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蔡礼旭 >> 浏览文章

蔡礼旭:人与人如何相处 第二集

 

人与人如何相处

寒假大专营(台湾) 第二集 2008/1/24

●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心在起作用

尊敬的诸位同学:

大家早上好!

我们刚刚讲到苏东坡先生的这一个公案,其实这些圣哲人他们的表演,都是给后世很重要的人生提醒。其实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心在作用,所以心中时时看人都是看人家的优点,时时就见人是佛、见人是好人;心中都是时时盯着别人的缺点,那当然每个人都好像看不顺眼。

所以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就提到说,有一次他因为跟另外一个同学关系处得很不好,常常在心里面骂他。那一天走过这一位同学的位置,刚好看了一下这个同学在他的桌上放了一张纸,纸上刚好写到在骂他的一些言语。结果让这一位朋友看了更惊讶的是什么呢?是这一个同学骂他的,跟他心里骂的差不多,都是那些句子、都是那些气愤。所以从这里我们感觉得到,当你对对方有什么看法的时候,可能对方也对你很有看法。所以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坏脾气,才会看到别人的坏脾气。

今天假如一个人很有修养,当别人恶意对他,态度很恶劣,他不只不会生气,他还会觉得对方很可怜。因为他脾气很好,感受得到心平气和对自己身心的那种益处,看人发脾气反而会担心他把身体给搞坏了。所以没有坏脾气的人,不会看人坏脾气;没有傲慢的人,也不会嫌弃人傲慢。往往是我们心里有傲慢,才会瞧到人家种种的傲慢;心里有怀疑了,才会觉得别人都在怀疑我。所以这个心病心药医,还是要从自己的心开始改变起。不然我们的心偏了,还会去误导其他人的心。包含你对这个人有看法,其实你已经看错了,他根本没那么坏,你看得很坏然后又去告诉别人,又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,这样人际关系会越搞越糟。

所以有修养的人,绝交都不出恶语,要跟他暂时不联系了,都没有一句不好的话。因为不好的话只会伤了这个人和,甚至于会影响到他人的心境,这个都不好。所以一个人从不谈人家的是非,一定受到身边人的尊重。

●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——遇到事情先反省自己

而有一次朋友找我去参加他们的谈判,刚好两边已经闹得不行。那我跟着朋友他们要去之前,朋友们就跟我讲对方哪里不好、哪里不好,哪里过分,脸色又非常地臭、非常难看。结果我先听他们的话了,对我有没有影响?有啦,我修养没到那里,有影响啊。结果我看到这个对方的时候,就觉得怎么都是青面獠牙。真的,我已经看到他们就说:哇,好像真的这么坏哦。结果后来谈完了不是很愉快,但虽不是很愉快,基本上我们做人还是有一种态度,毕竟人家来到你的地盘跟你谈事情,你总有个礼仪、基本的礼貌要做,我还是亲自把他给送下去了。结果送完以后我心里想,本来回头要对这些朋友们说:哇,他们的脸很难看。我话还没说,当我一转头,送完以后一转头,我发现我们的人的脸比他们还难看。所以听话不可听片面之词,一个巴掌怎么样?拍不响,冲突发生双边都有责任。

因为我接触一些人群,比方说夫妻冲突了,我假如听她先生讲,他太太不是人;假如我听他太太讲呢?听完之后觉得她先生不是人。好!诸位同学们,到底谁不是人?变成我不是人,我不知怎么处理了。所以真的,为什么人的话都离事实差异那么大?因为都是要求别人,没有反省自己。

所以这一段话就给我们非常大的提醒,今天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、和谐的两性关系,遇到事情首先反省自己就非常地重要。

●转贪心为付出的心,转要求的心为感恩的心

    诸位同学们,大家不要想说:蔡老师今天怎么还没跟我们谈和谐尊重的两性关系,我都快等不住了。同学们,从第一天讲到这里,没有一段话跟和谐尊重的两性关系无关的。我们今天要认识自己、尊重自己,你才能去尊重别人哪。你要跟自己身心能和谐了,你才能去跟人和谐。这个基础很重要,都要先扎好了。你今天跟父母处不好、跟朋友处不好,你能够跟另外一半处得好,哪有这种道理呢?所以今天去掉贪心,能够是付出的心,而不是要求的心,而是感恩的心,那这个时候两性就和谐了。

比方说今天夫妻之间、男女之间,给父母一些经济上的奉养,假如这个太太说:给你爸爸、妈妈两千块,给我爸爸、妈妈两千五百块。这样行不行?这样会不会有冲突?会呀,人家心里不平:怎么不平等呢?我们同样都是父母拉拔长大的。所以这个时候要去掉分别的心、贪心,要平等的心去对待对方的父母。所以《弟子规》句句话,都跟和谐尊重的人际关系有关系。我们看到《弟子规》当中说,“财物轻,怨何生;言语忍,忿自泯”。《弟子规》真的句句都跟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全地相关,而且是关键所在。

●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都做不到的人,企业敢用吗?

我们看《弟子规》第一句话说:“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”。大家冷静想想,今天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怎么回应的?“阿明”,当妈妈叫我们的时候,我们是怎么回应?马上跑到面前来:母亲大人,有什么吩咐吗?顺便一鞠躬。你妈妈马上摸摸你的头:你怎么去桃园上完课之后变成这个样子,你是不是吃了什么药?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这么反应,代表我们已经把正常变成不正常。妈妈本来还在那里等着“干什么啦?”,还等着我们回这一句话,居然是这样的回应让她这个落差太大。我听说现在的小孩都守着是一言九“顶”,父母讲一句,顶回来九句话,这个叫“一言九鼎”新的解释。

大家冷静想想,你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,你遇到父母呼是一言九“顶”的人,你用不用?父母叫他都拖拖拉拉的人,你能保证他来企业服务能高效率吗?能有服务、服从的态度吗?所以《弟子规》不单是我们在家庭的家业传承,也是我们往后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。

●“凡出言,信为先”——不失信最亲的人

而两性之间互相尊重,当对方有需要叫我们的时候,我们能很快地回应:啊,先生,你需要什么?太太你需要什么?那当然就和谐了嘛。假如另外一半交代你买瓶酱油,一拖拖了两个礼拜,那显然一瓶酱油都会出事。彼此尊重,也要守着“凡出言,信为先”嘛。

其实我们很冷静来看看,我们今天最容易失信于谁呀?最容易失信于我们的父母,最容易失信于我们最亲的人。为什么?反正失信哦,我还是他儿子嘛,没事。那个朋友我一次失信,他可能就不理我了,以后出去工作了:哎哟,那个客户我失信于他,我以后就没钱赚。所以特别怕失信于这些人,反而自己的父母,对亲人的承诺容易忽略掉。这个要调整,有点颠倒了。照顾我们一生的人我们还失信于他,这样的心态那是虚伪的心态,那个都是利益的心,而不是道义的人生。

●“恩欲报,怨欲忘”——儿子孝不如媳妇孝

好,所以今天我们感恩父母,我们也感恩另外一半的父母。所以面对另外一半的父母,就当作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地去爱护、去奉养。该买什么,看到公公婆婆、看到岳父岳母的需要,主动地去买。比方说先生可能工作忙,结果公公的生日忘记了。这个时候太太先买了公公需要的礼物,然后在那一天问先生:今天什么日子,你知不知道?先生说:什么日子?“今天是你父亲生日啊”。这个时候先生马上:哎呀!我怎么都忘了!太太马上说:不要紧,东西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,来,你赶快拿去孝敬父亲。大家想想,当她的先生拿着这个礼物走过去的时候,有没有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哪?你们的表情都很无辜的样子,显然没什么经验。

这个大家不要说:反正我还没结婚。同样的,当父亲忙了忘记了爷爷的生日、奶奶的生日,这个时候我们当孙子的、当孩子的,都能提醒得到:爸,礼物我已经帮你买好了,你赶快拿去给爷爷吧。那爸爸一定觉得这个儿子真贴心、真欣慰,都能够去时时看到家庭里人的需要,适当地关怀,这个和谐、和乐当下就现前了。

而当这个先生拿着礼物要去给自己的父亲的时候,他会觉得我这一辈子做最正确的一件事,是哪一件事?就是娶了这么好的太太。然后当真的把礼物拿给父亲了,老人家很高兴:哎呀,儿子,你真孝顺。儿子有点腼腆,笑着说:爸,这是媳妇想到的,买给您的。那这个爸爸更高兴。俗话说的:“儿子孝还不如媳妇孝”。

有个老先生去看病,他的媳妇跟着他去。结果媳妇怕听漏了医生的叮咛,所以非常仔细地询问,医生也是一一告诉这个媳妇。结果就在这个对应的过程当中,旁边看病的老人看到这么细心的年轻人,在那里为自己的父亲了解、关怀,所以就在旁边笑着说:哎呀,老先生,你的女儿真孝顺。结果老先生马上笑得很灿烂,对着大家说:她不是我女儿,她是我兒媳。所以媳妇孝比儿子孝,更让老人欣慰。

●“财物轻,怨何生”——夫妇要关怀对方的家人

所以这个是“财物轻,怨何生”。但我们现在看到现在不是结婚以后“财物轻”,现在是结婚以前财物就不轻了,首先就要财产公证。什么意思啊?这个意思就是还没结婚,就先打算离婚以后怎么样?那你看这个婚还结得久吗?还没结就想着离了,果然心想怎么样?而且我们来想想,男女之间来自于不同的环境、成长背景,个性跟思想一定有一段磨合期。而这一段磨合期,彼此都想我们已经是道义结合,要走一辈子的,他不会轻易地去离婚。可是假如现在没有互相体恤、互相磨合,然后就已经先说:财产公证了大不了跟你离婚。一遇到什么小冲突,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。所以这个离婚率都跟心态有直接的关系存在。假如都财产公证了:那个冰箱是太太的、那个冷气是先生的。结果一有摩擦了,这个太太马上说:冰箱你不能用哦、什么东西你不能用哦。那不离婚才怪。所以这个“财物轻”重要。

因为我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感受到,父亲很主动关心我母亲那一边的兄弟姐妹,还有那一边的晚辈。所以当我那些表哥表姐、表兄弟,他们生活有困难甚至于学费缴不出来,父亲都会很主动地去帮助。而且我那时候,父亲并没有言语告诉我说:哎呀,亲戚有困难,我们要尽力去帮助。我从没有听过我父亲这么跟我说过这样的话。可是虽没有讲这样的话,但是父子连心、母子连心,父亲拿出钱来帮助,他那种态度都让我们当儿子的感觉到父亲拿出这一笔钱,就没有打算再要回来,因为父亲觉得那是我当长辈应该做的事。所以我都可以感觉到,当父亲这么做的时候,母亲会非常地感动。母亲不用提出要求,父亲主动去做,就会感觉父亲、先生把她家里的事,就当作自己家的事一样去爱护、去解决。所以“财物轻,怨何生;言语忍,忿自泯”,这一句话也就是提醒我们:言语忍,忿自泯。

●人际关系和谐的源头——与家人相处和睦

不只我们刚刚讲的夫妇关系是这样的,所有的五伦关系:“君臣”、“父子”、“兄弟”……人与人的关系绝对不外乎这五种关系,而这五种关系的一个核心在“夫妇”。有夫妇而后有父子,有父子而后有兄弟,而延伸从家庭……这三个关系在家庭里面。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力、人生正确的价值观,根基都在家庭当中。再延伸到社会、国家就有“君臣”;同学、同事都包含在这个“朋友”关系里面。五伦关系处好了,天下太平。

而我们看到“忠臣出于孝子之门”。为什么现在企业家在那里一个头两个大,都找不到尽忠职守值得信任的干部?因为现在孝道比较缺乏。

今天在家里面兄弟姐妹都处不好,而且还直接叫哥哥的名字、姐姐的名字,讲没三句话可能兄弟都吵起来了,这样子还能够去跟同学、同事友爱吗?难!我有两个姐姐,我对她们都非常尊重,从小到大都是姐、二姐这样子叫,叫得很亲。你叫都叫那么亲了,怎么可能会对姐姐无理或者傲慢呢?而当人家问说:欸,你姐姐叫什么名字?我们把姐姐名字念出来都浑身不自在,觉得不够恭敬。而当我们是这样的心境去对姐姐,姐姐一定是更加地爱护我们,所以“兄友弟恭”。

这个整个五伦关系要和谐,其实我们刚刚讲的每一个心境都是关键所在。今天夫妇之间要能够各自责,相同的父子之间发生冲突也要先反省自己,包含兄弟、君臣、朋友关系。

●团队的和谐——先反省自己

今天我们在学校里面刚好办完了一个活动,然后主要办活动的几个干部上台来,假如他一开始就说:这一个活动,我有哪一些做得不妥的地方。他首先反思自己:我有十点做得不妥。他就列出来。当他把这十点讲完,我相信底下的氛围都是自我反省。接下来接话的同学一定说:社长,你已经付出太多了,是我们没有做好。我也有哪一些做得不好,不是你的错。下一个又说:啊,这一位同学,你也付出很多了。整个会议开下来,都是彼此反省。所以大家都反省了,就积累了每一个人宝贵的经验。这一个会议开完,下一次活动一定是比这一次更加地提升。俗话说的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”,这一句话大家听过吧?所以每一次事情经历过,大家能反思、找出问题来,下一次一定会办得更好。

可是假如今天这个干部上台来了,他首先是说:某某同学这里不好、某某同学那里不好。那麻烦了。他先指责别人,接下来上台的统统在指责别人:谁说只有我不好,他也不好,他比我还糟。所以这一场会,开会、开会最后变成什么?批斗大会。越开越误会。大家有没有经验那个开完会之后,乌烟瘴气,越开越不会?所以开会、开会,要越开越生智慧,互相反省,越开能够越加地和谐,而也是在我们的心境。

所以今天同学之间办活动如此。往后我们到公司里面去,君臣关系,我们是主管,我们首先反省自己;我们是同仁,我们也首先反省自己。这个时候君臣关系就会是良性的循环。好,这个是跟大家提到,瞋恚心转反省的心。

●少说抱怨的话,多说宽容的话

而这个言语其实是一门大学问,大家有没有去上过如何讲话的课程?孔老夫子说的,他的孔门四科:德行第一位。第二位是言语。第三位政事,政事其实就是做事的能力、处在大众当中的能力,能不能各司其职、能不能团结众人,这个都属于政事。第四个是文学。四科。但是诸位同学,我们不要想:哦,说那是四科。那孔子这一句话是属于哪一科?其实他是大分四科,但是这四科其实是息息相关。请问言语会不会离开德行啊?不会。做事能力会不会离开德行?不会。写文章能不能离开德行?不行啊。他写文章离开德行了,写的都是错误的思想观念,把社会搞得乱七八糟。所以四科完全还是以德行为基础。

而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今天要把坏脾气能转变过来,就从每一句话观照开始做起。因为我们的脾气往往就是在一句话当中,就可以感觉到了。出来了,一言既出,追不回来了,所以言语要谨言慎行。“少说抱怨的话”,事情已经发生了,这个时候我们再抱怨只会让事情越沉重。所以有理智的人,事情已经发生了,赶快如何解决,不要再互相抱怨。“多说宽容的话,抱怨带来记恨,宽容乃是智慧”。我们从这些句子当中都可以深切感觉到,记恨跟智慧差异很大,但是也是在一念之间。

●无怨的人生

我们刚刚提到范仲淹先生,他的母亲……因为他两岁父亲去世了,整个家族的人没有收留他跟他的母亲,他们是孤儿寡母离开的。假如你是范仲淹的母亲,你会不会抱怨?会不会怨恨?你们没当过范仲淹的母亲哦。但是我们冷静想想,当我们抱怨的时候,这个怨恨的态度会不会影响小孩?会呀!所以自己把仇恨放在心里已经痛苦了,又让下一代跟着痛苦,这个是不理智的。所以冤家宜解不宜再結了,不能又结到下一代去了。

而范仲淹先生的母亲不只没有结怨,甚至于是当范仲淹长大以后,她期许范仲淹要照顾好所有家族的人,尤其孤儿寡母、尤其家庭有变故的我们的族人,你都要尽心竭力。范仲淹先生照顾几百户人家,因为他不抱怨。因为他的母亲不抱怨,宽容了他人,所以成就了范仲淹人生的智慧、正确的态度。整个范氏家族现在已经超过一百万人,最大的功臣是谁啊?是范仲淹先生的母亲,那一份宽容啊!所以我们宽容了,不只自己受益了,我们后世子孙都受益了。因为他们以我们为榜样,效法我们。

●感恩的岁月

而我自己也回想,这整个家庭里面没有发生过吵架。跟姐姐还偶尔有啦,但是长辈之间,我整个二十多年成长,没有言语冲突过、吵架过,都没有。而留在我们心里面的都是……我的爷爷告诉我说:“你一定要记住你母亲的恩德”。爷爷都是讲感恩的话。因为爷爷在叙述的这一段,那是我们三岁、五岁,都还没长记性。“你妈妈又在小学教书,在校园里面已经相当地疲累了,回来还照顾你们三个孩子。有时候累到一下课就趴在桌子上,等于差不多就是昏死过去了,都是学生把她摇醒的:‘老师,打钟了,上课了’”。我们当孩子的听到爷爷讲母亲这一段,都非常感动,好像那个影像历历在目,所以我们对母亲那一份感恩心很自然就起来。

而我的母亲也是提醒我说:你要记住你爷爷从小对你们的照顾。像你们小的时候还在摇篮里面,妈妈明天还要教书,你们又在那里哭闹不睡觉。结果这个时候爷爷说:媳妇,你先去休息吧,孩子我来哄他们睡觉。都是看到自己媳妇的辛劳,主动地来付出。结果后来就我爷爷接手了,就开始摇摇篮,后来功夫提升,从用手变成用脚来摇。爷爷身高又很高,后来又研究出来,牵个绳子然后脚这样晃,他可以睡着以后脚还是在那里像钟摆一样摆。母亲提到奶奶,提到姑姑、叔叔,都告诉我们:你们生病的时候,这些长辈多么焦急,在病房外都着急得流眼泪。所以所有长辈对我们的爱护跟恩德,透过我们的这些长辈们互相对我们的提醒,这个时候我们都是感恩的心、都是这种报恩的心在我们的人格当中形成,而不是形成记恨的心。

●多体恤别人的不易,多肯定对方的付出

所以我们在人群当中,多去体恤别人。比方可能遇到节日了,这个父亲突然有急事要办,没有办法陪伴太太跟孩子。这个时候先生的心里已经有点不好意思了、有点愧疚了,是吧?那太太现在要说什么话?这个你们又比较没有经验哦,这个时候应该说什么话?假如这个时候太太说:你爸爸最失信的了,讲话都没信用。都是抱怨,哇,完蛋了。孩子只要抱怨爸爸了,他的人格就受影响。因为父母是天性、父子有亲是天性,这种天性又受到障碍的时候,对一个人人格有很大的影响。当对父母都有怨、都有恨,他还能爱谁呢?

所以为了成就下一代的健全人格,我们应该说宽容的话。“你爸爸也很辛苦啊,你看假日都得为了家庭的生计放弃了休息,出去工作”。那孩子听了他就不会抱怨,甚至于会感动。进一步你还能够跟孩子规划好:煮一些好吃的菜,还买个蛋糕。然后算好时间先生今天要回来了,然后一开门,还放音乐,还给他带个花环,欢迎回家!你看那个氛围好不好?好哇!你一点点的用心,都能让家里的人感觉到你时时都是体谅得到他、时时都是支持着他。这个时候爸爸、先生再累,他都勇往直前。

相同的我们同学之间,要互相体谅到对方的不容易。他可能答应你的事情,后来临时有一些状况来了,他没有办法赴约。这个时候他的内心还是很不好意思的,而当他再面对我们,我们摆个臭脸,他更难受。这个时候你说:啊,你也是很不容易,你就别挂在心上了。他就宽慰许多了。甚至于去肯定他那种辛劳付出,那人与人当下就可以交心了、就可以变成知心的好朋友,透过宽恕、透过感恩的心。

●少说讽刺的话,多说尊重的话

再来,“少说讽刺的话”。诸位同学们,我们在写这一段的过程当中,我们要观照、反思我们自己:我们现在的言语是抱怨多还是宽容、感恩多?我们现在的言语是讽刺多还是尊重多?是伤害多还是关怀多?是命令多还是好好商量多?是鼓励多还是批评多?这个就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段的一个重点。“少说讽刺的话,多说尊重的话。讽刺显得轻视”。人都需要被尊重,那个轻视一般大家都受不了。尊重增加彼此的了解,你尊重他的时候,他很多心里话,很自然地就跟你沟通了。

你看这个讽刺的话:我跟你说啦,你假如能成功哦,我的头怎么样?一定点头称赞你不简单。不要去否认别人,我们了解真相的人知道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、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”。当我们了解这个真相,都相信每一个人他有无限的潜能,你那种眼神、你那种言语就会让对方觉得很受鼓励、很受鼓舞。无形当中,人家就很喜欢跟你谈话,很喜欢跟你交流、交朋友。可是我们的话假如都是讽刺的,不要说交谈哪,很可能我们出现的时候,马上人家本来聊得还挺高兴的,三、五个人在那里谈话、谈天,突然你出现了,所有的人马上好像从春天来到了冬天。然后你还没坐下来,就有人站起来说:对不起,我要去上厕所。看到我们就像看到瘟神一样,这个时候不能怪别人,怪我们言语、心态是不是造成人家的压力跟难受?所以“讽刺显得轻视,尊重增加了解”。

 

 

●少说伤害的话,多说关怀的话

“少说伤害的话,多说关怀的话。伤害形成对立,关怀获得友谊”。而这个伤害,我们说恶语伤人就像六月都会像冬天一样地寒冷。曾经我们遇到一位朋友,他提到马来西亚有一位老师,刚好面对一个学生,这个小学生在学校的名声不怎么好。那刚好有一天这学生的行为又犯错误了,这个老师看到了正准备要教训他一顿、训诲他一顿。正要讲的时候,发现这个孩子已经是那种状态就是:你要骂就骂吧,今天被你遇上了,算我倒霉。其实当我们要对一个人讲话,他那种表情就是你要骂就骂吧,他已经被骂皮了。这个时候还要不要骂?这个时候骂对他没有帮助了,你又何必再讲呢?我们做任何事,一定是对对方有帮助再讲嘛。他都已经嫌你啰嗦了,越讲越反效果。我们人与人相处这一点要很冷静。今天他已经觉得啰嗦,你还继续讲,那是你自己控制别人的欲望啊。

所以他这么一看他的表情,这个老师就稍微冷静一下:好像不能继续批评了。又看到这个孩子的身体脏兮兮的。因为这一位老师自己也是孩子的父母,当看到一个孩子身体、衣服这么脏,突然心就软下来了,感觉到可能家里的照顾、温暖太少了,马上对这个孩子说了一句话:同学呀,你今天早上吃饭了没有?你看这是从指责的话变成了关怀的话。当下这个学生愣了一下,因为本来已经准备要被骂了,愣完突然就流眼泪了,很感动。所以老师看到这个情境也没说什么,就带着这个同学去吃早饭。

结果从那一天以后,这个同学感觉到这一位老师对他的爱心。一个人心中只要有爱,那个爱就会形成他源源不绝向上的动力。他觉得我要好好表现、好好提升,我不能让相信我的人失望,不能让爱护我的老师、父母失望。他那种内在的动力就开始出现了,所以这一个学生后来成绩就开始不断地提升上来了。所以我们一句是伤害还是关怀,很有可能影响对方的人生。所以言语为什么要谨慎,就在这里了。

●少说命令的话,多说商量的话

再来,“少说命令的话,多说商量的话”。这个命令让人家难受,命令最后就会变成了很跋扈、刚愎自用。到最后,人家都觉得你都听不进去他的劝告,真正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就会离我们而去了。应该要广纳什么?人家的谏言。所以唐太宗先生为什么有成就?因为他虽然是一国之君,但他能够接受众人对他的批评。其中有臣子来批评他,批评完出去了,旁边的臣子很不高兴:皇帝,他讲你的部分大多是错误的,都乱骂你了,你怎么没有制止他呢?唐太宗讲:我假如制止他了,以后还有谁敢对我谏言哪?所以肚量很大,跟大众一起商量,集思广益把最好的决策能够利益人民、大众。这个叫“多说商量的话,商量才是领导”。

●少说批评的话,多说鼓励的话

最后“少说批评的话,多说鼓励的话。批评造成隔阂,鼓励激发潜能”。那这些话我们想想:我们有没有去激发别人的潜能?我们有没有让人感觉如沐春风?这个都是我们言语上面的修养。

这个是我们从掌握情绪,去除瞋恚的心转成宽恕、感恩、包容,用在人与人相处、用在我们的言语上面。

好,这个接着还要转愚昧成为智慧的心。智慧在哪里表现呢?我们还要转傲慢的心为谦卑的心、受教的心。转怀疑,其实一个人怀疑他人,那个很伤自己身心的能量,疑神疑鬼看谁都怪怪的,那太辛苦了。转怀疑的心为信任的心、成就他人的心,因为你相信他一定可以越来越好。

●士先器识——读书人先要提升自己的心量和见识

而智慧在哪里表现呢?在知所先后当中。“士先器识”,这个“士”是指读书人,“而后文艺”,读书人先做的是德行的根基。“器”是指一个人的心量,其实就是仁爱的心。“识”是指一个人的见识,就是他的智慧可以看多远。“士先器识”,先培养好了智慧跟仁爱心,再来提升他的这些艺术能力、才华,这个先后顺序假如颠倒就麻烦了。

我们看到曹操的才华高不高、谋略高不高?都很高哦,你看曹操还写很多诗词,可是曹操的心量太小。曹操有一次在逃难当中,遇到他父亲的长辈对他很照顾。结果看他来了高兴啊,还在那里准备丰富的食物。而曹操听到动刀的声音,起了怀疑,当天晚上把他这个长辈全家全部都杀掉。后来了解到误会了这个长辈,当下曹操并没有反省哦,他马上说:宁可我负天下人,也不可以天下人负我。心量小啊,你看小到什么程度?小到华佗给他看病,因为他头痛太严重。大家知不知道曹操为什么头痛?我在想每天都算计别人,哪有不头痛的道理!结果华佗说:你的病我能治,需要把你的头做手术。曹操一听:你是要我的命,来呀,重打几十大板。结果把华佗都给打死了,死在监狱里面。打死的不是一个人哪!一个神医受害了,往后成千上万人都没有办法得到神医的帮助。所以后来恶有什么?恶报,曹操的儿子病了,只有华佗能救,但是华佗已经不在了,所以曹操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。后来曹操走了,他的后代到第三代就被诛了三族。你看心量小,不只自己遭殃哦,连后代都要遭殃。

所以《易经》告诉我们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,“积不善之家”呢?“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,会殃及子孙,历史上都可以看到这些真相。所以大家有没有遇过曹操的后代?没有吧。纵使是曹操的后代,他敢不敢上来说:你好,我很光荣,我是曹操的后代。他还得带个雨伞上来。

你看“器”,肚量重要。而同样是古人,范仲淹先生是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。所以传了千年,他所有的子孙当中都有这样的人生态度、都有这样的心量,那怎么可能后代会不兴旺呢?所以有智慧的人首先是扩宽自己的心量。

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,谢谢大家!

 







• 怎么才叫会念? • 佛化的家庭,快乐兴旺 • 自己害自己 • 我们今天所受的害 • 这是真常,不是无常 • 魔也会回头 • 这一颠倒,什么毛病都出来了 • 离人我是非之道 • 怎么才能成就?忍就能成就 • 供佛像须知 • 养身要动,养心要静 • 统统放下,成就的是道业 • 这才叫学佛 • 什么是缘起论?缘起论是什么意思? • 人身难得,确实不假! • 退转之后,一世不如一世 • 不往生极乐世界,你永远是孤单的 • 有关失眠的解答 • 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真心 • 一切众生与自己息息相关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梦参老和尚:布施时碰到这些人 ,一个方法... · 梦参长老:佛前供养一朵花的功德你知道有多... · 梦参老和尚:修法最难的是不中断 · 梦参法师:《地藏经》的修行方法 · 梦参老和尚:理上大彻大悟的人在娑婆世界照... · 梦参老和尚:把财色关过了,修学佛法才算入... · 梦参老和尚:讲首楞严经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... · 梦参老和尚:这样诵经才有效果 · 梦参老和尚:如何参「念佛是谁」 · 梦参老和尚:跟人结怨痛苦过日,不如原谅包... · 梦参老和尚:佛非万能 人得自救! · 梦参老和尚:安忍不动 修持静虑 · 梦参老和尚:夏天到了,人人都能做,最方便... · 梦参老和尚:我们只看见祖师开悟 没看见祖... · 梦参老和尚:去算命打卦,破了三皈了,不算... · 梦参老和尚:破戒还可以忏悔,破了见很不容... · 梦参老和尚:楞严经 · 梦参老和尚:多念无常迅速,度生死苦海



· 定弘法师:命由我造,福自己求 · 香火很盛,人多庙大 · 定弘法师:离婚会下地狱,不敢离婚,今后就... · 有余涅槃 · 堪布慈诚罗珠:浅谈因果关系 · 惠休 · 宣化上人:楞严咒持诵须知 · 印光大师: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? · 因果一法,乃世出世间圣人,烹凡炼圣之大冶... · 中华传统文化为何抵不过现代产品? · 问答鬘 · 死有什么可怕?哪个人不死? · 灰沙 · 蔡礼旭: 法昭禅师有一首偈,叙述兄弟的情... · 宣化上人:佛说阿弥陀经浅释(上) · 印光大师:怎样理解孔子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... · 高明寺 · 慧日讲堂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