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蔡礼旭 >> 浏览文章

蔡礼旭: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(第三十六集)

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—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 蔡礼旭老师主讲  (第三十六集)  2007/3/13 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 档名:52-184-36

  诸位朋友,大家好。我们刚刚讲到,我们拥有的文化是可以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。都在我们眼前,我们又知道如何去解决,当然是舍我其谁去做。怎么做?不难,从自己本身做起,从自己的家庭做起,自然可以修身、齐家,家庭又做天下的榜样,就可以治国,把这分好的德行能够像风一样,把它吹到社会的角落去。

  「大学」里面讲,「君子不出家,而成教於国」,古代像范仲淹的家族确确实实是做到这一点。父子之间要无怨无悔,兄弟之间无怨无悔。范仲淹的第二个儿子范纯仁,我们看到这个「仁」字,仁爱,果然没有辜负他父亲对他的期许。我们看到仁爱,现在的人尤其年轻人,没受到文化薰陶的,你叫他去爱人、去关心人,他说我就爱不起来。所以,仁爱还有个源头,源头在哪?「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欤」,仁爱的根本从孝;父母的孝,跟对兄弟姐妹的这种友爱来的。范纯仁先生他的孝悌做得非常彻底,以至於他往后为官,爱民如子,都是从这个根本来的。

  当范纯仁考上进士,德行又很好,这个时候朝廷徵他当官,他说「我不能去,我要侍奉我的父亲范仲淹先生」。再好的官位他都不去干,他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侍奉父亲。后来父亲去世了,朝廷又想现在调你出来当官,调到京城,京城是到中央做事,是很容易飞黄腾达的。结果范纯仁先生又说,我的大哥身体不好,所以我不出来。他父亲走了,但是他侍奉他的大哥范纯佑,又跟自己的父亲一样的恭敬。你看在功名利禄面前如如不动,都是想著孝悌的精神,这一分对父母兄长的情义、道义。兄长去世以后,范纯仁才接受一些离开家乡的公职、工作。我们想想,他之前都没接受,给他的富贵福报就折损了吗?人有时候想,机会来了,不去把它抓下来,我以后就没机会了。其实当我们去抓下名利的当下,假如损害了道义,福报都折一大堆去了,哪是聪明!

  范纯仁先生都没有去攀功名利禄,但是该是他的福分跑都跑不掉。范纯仁先生后来当到宰相,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他的成就比他父亲当的官职还高,他父亲是副宰相,他是正宰相。但是我们中国人,子孙的官职成就比父母、爷爷高的时候都不炫耀,为什么?对父母、祖宗感念。没有父母就没有我的成就,所以怎么可能自己炫耀自己的成就比父母、比爷爷奶奶高?不可能的。你看古代的人很明白,连祭祀都懂这个道理。都知道今天父亲是个普通的读书人,但是儿子是个大夫,是个国家的栋梁,父亲去世的时候用一般读书人的礼送他,但是往后每一年祭祀他,统统用大夫的礼。你看我们古代的礼仪很厚道,很明白,知道孩子这么有能力,谁的功劳?父母的栽培!所以祭祀他的父母用大夫的礼祭祀。我们看到这些经书很感动。

  现在的孩子自己有了点小表现,都拍著胸脯,你看我多能干,都是我的能力。忘本!骄傲!人生会跌得爬不起来都有。我们在一些节目里面看到颁奖典礼,最感动的是什么?你看他上去,马上「感谢我的父母,没有父母的栽培、照顾,没有我今天」。对!这样的艺人、这样的公众人物才是有德行,不忘本的。

  在历史上,康熙皇帝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,干隆当了六十年,不敢再当了,为什么?再当就跟他爷爷一样,不敢跟爷爷并驾齐驱,所以当了六十年自己退位,当了四年太上皇。你看,都可以看到那种尊重长辈的心。所以范纯仁当的官比范仲淹还高,没有几个人知道,因为都把功劳给了自己的父亲。孝悌做得很好。范家当时候就影响了整个朝廷,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,所以「不出家,成教於国」,全国人民都以他们家为榜样效法。范仲淹的故事,在他还没有去世以前就传到了街头巷尾,范仲淹先生还没有去世以前,就有人民立祠堂祭祀他。所以人还没走,人家就立祠堂祭祀他,人民念他的恩念得非常的深。他离开这个地方到其他地方当官,舍不得他就立祠堂。那个地区新来的官员很聪明,知道范仲淹先生在这个地方影响力很大,很多做人处事的教诲都留在这个地方的人民心中,所以他来当官,还会举行祭拜范仲淹先生。这么一拜下去,这个地区的人民都尊重他,一起都效法范仲淹的风范。

  范纯仁先生当官的时候,有一次这个地区天灾很严重,吃不上粮食。而要开仓赈灾必须要朝廷批准,才可以开仓赈灾。但因为那时候比较危急,假如一来一回,有可能会有人饿死,当下范纯仁就开仓,救了很多的人。后来朝廷里面有人要陷害他,觉得抓他的把柄,没有朝廷的圣旨,居然私自开仓,就参他一笔,然后派遣官员来调查公家仓库里面的粮食。结果官员还没到,这个消息先到了,当地的人民一听到这样子,赶快把自己家的粮食都拿出来,倒到谷仓里面去。这是仁爱的心,所以人民也爱戴他。范氏家族那个时代,以至於在往后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,中国社会里面,总共出了七十几个部长级以上的官员,你看他一个家庭安定了千年的社会。只要慢慢细细的去研究历史,真的可以感觉一个家庭对社会、民族的影响很大。

  清朝,清兵要入关的时候也很乱。但清兵入关那个时候杀得不多,很多的屠城行动都被劝下来,都被制止了。谁劝的?范文臣先生。清朝皇太极还有几个重要开清朝重要君王的宰相大臣,叫范文臣,范仲淹的后代。劝导这些君王戒杀,减少好多的死伤。因为范氏家族,范仲淹先生最精通的就是《易经》,整个朝代的兴衰他们能断得出来。范仲淹先生到什么境界我们不知道,他当初建了一个书院,就对他们讲,五十年后这里会出状元。结果真的五十年后,那个书院就出个状元。所以他的后代子孙,《易经》、佛学都有承传,看得出来明朝气数已尽,清朝会取代这个政权。

  往往在政权交替的过程会有很多伤亡,所以范文臣先生来辅佐清朝这些君王,让他们要戒杀。而清朝为什么这么重视中国文化?范文臣先生息息相关。你们真的要取代这个政权的时候,一定要懂得如何安定社会,一定要用圣贤的教育。所以清朝几代开国的君王对中国文化的重视,不亚於其他的朝代。康熙帝还有雍正、干隆皇帝,三个皇帝对文化的保存,比起历代帝王有过之而无不及,所以《四库全书》都是那个时代传下来的。

  康熙那时候开始,每天宫廷里面都讲经典,而康熙帝自己真的是对文化深入非常的深远。他教孩子,知道二十岁以前要建立起他的理智智慧,所以不可以看一些风花雪月的文章,不能让他的理智还没有稳固,情感面就是妄情太严重,所以很懂。而康熙的孝道做得非常彻底,虽然他的父母比较短命,没在身边,但是他侍奉他的奶奶非常孝顺。有一次他的奶奶要到寺庙,高山上,好像是五台山去祭拜,去拜佛。他就跟祖母讲:「祖母,要坐轿子去,你比较不会累,不然一路坐马车颠簸,很可能你老人家会受不了。」因为他奶奶也很仁慈,他奶奶心里想,假如一路都这样扛著,那个扛的人太辛苦了,所以他的奶奶拒绝:「不行,我还是坐马车吧!」

  奶奶坐著马车走到半路,确实骨头受不了,都快散了。康熙帝就过来:「祖母,这样再颠簸下去你受不了了,还是换轿子吧!」祖母就讲,虽然还是坐轿子比较舒服,不过都已经赶到半路了,抬轿的又没有来。康熙帝说,「祖母,这抬轿的一直跟到现在」,赶快叫抬轿的过来,给祖母坐。祖母很感动,你对我的孝居然这么样细心、这么样细腻,都能顾及到奶奶一定会受不了,赶快都做好万全的准备。一个皇帝、一个领导者如此孝心,传到民间去能感动多少的人民。《孝经》里面讲,「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」。《孝经》这一段文章里面,「爱亲者,不敢恶於人」,爱护自己父母的人不会对别人的父母厌恶、轻慢;「敬亲者,不敢慢於人」,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轻慢别人;「爱敬尽於事亲」,爱敬的心用在侍奉父母,侍奉自己的爷爷奶奶,「而德教加於百姓」,这个风范就是人民最好的身教。「刑於四海,盖天子之孝也,甫刑云,『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』」这个《孝经》都可以当下当领导的人自己做出来。

  刚刚讲到,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,不要小看一个家庭、一个家族的力量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这是可以做得到的。孔夫子做到了,范仲淹先生做到了,我们每一个人有这个志向都能做到,都能给民族、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。现在这个世界最缺的就是榜样,各行各业都要有榜样。我们当律师要有当律师界的榜样,律师是维护正义,化解冲突。当律师的,不能人家本来不离婚,还劝人家离婚,那都违背了这个行业的精神。任何行业我们都把仁爱的心做出来,当这个行业的表率,这就是在促进世界和平。

  仁爱就懂得互助,懂得互爱,这个根源还是我们刚刚讲的孝悌。现在的社会乱乱在思想,自私,乱的根源在错误的思想,要解决这个乱,必须从错误的思想转变过来。所以自私,竞争、斗争、战争,现在不是人跟人竞争、战争、斗争,人与万物大自然在斗争,在破坏这个大自然。所以整个南北极的冰在十年之后会融化掉,到时候人就不堪设想了。要停止自私自利,破坏大自然,要用这分仁爱的心来爱人、来爱万物,才能化解这个危难,才能消弭这么多的冲突。所以汤恩比教授才说,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是这颗仁爱心,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。他人有没有做到我们暂且不管,从我们自己身上先来把这个文化的精神做出来。

  我记得那时候听到在大陆要拍一出「孔子」,非常大的投资,拍一部电影「孔子」。跟日本,韩国合作,找男主角演孔子,找到最后找不到中国人来演,因为气质不够,那时候没有办法,都快要敲定是韩国人。假如「孔子传」拍下来,是韩国人演孔子,那真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,我们失去了民族的涵养。为什么韩国片能够拍得这么好?他们从小就念孔书,就念这些圣贤书。韩国的人很多人是到十七、八岁突然明白一件事,原来孔子是中国人,他们都还以为是自己韩国人,因为从小孔夫子的教诲都在他们的心中。结果我们现在中国人的下一代,有个妈妈带著孩子出去,看到了一尊孔子像,小孩说「妈妈,这里有一个圣诞老公公」。你看我们到了不念祖宗,变成把外国人拿来当自己祖宗,那怎么像话?「知耻近乎勇」,不能拍中国传统文化居然还要请外国人来当主角,真的我们对不起自己的良知,对不起祖宗。所以孝悌从我们开始做,从这里出发。

  我们刚刚提到祭祀祖宗,承传孝道,祭祀祖宗也时时提醒我们,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是我们的兄弟,他们现在到底在过什么日子,我们有没有感受得到?这才是我们祭祀应该提起孝悌的胸怀。「以祖宗之心为心,天下无不和之族人。」我们以祖宗的存心,现在黄帝、尧舜看到我们现在的后代,怎么搞成父不父、子不子、君不君、臣不臣,祖宗会多难过!所以复兴文化,尽我们这分孝悌的心,对祖宗的孝,对所有炎黄子孙、兄弟姐妹的这分友爱。

  我们真的接触愈多的社会状况,愈感觉到我们现在民族所承受的苦难。一个小孩六、七岁,念著「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」,念著念著就哭起来了。我们都很惊讶,奇怪,他怎么这么伤心?经过了解,这个孩子出生就不知道父亲是谁。父母没有受到好的教育,不懂得男女的分寸,未婚生子。外婆怕女儿以后嫁不出去,根本对外不承认这个孩子,就外婆自己带,把这个孩子送给了自己的外甥。过了没多久,这个外甥离婚,把这个小女孩又推回来。外婆又找到同一个住宅区的一对夫妻,也还没孩子,又把这个孩子推过去。半年之后,这对夫妻又离婚了,现在的离婚率太高了,这个小孩又像皮球一样又被踢回来。所以这个孩子念到「父母呼」,他不知道父母应该要怎么样去体会,他感受不到父母那种无私的爱。在他短短的几年人生岁月里面,不知道有多少长辈伤害了他的人格,把他当物品一样的看待,喜欢就来,不喜欢就把他踢走。而这样的小孩现在会愈来愈多,这都是我们的民族后代。

  之前跟大家有提过,有一位校长他就说,「我在教小学校长,常常看到这些中学生,一经过寒暑假就一堆人去堕胎。」你看那是十三、四岁的女孩在过的日子。女孩承受的是身心的痛苦,这些男孩要背的是罪业,所以这样的男孩以后都没有福。堕胎愈严重,代表著整个民族的福分就一点一滴完全的损伤掉。堕胎那么严重,我们往后的民族能有福分吗?堕胎是杀自己的亲身骨肉,那个罪报不得了。杀得了吗?杀了,亲家都变冤家,又来了。所以这个社会风气假如不扭转过来,往后子女都是来讨债的。这种事情,古代我们怎么可能干得出来?

  没有文化的薰陶,小孩不知道过的是什么日子?中学生,你看现在被电脑、网路都著魔了,有的一打一天、两天目不转睛,不离开这个椅子,那个魔王的吸引力太强了。还有孩子连续打了好几天之后,是昏倒被抬走的,现在这样中毒的青少年不少。还有为了去打网路,听到爸爸拿钱给爷爷奶奶,起了不好的念头。趁著爷爷奶奶不在房间里面,自己跑进去要偷这些钱。后来奶奶走进来,恼羞成怒,给他奶奶要钱,奶奶不给他,错手把他奶奶给杀了。结果他爷爷走进来,他又伤害他爷爷,他爷爷落荒而逃,受了重伤逃走了。他找他奶奶那笔钱没找到,在口袋里面找到了两块钱,那两块钱是奶奶每天拿给他买早餐的。所以你看,欲令智迷,这些欲望侵蚀著我们下一代的心灵的话,我们的民族没有前程。这个孩子到了警察局,警察问他,你现在是要上网还是要奶奶?他说我不上网了,我要奶奶。奶奶已经回不来了。你看真的,人的欲望控制了像著魔一样,完全掌握不了自己的行为。

  我们之前到东南亚去,还听说青少年迷上网路看色情,被妈妈发现了,妈妈把他关掉,这个孩子马上拿把刀要杀他妈妈。你看那种欲望的力量有多强!假如不把仁义道德赶快扎在我们孩子的心中,后果不堪设想。所以民主的危难是出现了,不把这些伦理道德传下去,真的我们的民族危机四伏。在两百多年前,林则徐先生遇到了民族的危难。那时候中国人吸鸦片超过几百万人,吸到国库都没钱了,士兵一边背支枪,一边背一支烟枪,这样还能打仗吗?还能保家卫国吗?林则徐先生看到这个情况,说这个再不改善,再过不久国家没有钱了,也没有士兵可以保卫了,无可用之兵,所以挺身而出禁鸦片。其实现在网路杀盗淫妄,比鸦片还厉害!我们整个家庭、整个社会,以及政府,都要高度警觉到网路对於下一代的危害,这不得不正视。

  那时候林则徐先生看到这个情况马上跨出来,林则徐先生说,「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」,只要能够利益国家民族,纵使冒著生命的危险,我也丝毫不会退缩。你看,就是有这种忠肝义胆,才能延续我们民族的灵魂。当时林则徐先生要离开他的老师的时候,师生抱头痛哭,林则徐先生对老师讲,「死生命也」,死生有命,我不怕,「成败天也」,这一次下去能不能真正禁烟,听天由命,我只要尽我的全部的力量。但是我不能眼看著自己的民族受到这么大的屈辱,这么大的危机,所以我必须去做。林则徐先生当初要去禁烟,有多少人要他的命!因为多少人赚这个黑心钱,假如他去禁烟了就赚不到,所以都要他的性命,他也毫不畏惧。去了以后,几十万吨一把火把它烧了,这在全世界禁烟史上,那是第一人。在很多地区,其他国家还塑林则徐的像,对他非常尊重。连英国人他们的烟草被烧掉最多的,英国人对林则徐又恨又敬,非常尊敬他,非常佩服他,觉得他真是太了不得的一个有德行的人。因为太多官员都可以诱惑,就林则徐先生诱惑不了。

  林则徐先生假如当时候没有这么严格禁烟,他只要开点小口,他不知道能多赚多少银两。当时广东有几个家就是靠卖鸦片,非常有钱,富极一时,但林则徐家里很穷。所以那时候的人就笑了,你看那林公好傻,禁百分之九十九,一不要禁,他们家不就很有钱了吗?你看这三个家里的人,还吃香的喝辣的。所以人都很短浅,看不深远。结果不到几十年之后,这三个家族完全败掉,整个家庭里面那些古董统统到哪去了?都到古董店去了,要不就是已经到别人的家里面去了。不到几十年完全败掉,子孙沦为乞丐的都有。但林公则兴旺几百年,而且他的子孙都有这种气节,到任何地方一定尽最大的努力,尽最大的责任,这是他的子孙最明显的一个人生态度。当时候完全的天下为公,感来的是几百年家道的兴盛。所以民族的气节我们要拿得出来,拿得起来。

  而林公的家教非常好,他的父亲很有德行,虽然是教书的,但是家里再怎么穷困,都是尽心竭力帮助他的这些亲朋好友。有一天林则徐先生的伯伯到家里来,因为都揭不开锅,所以向他们家要粮食,他妈妈还给他。母亲给了以后,还给林则徐交代,不能给伯伯知道我们家也不行了,不然他们会拿得不心安。你看那种兄弟之情,纵使自己挨饿,也不忍心看自己的兄弟挨饿。不只是他父亲这样子,连他的母亲都是这样子对自己的先生的兄弟。这个家道我们研究起来都非常感动。

  而且林则徐先生的父亲告诉他,「粗衣淡饭好些茶,这个福老夫享了;齐家治国平天下,此等事尔曹任之」。这个家道非常勤俭,孝悌勤俭,这是我帮你们打下的基础。但是你们要在这个基础之上,做到「齐家治国平天下」,「此等事尔曹任之」,你们要扛在肩上。你看父亲的交代,林则徐先生不敢忘,林公真的做到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他不负父亲对他的期许。所以一个民族英雄的产生,都有源头的,也都从家教来。

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期,欧洲人做了个研究,为什么四大古文明,其他三个都断了,只有中华文明还在天地之间屹立不摇?欧洲人很好奇,做了个研究。研究之后下了个结论,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。因为孝悌忠义都是从父母、家庭里面承传下来的,确实家庭的力量维系著整个民族的兴盛,而家庭当中孝悌为先。

  这次除夕,末学刚好在庐江汤池过年。除夕早上,我们所有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两百多人,包含我们的家属都来了,两百多人一起祭祖。祭祖的当下,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祖宗真的都到了现场,当场很多大男人都感觉到了,都流下了泪水。我们一起齐诵《弟子规》,我们念著「礼运大同篇」。大同是可以做得到的,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」,我们要栽培更多好的人,来利益这个社会,「讲信修睦」,这一颗心,孝悌的心,延伸到爱心,「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」,不只是亲爱父母、孩子,还要能「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」。

  师父在末学刚学佛的一开始,对於一些教诲真的是非常的深刻。回想到自己整个修学的过程里面,一些重要的心态,往往都是在第一年、第二年就扎下去。对师父的教诲不能打折扣,马上听到,马上随文入观,变成自己的态度。记得师长说要转经,要把经典变成生活、工作、处世待人,所以就把《无量寿经》变成你人生的剧本。当时候听到这段很高兴,自己写剧本很累,也没有那个智慧写。师父说就拿《无量寿经》当你人生的剧本,很轻松,了了分明,摆在眼前。

  我们的人生有没有在演《无量寿经》?你看《无量寿经》说,「为诸庶类,作不请之友,受持如来甚深法藏,护佛种性常使不绝」。一切众生的佛种在哪?孝道。「三世诸佛,净业正因」,没有孝养父母,这个佛种性就保不住,就堕落了。真的把孝道弘扬开来,就是在转「护佛种性常使不绝」。能把孝心保留,德行留住,他的人生就不会堕落,才能往上提升。我们能这样替众生想,叫「兴大悲,愍有情,演慈辩,授法眼」。孝能深植在心中,他懂得如何抉择人生,如何抉择朋友、对象。都从这个孝当中形成是非、善恶、好坏的判断,才能「杜恶趣」,「德有伤,贻亲忧」,这些诱惑不能陷进去,「开善门」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当下都可以力行。

  记得当时候从秦皇岛讲完课回到北京,刚好师父打电话来,杨老师就说刚好我们回来了,就问师父,要不要跟礼旭讲讲话?师父说好。这样我就很怕,我就很紧张。我跟师父谈过两次电话,大家不要太羡慕我,其实我不常跟师父在一起,只通过两次电话。第一次在杨老师家,刚好我在家,老师不在出去办事。一接起电话,「请问杨老师在吗?」「杨老师刚好不在,请问您哪一位?」「我是净空法师」,吓一跳,「师父好,师父好。」实在的,我听不出来,因为师父的声音太年轻了,所以不能怪我。那是第一次跟师父讲电话,第二次就是刚从秦皇岛回来。

  师父在电话那头给末学教诲到,他看了这么多的宗教,都没有根。所有的宗教,他能留住善道,他能升天,但是他的根在哪?还是孝道。没有孝道的基础,那是根本不可能升天的。所以师长看了这么多宗教,了解到现在宗教太重形式,没有重视经典的学习,经典的薰修,都只有表面而已。假如继续这样修下去,真的一辈子可能徒劳无功。所以师长说到,要把孝道,把这个做人,这个《弟子规》弘扬到各个民族、各个宗教,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所成就,这才叫大慈大悲。对!他连孝道都保不住了,他怎么修行?他一定堕落。师父看到了这整个宗教、种族的危机,非常的悲切,鼓励我们这些弟子们要承当起这个弘护正法的责任。

  我们愈深入去体会,感觉就愈强烈,所以《无量寿经》是当下可以去做的。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普贤大士第一愿,「礼敬诸佛」,诸位朋友,从谁开始礼敬?连父母都不礼敬,这个礼敬诸佛能做得下去吗?好,从父母开始礼敬,怎么做?「入则孝」,就告诉我们了。所以,普贤十愿跟《弟子规》是不是二法?是不是?六祖大师讲,二法就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觉悟了,用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的胸襟,不分别、不执著来做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也是普贤十愿,这不二法。

  父母要礼敬,长辈要礼敬,「出则弟」;一切人要礼敬,「泛爱众」。人要礼敬,万物也要礼敬,所以连桌椅板凳都要礼敬,「置冠服,有定位」;对事情要礼敬,「事勿忙,忙多错」,要成全别人的事,「己有能,勿自私」。你看,从头到尾都是礼敬诸佛,没有一句不是礼敬诸佛,从头到尾都是圣贤人的存心,都是圣贤人的德行。我们能做《弟子规》,我们能知道这样是对,这样是善,也就知道怎么样去称赞如来。不然是非善恶都不会,怎么称赞如来?知道善恶的标准,才会称赞如来。所以学好《弟子规》,就知道怎么样「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」。广修供养,《弟子规》哪一句不是广修供养?《弟子规》每一句依教奉行,那都是法供养。孝悌,对自己的至亲,亲朋好友,都是这种心境,那都是广修供养,都是财供养、法供养、无畏的供养。

  师长讲,《无量寿经》做人生的剧本。诸位同修、诸位朋友,师父说《无量寿经》当剧本,其他的就不用当剧本了,是不是这样?举一反多少?举一反三不够,学佛的人要举一反一切。一是什么?一是心境,心境觉悟了,心境平等了,心境慈悲了,就会对一切都是慈悲、平等、清净心。这要善学,一即一切,从心性再回归到一切。所以,「父母呼,应勿缓」,恭敬心有了,再把对父母的恭敬对一切人,这个就会学了,这就会一生当身成佛。所以,《无量寿经》是人生的剧本,《弟子规》也是人生的剧本,《礼运大同篇》也是人生的剧本,一定可以当下做到。这个时候我们就能转一切所学习的经典,会觉得人生很踏实,会学得每一句都觉得很踏实,都是实学。这一节课我们先讲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

 







• 孝顺父母、奉事师长,你有福 • 不忍不能成就 • 这个身不是我 • 我们还能够侥幸平平安安度过 • 如何对治我慢习气 • 济公有没有破戒 • 癌细胞没有了,癌细胞不见了! • 往生不是死 • 心行不相应,不能往生 • 听我讲经,好像都是在骂他 • 生起恭敬的心、感恩的心 • 父子有亲 • 开光是什么 • 四十岁以后的相貌,要自己负责任 • 代众生苦 • 身体要好,身安则道隆 • 慈悲就是爱心 • 戒贪欲 •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? • 上报四重恩 / 我们要懂得报恩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玄奘 · 水天眷属 · 定相 · 相唾饶尔泼水 · 极位 · 脚色 · 般舟赞 · 五义分通 ·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· 素法身 · 量论 · 呗士 · 七有依福业 · 曹源道生禅师语录 · 推捡 · 康僧渊 · 行四依 · 一相法门



· 莎髻 · 放光三昧 · 海涛法师:心主宰一切(一) · 星云大师: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· 净界法师:阎罗王是怎么创造出来,诸位知道... · 蔡礼旭:《礼记·学记》学习心得:如何成为... · 印刷术 · 慧律法师:六祖坛经(三) · 一瓣香 · 凌云禅寺 · 重缘心 · 隔身句 · 帝须罗汉 · 宣化上人:金刚种子,是一种坚固不能摧坏的... · 把韩愈谤佛的东西烧掉能帮助他吗? · 蕴聪 · 伽罗呵的故事 · 海涛法师:八关斋戒真的过午不食、不能玩电...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