会愈来愈努力,愈积极。

  「父母命,行勿懒」,我们答应父母的事,也应该尽心尽力做到。诸位同修,我们最容易失信于谁?对!父母对我们恩最大,可是我们却对父母交代的事最不敏感、最不负责。对谁交代的事最负责?对客户交代的事最负责,都很怕忽略掉了,生意没得做了。所以现代人什么摆在第一位?利。对!假如是孝心摆在第一位,绝对对父母交代的事会尽心尽力做到。我们人不能颠倒,应该要尽心尽力把父母交代的事列在第一位才对。

  我们在讲解到这一句的时候,突然有个老师就想到,前几天回家看到父亲拿着一支不好的刮胡刀在刮胡子。他马上就跟父亲说:爸爸,这个不要用了,我下午去帮你买个刮胡刀。他父亲听了很高兴,马上把那个刮胡刀丢到垃圾桶里面去。结果他忙忘了,已经忘了二、三天,回来一听课,他才想到:忘记了。当天回去,赶快先打一通电话跟父亲道歉,结果他父亲生闷气生了几天了。赶快买了,用快递寄给他父亲。所以「父母命,行勿懒」。

  『父母教,须敬听』。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,我们要恭恭敬敬的去领受。听说现在的孩子都是「一言九顶」,这个顶是顶回去的顶,对于父母没有恭敬之心。孩子是一言九顶,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对父母讲话也很恭敬?上行下效,假如我们对父母讲话不耐烦,无形当中已经给孩子不好的影响。假如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,我们还常常顶嘴,这个坏的榜样孩子就学去了。所以「父母教,须敬听」。很多朋友说,我父母讲我的,很多都不是事实,所以我要解释一下,我要把他顶回去才行。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,他的情绪都比较高昂,你再回嘴,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,到时候可能父子都吵起嘴来。所以,这个时候应该静静聆听。

  假如父亲跟我们讲了十个问题,其中只有三件是真的,那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这三个缺失;至于那七个缺失,我们也不用去辩解。等父亲骂完之后,等他静下心来,他自己也会感觉到,刚刚的责备可能过了头,而我责备过了头,孩子居然一句话也没有反驳,反而父母对我们会愈来愈尊敬,我这个孩子还真有修养。当父母觉得自己骂过头,很可能他就会过来坐一下,或者削个水果:来来来,吃水果。要缓和一下那个气氛。这个时候你可不能说:爸爸,你刚刚骂我骂过头了。那爸爸会面子就很不好受。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体恤,父母已经觉得刚刚骂过头,这个当下你要说:爸爸,你最近不是要身体检查吗?哪天我请假带你去。你爸爸本来觉得有一点内疚,你又对他这么恭敬,父亲这个内疚感就没了,甚至于会非常欢喜:我的儿子真好,真孝顺。当父母对我们的信任愈高,我们所给予他的建议他就愈能接受。

  孔老夫子有提到「老者,戒之在得」。人老了都会比较贪,比较没安全感,会患得患失。这个时候我们为人子女要常常劝导父母,放下世间这些执着;而当父母对你愈信任,你的话他愈能接受。当父母对这些执着都能放下,进一步你再劝他念佛,求生净土,他当然也能够欢喜接受。而「父母离尘垢,子道方成就」,我们这一生能有这么好的机会闻到念佛法门,我们也希望父母这一生能够了生脱死,能够离苦得乐。要让父母能够坚信、修学,也要先奠基在我们给予父母的信任之上。

  很多人学了佛法以后,觉得很好,就马上要让父母接受,结果父母反而不能接受。很多人他就觉得父母没有善根,不能接受,其实问题不在父母,在哪里?在我们自己。因为学了之后,我们有没有依照佛陀说的,要先从「净业三福」,要先从哪里?「孝养父母」做起。我们都会给佛寺里面的师父送红包,有没有给父母送红包?可能也没有。我们见到师父给师父磕头,见到父母有没有磕头?没有磕头!所以父母说,你学佛以后,外面的人比较亲,自己家人不亲。看到师父、同修笑容满面,客客气气。回到家里,马上变个脸,每天都看着:你们为什么不学佛?你们为什么这么多缺点?常常都是看家里人的过失,那家里人对于学佛的感受是什么?避之唯恐不及,学了,假如学成这样,我也不要学。所以,家里的人对于佛法的态度,跟我们是息息相关。

  所以我们学了之后,要对父母更孝敬,要对家庭更尽责任。你不能学了佛以后,家里的事不做,每天都跑到道场去煮饭,你的先生、儿子都没饭吃,这个就本末倒置。这个时候我们不只没有宣传佛法,很可能是以身谤佛法,因为让家里人都觉得不要学佛,学佛不好。那我们就障碍了家里的人学佛的因缘。好,所以「父母教,须敬听」。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,谢谢。

 







• 戒杀得安隐 • 净土从哪里求?从心地里头求 • 舍利弗尊者,跟蜜蜂结法缘 • 赌博赢钱 • 山神发心念佛,求生西方净土 • 人与人的关系,一年不如一年 • 那不叫真智慧,那叫世智辩聪 • 写文字怎么能不谨慎 • 心里有点不高兴,这就是造业 •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• 吉祥如意 • 想走就走,想留则留 • 化怨为亲,这才是上策! • 因果教育的基础 / 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 • 我就造这一个业 • 境随心转 • 念念都有私心,这就是道眼未开 • 重罪轻报 • 盗 窃 • 什么是发菩提心?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?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三皈五戒的意义(文珠法师) · 盗戒微细须防犯(妙莲) · 三皈五戒开示(净慧法师) · 皈依三宝的介说(惟觉法师) · 皈依三宝的十点利益(慧律法师) ·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(净界法师) ·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(济群法师) · 三归传授(澳洲-净空法师) · 趣入解脱之门——归依(智敏上师) · 皈依三宝的意义(星云法师) · 五戒是良师(妙莲老和尚) · 五戒相经笺要集注(广化法师) · 皈依三宝的意义(圣严法师) · 皈依三宝的意义(祈竹仁波切) · 居士五戒 · 五戒修学述要(净界法师) · 五戒诵戒仪轨 · 内外兼修的皈依(济群法师)



· 星云大师:做人难 难做人 · 怀迪 · 我已离婚十几年还能往生吗? · 仁焕法师:为什么念佛能消灾免难 · 多字破一 · 禅定 · 寂静法师:当你坚守信仰,子弹也会为你让路 · 跋提 · 圣一法师:心经讲记 · 印光大师:念佛时见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,... · 远离是非 · 宣化上人:你若不吃它的肉,它就不会吃你的... · 圣严法师关于情绪和有情的答问 · 佛陀开导许配女儿给自己的夫妻 女儿却要报... · 农夫得相思病 · 玄流 · 星云大师: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感应 · 允若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