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蔡礼旭 >> 浏览文章

蔡礼旭:幸福人生讲座(第三梯次)25

幸福人生讲座(第三梯次)  蔡礼旭老师主讲  (第二十五集)  2005/8/6  台湾中坜善果林  档名:52-137-25

  诸位朋友,大家好!我们刚刚讲到知恩报恩,让孩子了解落实《弟子规》、落实圣贤教诲就是真正在报父母的恩。我们刚刚也提到可以跟生活结合,在这个生活结合当中还可以「相观而善」。这个方法没有一定,太多太多了,也随著您不断去实践、体会,会有更多的方法。比方「冬则温,夏则凊」,它是运用,这一讲都是方法,故事引导,我们可以用古今中外的故事。像「冬则温,夏则凊」,在汉朝的历史当中有一位读书人叫黄香,他的年纪才九岁,因为母亲比较早过世,父亲身体又不好,他常常照顾他的父亲。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凉、比较冻,他就先自己伸到被窝里面把棉被弄暖,再请父亲去睡;「夏则凊」,夏天天气比较热,他先把床搧凉爽了,再请父亲去睡。

  九岁的孩子时时都能看到父母的需要,父母渴了没有、父母饿了没有、父母有没有在担心什么,他都能用心去感受,进而去尽一分孝心。我们会引导孩子,诸位小朋友,你们有没有观察到父母生活当中有哪些我们帮得上忙,有哪些我们做了以后会让父母减少辛劳、会让父母很欢心的事情,都应该去做。你看父母一天工作这么多个小时,回来还要煮饭,这时候我们要懂得主动去帮忙洗碗、帮忙排碗筷,分担父母的辛劳。

  从一个冬温夏凊延伸到关怀父母一切的生活,你就可以跟生活结合,又可以引故事,又可以相观而善,为什么?因为孩子跟孩子之间是很容易学习,孩子教孩子速度快。我们每个礼拜办一场小孩的课,常常会先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,这个礼拜你做了哪些孝行?孩子上来就讲「我帮妈妈洗脚」、「我帮妈妈盛饭」,这些生活的力行。其他孩子听在耳里会觉得别人都有做,我也应该来做,他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。

  有一个四岁多的孩子听完课以后,回去一进门,兴高采烈就往厕所里跑,可能母子连心,他妈妈因为也有去上课,所以已经了解到他要干什么;他要到浴室里拿个盆子,马上要装水给他妈妈洗脚、泡脚。他母亲跑到孩子的前面去把这个东西收起来,不让他拿,这样做对不对?不对!我跟这位母亲说你这么做错了,你没有成全他的孝心。现在孩子不学孝,学到都是利害的心。结果这位母亲就说了,他待会端水给我端翻了怎么办?我说端翻了更好。他妈妈就很纳闷,为什么翻了更好?我说翻了你不就顺便教他:一、如何端水不翻,二、端水翻了以后如何拖地,把它弄干净。不然你啥时候教他做事?你这些都不让他学,不让他做。

  有一个妈妈她的孩子已经失控了,教不了,她在那里跟这个专家哭诉,哭诉完以后专家就问这个母亲,他说:你儿子小时候洗碗全身都弄湿了,你从此以后就不让他洗了。这个妈妈点点头。专家又说:你的儿子第一次在那里绑鞋带,绑得不好,你从此以后都买不用绑鞋带的,直接黏起来的鞋子给他穿。那个母亲说:是。接著专家又说:你的儿子整理他的房间,被子都叠不好,乱七八糟,从此以后你就帮他叠了。那个妈妈说:是。接著又说道:你的孩子第一份工作是你费了千辛万苦帮他去找的,对不对?这个妈妈站起来说:你怎么知道?她很惊讶!因为从她孩子这么不负责任、这么懒惰的结果,可以推出这些原因所在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,有非常多的陷阱是母亲亲手挖的、是父亲亲手造的,让孩子「咚」掉下去;他该学的都没学到,你能帮他做到什么时候!

  有一个小孩写了一篇文章,说我有一个懒爸爸,小时候我跌倒了,对著爸爸说「爸爸,我跌倒了」,我爸爸说「自己爬起来」。当我在做一些事情做不好,我找爸爸来帮忙,爸爸都说「你自己做」。鞋带不会绑,爸爸都说「你自己绑」。当家里面的用具坏掉了,我爸爸把一些工具拿过来,然后对我说「你自己修」。我爸爸真懒,什么事都要我自己做。连我要去读大学,都叫我自己坐车去,连我要找工作,都叫我自己找。突然有一天我明白了一件事,爸爸不会做的事我都学会了。懒爸爸,我终於知道你的用心了。你做得愈少,孩子的历练就愈多。爱之足以害之,要用智慧爱护小孩。这是相观而善,让孩子之间互相学习,在班级里面很好推展,用这几个方法。

  生活结合基本上是讲不完,因为每一句都是生活。《弟子规》哪一句不是生活?我们看「弟」,「财物轻,怨何生;言语忍,忿自泯」,你看「言语忍」,孩子的一天当中多少言语的互动都会发生,生活不离机会,而每一个机会都可以见贤思齐,见不贤内自省。其实这个东西都是一体的,机会教育要抓到。有一班小朋友,刚好那天中午吃完饭要吃西瓜,西瓜有没有可能切得一样大?不可能。结果班上的同学有好几个人就吃得特别快,狼吞虎咽,吃完以后,饭都还没嚼完,箭步如飞冲到西瓜的前面,挑了那个最大的西瓜,然后非常得意的咬起他的西瓜,好像在跟所有的同学炫耀我吃的最大。

  机会点出来了,要不要教?要!不然你的学生会觉得这是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,不去抢没得吃。真正教育是无时不在,穿衣、吃饭哪一个不是教育的题材?是老师有没有真正在道中,一个老师在道中,那是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。这个老师不动声色,先让他们自由发展,因为有自由发展,每一个人都会有新的感受,内心的感觉。当天下午这位老师一进来就说道「诸位同学,今天中午吃西瓜」,但是在讲的时候不要指出他的名字,指出他的名字,假如他怨恨心比较重,你就跟他结怨;你不指出名字,他会觉得你给他面子。其实有没有指出来影响不大,但是指出来很可能让他怨恨你,就不好,因为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没有受到我们宝贵的教诲。

  这边穿插一个事例,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写考卷,底下拿出英文课本来偷看,老师看到了,怎么办?你要怎么做?这个老师走到这个同学的面前,把他的考卷抽了起来,拿了一张新的考卷放在这个同学的桌上,所有的同学统统目光集中过来看老师做的这个动作,接著老师不疾不徐的说「诸位同学,你的考卷有看不清楚的,都可以过来换一张」。这一堂课结束,考完试了,老师坐在办公室处理他的工作,那位同学走到办公室来,一进门眼泪就掉下来了,跟老师忏悔。你看,一个机会点转得好,那会有相当大的不同。所以老师开智慧刻不容缓,因为我们早开一天,学生就受益一生。

  这个老师就说道:诸位小朋友,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情景,有人跑过去抢那个最大的西瓜,我们想一想,他要抢这个西瓜以前他吃饭的样子是怎么样?狼吞虎咽,这样吃饭一定把他的胃搞坏了。现在好多小朋友念初中就胃发炎、胃溃疡、胃穿孔、胃出血(讲夸张一点不要紧),躺在医院,痛苦得半死,打好几针,那都是狼吞虎咽的下场。再来,不只把他的身体搞坏了,当他非常贪心的跑过去把那个最大的西瓜抢过来,所有的同学都看到,诸位朋友,你看到他这么做,你有什么想法?你要不要跟他做朋友?要不要?你跟他做朋友,好的东西他都先抢走,谁要跟他做朋友!他到最后一定众叛亲离,没一个好朋友。这是他第二个问题。

  接著他把西瓜吃下去,沾沾自喜,他不知道他的人际关系已经一点一滴在恶化,因为他抢到了大的西瓜,他心里想「下一次我还要抢到最大的」,他很贪心。结果明天又吃西瓜,他往前一冲,有一个同学把那个最大的抢走了,他没有拿到最大的,他不只不会快乐,还会怎样?还会气得半死,「气死我了,今天没抢到最大的」,他哪来的快乐?贪心是不可能有快乐。而这么小就这么贪心,长大了,他要的东西拿不到他会怎么做?他会受不了,他会去欺负别人,他会去抢、他会去偷,这都根源於小时候的贪心一直发展。小时候不贪心的人怎么会去犯法?怎么会去偷、会去抢?你这么样一给他分析下来,他的态度就不一样。

  当然,有反的就要有正的例子。我们就搜集《德育故事》,在五代十国的时候,有一个人叫张士选,他是一个读书人,从小父母双亡,他的叔叔把他带大,当他十七岁的时候,他的叔叔跟他说:侄子,爷爷留下来的遗产,现在叔叔要把它分成两份,一份给你,一份给叔叔。张士选才十七岁,他对著他叔叔讲:叔叔,不可以这样,你有七个孩子,应该把财产分成八份才公平。「财物轻,怨何生」,本来应该是分成两份,一份是他爸爸的,一份是叔叔的;但是他觉得这样不公平,大家都是一家人,应该平分,在他的坚持之下分成了八份。诸位小朋友,假如是你,你会这么做吗?而且他为什么能长大成人?谁的功劳?叔叔。对!都要念念放心上,不能贪心。

  张士选这么年轻上京赶考,还没考试以前有一个修道人看到他,很惊讶对他讲:年轻人,你年纪轻轻,但是相貌看起来就积累了很多的阴德、福报,你这次考试一定会高中。果不其然,张士选那次考试就考上了,往后就当官,为国效力。舍了不是没有了,舍掉了成全了人和,每个人都喜欢跟你在一起,喜欢帮助你;舍掉了,你的贪心放下,你的学问提起来,你真实的德行成就了,你舍掉了后福无穷!要谦让、要礼让,才会有福分。这么正反比较,学生很好教的,下次吃西瓜发现了一个现象,大的没人拿,小的大家拼命抢,这就是机会教育。

  不只在「弟」方面有机会教育,在「谨」也有机会教育。而这个机会教育还可以透过亲师合作,刚刚我们举的例子,你当父母的要成全孩子的孝心,然后了解老师教的东西,在家庭里面落实,这效果就会非常的好。我们看「谨」当中有「置冠服,有定位;勿乱顿,致污秽」,你就跟学生讲,老师要去做家庭访问,看你们的房间有没有整理好。家长知道老师有这些要求,他跟老师写联络簿、打个电话「我儿子十多年来从来没摺过被子,今天摺了」,老师就在教室里讲: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(讲话要加重音),善莫大焉!」今天有一个小朋友,(你也不要说是谁,不然他会骄傲),早上起来就把自己的被子摺得整整齐齐,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,这样的小朋友以后一定是总经理、董事长的人才。连个房间都管理不好,还要去管理一个公司,笑死人了,没那种事!真正的总经理都是从房间开始整理。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故事,我有一个长辈叫卢叔叔…。不要再讲,讲下去太长了。你看,这样一引导,他知道这些行为、德行攸关我人生的成败,他的眼光会放得很远。

  我的学生常常会跟我说:老师,你为什么有那么多朋友?我常常都「我有一个朋友」、「我又有一个朋友」,他们觉得很纳闷。但是学生只要听说「老师的朋友,老师的父母,老师的生活」,耳朵都竖起来听,因为很亲切,这就是抓住机会教育,然后亲师合作,又在生活落实,你看这每一条都是息息相关。另外有一个小孩,他要生日了,就开始跟他妈妈在那里谈条件,要买蛋糕,要去干什么。他妈妈不动声色,也没给他答应;打了一通电话给他的幼儿园老师,报告这个情况。

  这个老师隔天到学校就说:诸位小朋友,老师刚刚来上班,在公车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才五、六岁,吵吵闹闹,在那里吵「妈,我的生日快到了,你明天要给我买什么,你要给我做什么」,诸位小朋友,他这样的行为对不对?所有的学生都听过知恩报恩,「不对」,「生日是什么日子?」「是母亲受难日」「诸位小朋友,我们应该做些什么?」「应该帮妈妈做家事」,很多的小朋友都帮你回答,你都不用讲。相观而善,同侪互相学习。

  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就说「老师,他明天生日」,结果这个老师就走过去说「真的!你明天生日,那你明天应该怎么做?」你看亲师合作很好配合,但是消息不可以走漏。人生如戏,每一场戏不是为自己演,是为了成就生命当中每一个有缘之人,那你演起戏来可以「游步三界,无所罣碍,开示正道,度未度者」。这个小朋友最后对他妈妈讲「妈妈,我送你一个礼物,就是我要把做人学好」,你看,差别很大!有教跟没教那个发展是天壤之别。这个孩子就是带著他弟弟在坐捷运的时候让座,这个孩子往后的故事还可以继续编写下去,他从小就可以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这是在「谨」。

  还有「信」,以至於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都有很多机会点可以抓。像「凡出言,信为先」,孩子说谎也算常见的情况,我们要引导他不可说谎;再来,要引导他「过能改,归於无;倘揜饰,增一辜」。教育孩子不用太心急,要以缓制急,以宽制褊,以静制动,以沉制浮;这不止对小孩,对一切人都要这样。人就是太急躁,很多事情还没有成熟就曝光,就强求,到最后就惹来恼羞成怒的多,因为强摘的瓜不甜,还没熟你硬把它拉下来就不甜。「以静制动,以缓制急,以宽制褊,以沉制浮」,要沉得住气。你看那个布袋戏,两个高手对招的时候,谁先出招就输了,以沉制浮,以静制动。

  有一个小朋友把一个汤匙摔坏了,是瓷器的,他一摔坏心里会很慌,有点焦急,就赶快拿扫把把它扫好,然后就丢到垃圾桶里。老师听到有什么声响,后来就走出来看了一下,「有什么事吗?」这孩子说「没事」。小孩第一次说谎能不能看出来?能不能?铁定能!可是为什么现在十几岁的孩子说谎都看不出来?因为那个功夫已经练成了,来不及了。一看就知道,结果看地板还有一些瓷器的屑屑在,老师不当面给她拆穿,让她感受一下说谎以后是什么滋味。然后又打一通电话给她妈妈报告这件事,让她在家里好好观察她的动静。

  看了二、三天,这孩子的神情有点魂不守舍,不过还没有自己承认,老师就安排了一出戏上演,说: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」,所以改过是一个很重要的美德。像上个礼拜某某同学做错了一件事,很主动的来跟老师承认错误,诸位小朋友,老师有没有骂他?有没有打他?都没有,为什么?因为他很勇敢,他承认错误。「过能改,归於无;倘揜饰,增一辜」,揜饰以后不叫过,叫罪,就犯罪了,而且以后就很可能没有人再会信任他了。这同学承认以后不只可以改过,老师还会教他好的方法不再犯同样的错,所以犯错不要怕,也都是学习的过程。

  讲完以后这小女孩就哭起来,因为她憋很久了,就开始哭了,然后她自己走向前去承认她把那个汤匙摔坏了。接著老师就问她:你这几天日子好不好过?她说:很不好过,只要大人讲话,我的耳朵都竖得很大,是不是他们发现了我做错的事情。她说她这几天每天都很紧张,睡觉都睡不好。你看,孩子第一次错误你能把他纠正好,他一辈子都不会再犯,慎於始。

  这个孩子非常的诚实,这件事情以后很诚实,有一天她的老师说「诸位小朋友,今天是礼拜三,本来你们应该去公园做户外活动,但是课上不完,所以今天早上我们不去了。有没有同学很想去?」所有的同学头都低低的,结果这个小女孩就举手「老师,我很想去,我不敢骗你」。你看,她现在老实到起心动念都不敢骗老师。这个小女孩真是有够老实,前几天讲「称尊长,勿呼名」,这个孩子看到老师的名片把双眼遮住,不敢看,老师说「你干什么?」「我念了老师的名字,这样不恭敬」,因为她看了马上在心里就念了那三个字,所以她就这样,不能看。清澈的心灵很好教,我们不能再错失这些好的时机。这是「信」。

  再来「泛爱众」,每个句子也都可以结合这些来教,「人有短,切莫揭」,刚好有一天老师在讲这一句就说道「诸位小朋友,你们有没有恨过谁?」有一个小朋友举手「有」,「你恨谁?」他说「我恨某一个同学」。他这个答案出来,所有的人都非常惊讶,因为这个同学是最帮助他的,对他最好的,大家都知道。他们两个像兄弟一样,睡觉都盖同一个被子,因为他们听了「姜肱大被」的故事,那三个兄弟都盖同一个被子,结果他们两个听完就要睡在一起,好兄弟。大家很惊讶,怎么会恨他?当事人听了也很诧异,他恨我。这小朋友就说了,因为昨天早上我们下去打太极拳活动,我来不及先上厕所,下去活动没有下课时间,我忍不住了就尿裤子,结果这个同学看到了,上楼以后他就对著我说「你今天尿裤子了」,结果旁边还有同学,害我很没面子,我很恨他。「人有短,切莫揭」!

  你看,这有两个角度可以分析,对於这位付出那么多却引来人家恨他的同学,他印象深刻,你努力了三年、五年,很可能讲错一句话,人家把你的恩情都甩在旁边去了,所以讲话要谨慎,「人有短,切莫揭」。对这个同学也要教育他,你怎么可以这么做人?「勿以小嫌疏至戚,勿以新怨忘旧恩」,你这些亲人、朋友对你付出情感,你不能因为小小的摩擦就都一笔勾销,你做人就不厚道了。不只他们两个受教育,全班的同学还有老师,都因为这个机会教育点受益了。

  很多各地的老师到深圳、到一些我们上课的场所去看,他们听完第一节课都会很惊讶说「课还可以这么上!」一个《德育故事》可以上二个小时、三个小时,每一句延伸到的生活面都给它开解得很详细。所以那些孩子现在可聪明了,排桌子、主位怎么坐、桌子有条纹不可以对著主位,都比我还清楚。历史记得也很清晰,因为他们的脑袋记忆力很好,他都从德行出发。

  很多心理判断说小朋友的专注力不可能超过三十分钟,所以一堂课,像幼儿园的课都差不多三十分钟而已,小学的课才四十分钟。我们跟这些孩子上课,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下课,突然老师说「好,吃饭时间到了」,小朋友说「吃饭了,怎么这么快!」他们听得津津有味,因为你从生活去开解,跟他们是息息相关。你教一堆这一辈子都用不到的知识教那么多,他哪来的兴趣!人生的目标错了,读书是志在圣贤,读书不是志在分数、不是志在功利、不是志在赚钱,一开始的动机错了,全盘皆错。只为了金钱而去学习,他会有生活的素养吗?他会懂得如何去经营和谐、幸福、美满的家庭吗?人生要看得深、看得远、看得宽广才行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引路人,不可以盲引盲。这些是方法。

  还有,孩子犯错当下要引导,这个我们前几天有说过。家里面教育的原则要一致,假如不一致,孩子犯错一定晓得躲到谁的背后就没事,你没有办法教小孩。还有,假如婆婆跟你的教育方法不一致怎么办?以宽制褊,以缓制急,不要太急躁。当家里的人发生冲突,你不可能教得好你的孩子,因为家庭气氛就不对了,要善巧方便。有一个太太她在一个学校教书,刚好我那一天下午去跟她们演讲,晚上跟她们学校孩子的家长演讲,这个老师的孩子刚好也在她们学校,她晚上把婆婆带来一起听课,听课的时候不要坐在婆婆旁边,因为婆婆会有压力,要处处替她设想。上完课以后,这个婆婆刚好跟我碰上了,她就跟我说,她说:蔡老师,我媳妇教的才对,我教错了,我都宠我的孙子,让他都不怕我,都骑到我的头上去了。她的媳妇站在旁边偷笑。你当媳妇的要不要走过来「妈,我早就跟你讲了,你都不听我的」?这样的错太多人在犯,言语是艺术,太长了不好,要点到为止。那个分寸的拿捏,「人情练达皆文章」,要好好去体会。

  您可以用另外的方法,比方我们香港那四十片,有几片专门谈小孩教育,你把那二、三片抽出来常常放著看,不要叫你婆婆,边看哈哈笑,「好好笑,很好看,老师讲得真有道理」,你不要看她,自己讲就好了。突然你的婆婆就走过来坐下去,你说「妈,我去煮饭了」,就去煮饭,当她听到「我都教错了」,她会看看你。你看,她也不会觉得没面子,要处处替她著想,要给她台阶下,她就会体会你的用心良苦,慢慢的教育的态度、方法就会一致。

  还有,当先生的也要多注意,因为儿子讲给妈妈听,再怎么样严厉的话妈妈不放心上,是吧?「妈,儿子要怎么教!你这样教孙子不对。」你妈妈不会跟你计较。这个话假如是媳妇讲的那就不同了,那就差很多,所以当儿子的,有很多工作不要视而不见,那叫不负责任。很多为人先生的,遇到婆媳、遇到孩子教育问题,就变缩头乌龟,真是把我们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消耗殆尽。教学原则要一致,要善巧方便。

  再来,建立家庭的共同语言,就好教了。我这边再穿插一段,我们了解到教孩子要「救失」,来,现在的孩子有哪些过失?赶快,我们没时间了。不负责任、懒惰。这个我们之前「责任心」有讲过;其实懒惰跟责任心是一件事,你都没给他做,他哪来的责任心?还有「自私」,从小让孩子做家事,那个好处太多了,这个一讲下去要讲一节课,所以你们自己回去看碟。

  自私、虚荣。我们看这个自私,孩子为什么自私?我常常都会把一个情景说到,你跟你的孩子、还有爷爷、奶奶一起吃饭,你那个菜夹起来先给谁吃?「儿子,多吃一点」,爷爷、奶奶「孙子,多吃一点」,谁的菜最满?从夹菜的先后顺序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地位谁最高,有没有看到?小孩最高,小皇帝出来了,小公主出来了。皇帝的脾气好不好?伴君如伴虎,所以现在十个孩子,八个脾气不好,我讲话比较含蓄,夹菜夹出来的,夹菜重不重要?重要!我一年前在深圳讲了一堂课,一年后另外一个邵老师去讲,「诸位家长,你菜夹对了没有?」家长头低低的偷笑,还是夹错了。人的理智没有确立起来,还是会一错再错。当然,因为他对於经典的深远影响还没有真正了透,不能怪他,怪我们,再多讲几年,不怕真心唤不回。

  有一个妈妈,她是大学老师,那天大家一起吃饭,突然她拿了一个玉米,因为她女儿说「妈,我要吃玉米」,她把玉米掰一半,玉米正要放到她女儿的碗里,突然想到「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」,不能再夹错了,马上拿给她外公、外婆、舅舅,每一个人都放好了,最后一个放在她女儿的碗上面。她女儿跳起来,拍著桌子说「为什么我是最后一个?」对!以前她是皇帝,现在怎么最后一个?她妈妈跟她说「或饮食」,这小女孩说「或坐走」,「长者先」,「幼者后」,她想一下,对。共同的语言她才会服气,你才会好教。

  在故事方面,刚刚有讲到用故事,我们《八德故事》在「大方广文化公益网」有一百多个,这有名片,有需要的人待会来拿。「孝」的故事可以结合「入则孝」。弟的故事结合「出则弟」。「谨」是一种生活态度、能力,跟「礼」相应。「信」,刚好八德就有「信」。「泛爱众」跟道义的「义」相应。而「亲仁」,剩一分钟,考验我的智慧。廉、耻都跟《弟子规》相应。廉,「物虽小,勿私藏」、「用人物,须明求」。耻,「过能改,归於无」。其实耻在哪?《弟子规》每一句都是耻,你懂得为人子应该这样,你没做到,要有羞耻心,把它改过来。所以道理是相容的,这《八德故事》我们就可以很好去运用。

  诸位朋友,今天不是结束,新的乐章将要重新谱写。也预祝诸位朋友能够「德日进,过日少」,家庭能够愈来愈和乐,事业能够愈来愈兴隆,道业也能够福慧双修,当生成就。谢谢大家。

 
 







• 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 • 舍得,舍什么? • 你要入门后,才能登堂入室 • 道义的结合 • 寿命长短不重要 • 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 • 船上有五百商主 • 他有权利、有地位,统统舍弃 • 念佛能消业障,这是一点也不假! • 吉凶祸福,是自己修来的 • 因果报应的事情,天天都在发生 • 以正法薰无明,薰久了会豁然大悟 • 有了钱,什么毛病都来了 • 心清净,就不会遭魔难 • 什么原因?他不想 • 要怎样念佛 • 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 • 丈夫跟情人 • 什么是普贤菩萨?普贤菩萨是什么? • 我们常讲天然灾害,实际上哪有天然灾害?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目足 · 瑜伽经 · 一机一境 · 世间檀 · 无量寿经钞 · 过去七佛 · 二种有 · 如实修行相应 · 中观论疏 · 文字法师 · 界外事教 · 库头 · 界外土 · 华严寺 · 王弼 · 草堂寺 · 东方圣书 · 自超



· 净界法师:修行人要经常不忘初心! ·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 · 支度 · 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容易 · 宣化上人:开悟之后,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... · 坏法不坏法 · 张伯端 · 星云法师:慈悲观 · 星云法师: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· 四种观行 · 成论大乘师 · 定弘法师:用十念法念佛,反而感觉愈来愈不... · 圣严法师:我们如何才能做到“一门深入” · 什么才叫杂修,净宗有这样的说法吗? · 龙华忏仪 · 第一福田 · 刘素云:开启智慧之门 · 凡小八倒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