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> 学佛大词典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学佛大词典”的文章

大同

类别:学佛大词典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(一)(819~914)唐代禅僧。安徽怀宁人,俗姓刘。幼年出家,初阅华严经,颇有启发。其后参谒翠微,大悟玄旨。周游诸方后,隐栖于投子山三十余年,激发往来,请益者盈室,以无畏之辩才随问随答。乾化四年示微疾,随即坐化,世寿九十六。谥号‘慈济大师’。[祖堂集卷六、景德传灯录卷十五、五灯会元卷五、释氏稽古略卷三]

 (二)(1289~1370)明初僧。上虞人,俗姓王。字一云。号别峰。少习儒业,能文章,后投会稽崇胜寺出家。受具足戒后,从绍兴宝林寺春谷法师学清凉教观,复参晦机熙公学禅法。留住六载,后往参中峰求益。至元年间,继主宝林寺,学者从游者甚多。洪武年间,召赴京师,赐宴禁中,寻求放归。三年春入寂,世寿八十二。有宝林类编、天柱诗稿等行世。[大明高僧传卷三、宋学士集卷五十八]

 (三)位于山西大同西北武周山山腹之岩石洞窟。又称云冈石窟。窟内刻有龛、塔、石佛等,著称于世。与龙门同为南北朝佛教艺术之代表。我国原本即有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(366)之敦煌鸣沙山与北凉王所造之甘州三危山等著名石窟,后因昙曜以北魏太武帝毁佛造孽为由,游说文成帝,劝其造五尊大佛于大同石窟内,作为忏悔、追吊与供养四位先帝之用,且为后世纪念文成帝之凭借,遂于和平元年(460)动工,至太和十七年(493)迁都洛阳时,工程亦未曾稍歇。其构造则各窟殊异,本尊佛置于中央双塔内,壁面与楼阁面均刻有佛龛与四尊诸佛菩萨像。于武周山山麓较狭处一公里长之四十二处石窟,皆造有约五公尺至六公尺高之石像,其样式多为经由西域传入之犍陀罗样式与笈多样式,后因年代渐久而逐渐中国化。其中第十六至二十石窟,内为椭圆形,规模最壮观,凌驾其它各窟,被推定为最早之五窟。[续高僧传卷一昙曜条、历代三宝纪卷九、魏书卷六、卷七上、卷一一四、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大同条、支那佛教史迹评解第二](参阅‘石窟’2118)







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大吉隆坛
下一篇:大地四轮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
• 体法
• 开目钞
• 海空智藏经
• 净戒
• 六味
• 一默
• 秘密宗
• 霍韬晦
• 世尊未说
• 二世
• 十六行相
• 禅法要解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刘素云老师:谤佛谤法谤僧,这个过坚决不能犯
• 黄色
• 佛性论
• 妙清
• 宣化上人:财运到底是怎么回事?
• 大藏一览集
• 凯珠
• 人中树
• 印光大师:《道德丛书》允为痼疾之良药迷途之导师
• 大悲咒句解 18、怛侄他
• 宣化上人:我究竟要做什么要的佛教徒
• 徕巴赡
::法师开示 ::
• 净界法师:你必须要很正确的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有哪些!
• 元音老人:一心念佛,求生西方,最好的法门
• 元音老人:何为“一真法界”
• 净界法师:财富长寿美貌从哪里来?
• 净界法师:流转三世中,是谁在流转?
• 邪淫婚外恋:性化残灵—宣化上人的开示-果卿居士答疑
• 宣化上人:选择住持,以什么为标准?
• 星云大师:浪子回头并不难
• 海涛法师与传喜法师:莲花菩萨 八
• 证严法师人间菩提之:人文经藏
• 海涛法师:你在念经的时候,诸佛菩萨天龙八部都到了
• 海涛法师说故事4:自然的香水
• 净界法师: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?
• 印光大师:欲决定往生者,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
• 星云法师:我们都在写历史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曹植
  • 金幢派
  • 达磨像
  • 王居正
  • 刹那等起
  • 异体相即
  • 吹法螺
  • 周遍法界
  • 庐山流
  • 阿缚罗诃佉
  • 风后先生
  •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
  • 刘奕赐
  • 占相吉凶
  • 雅利安宗教
  • 眠藏
  • 王仙
  • 创价学会
  • 付衣和尚
  • 云卧纪谈
  • 内秘
  • 因果门
  • 法界宗
  • 阿折罗
  • 孙张清扬
  • 本觉内薰
  • 出队
  • 初祖庵
  • 因果异时
  • 坚法
::学佛推荐 ::
• 忍辱多力
• 什么是十二因缘?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?
• 莫批评他人之过失谬见
• 佛化家庭(黄念祖老居士)
• 什么是三皈依?三皈依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轮回?轮回是什么意思?
•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
• 五种非人
• 什么是念珠?念珠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五蕴?五蕴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无常无我?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三宝?三宝是什么意思?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