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> 学佛大词典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学佛大词典”的文章

神通

类别:学佛大词典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梵语abhijn~a^,巴利语abhin~n~a^。音译作旬。又作神通力、神力、通力、通等。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、超人间的、不可思议之作用。共有神足、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等五神通(五通、五旬、般遮旬),加漏尽通,共为六神通(六通)。此外,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。分别而言:

 (一)神足通,又称神境智证通、神境通、身如意通、如意通、身通等。据大智度论卷五、卷二十八所载,神足通有三种,一为随心所欲,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(飞行),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(变化),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(六境)之圣如意(随意自在)。其中,后者唯佛所独具者。(二)天眼通,又称天眼智证通、天眼智通。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、苦乐、粗细等之作用。(三)天耳通,又称天耳智证通、天耳智通。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。(四)他心通,又称他心智证通、知他心通。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(他心彻鉴力)。(五)宿命通,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、宿住智通、识宿命通。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。(六)漏尽通,又称漏尽智证通。即断尽烦恼,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。

 其中,以佛、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(宿命通、天眼通、漏尽通)最为殊胜,故称为三明。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,称为死生智证明。据俱舍论卷二十七,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(自性),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,不唯圣者独有,凡夫亦可得;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。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,菩萨有五通,佛有六通。成实论卷十六指出,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。得五通之仙人,即称为五通仙人。此外,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(生得)与修禅定而得(修得)二种。

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,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,分别为:(一)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,(二)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(由业所得之通力),(三)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,(四)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,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。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(五通),即:(一)道通,悟中道之理后,以无心应物,而变现万有之通力。(二)神通,依禅定静心,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。(三)依通,依药、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。(四)报通,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。(五)妖通,妖怪所具之通力。[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、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七、卷八、新华严经卷二十八‘十通品’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]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神昉
下一篇:神会语录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
• 饭头
•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
• 得入
• 头光
• 竺律炎
• 佛化身三
• 诃缚
• 陈众喜
• 光境
• 四难
• 静室
• 母主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界外惑
• 勿凝神对视、勿肢体相碰、男女分坐、庄重言行
• 你把今生当真的,妄想怎么会放得过你呢?
• 蔡礼旭: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5
• 唯识无境
•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(75句至90句)
• 阇维分
• 陈大惠:幼童教学法 预备课程第2集(文字版)
• 海涛法师:如果对阿弥陀佛有一百分的信心,那念阿弥陀佛一切都解决了
• 省念
• 心相应心不相应
• 全缠派
::法师开示 ::
• 海涛法师:佛学问答(1)
• 印光大师:人命无常,速如电光。大限到来,各不相顾
• 宣化上人:内圣外王的功夫
• 印光大师谈念佛方法
• 宣化上人感应事迹
• 圣严法师:关于轮回投胎的问答
• 海涛法师:转变心念,让佛法入心
• 印光大师:净土法门普被三根,于在家人更为要紧,最为契理契机
• 海涛法师:慈悲施食法会
• 印光大师:为何丛林佛殿咸塑罗汉形仪?
• 印光大师:什么是笃信因果?
• 海涛法师:新加坡因果故事讲座 下
• 明证法师:念佛波罗蜜 下
• 圣严法师:带业消业生净土仿佛的念佛方法
• 学诚法师:为什么容易生病?与内心烦恼多有关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合
  • 本生鬘
  • 役小角
  • 院号
  • 庄严菩提心经
  • 缅祇园
  • 高显处
  • 求不得苦
  • 证义
  • 法炬
  • 疑使
  • 放逸
  • 自他不二
  • 因缘性
  • 十种化不失时
  • 祭献
  • 瓦勒米奇
  • 宝积长者子
  • 有漏禅
  • 可观
  • 椁示双趺
  • 隐没如来藏
  • 圆坛
  • 非安立
  • 始生天有五种相
  • 拘物头华
  • 二十五神
  • 裴玄证
  • 悉耆利耶
  • 景昌极
::学佛推荐 ::
• 精进
• 离人我是非之道
•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(释普性)
• 佛教是谁创立的?佛教是怎样创立的?
• 第一福田
• 离八风之患
•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
• 什么是发菩提心?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?
• 利益和快乐
• 什么是四念处?四念处是什么意思?
• 让孩子“定中生慧”(中国教育报)
•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(惟觉法师)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