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佛光教科书 > 第七册 佛教常识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第七册 佛教常识”的文章

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一课 丛林寺院

类别:第七册 佛教常识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 

第一课 丛林寺院
 

 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,通称为「寺院」;禅宗则称为「丛林」。「寺」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,如鸿胪寺、太常寺等。东汉永平年中,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,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,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,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,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称为「寺」。
  
  所谓「院」者,原亦指官舍,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,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「院」的滥觞。「院」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,如讲经院、译经院等。
  
  在印度佛陀时代,最初称寺院为「精舍」,例如设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舍卫城的只园精舍,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;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,故又称「兰若」,意即寂静之处;又称「伽蓝」,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。直到后世,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须具备七种建筑物,特称为「七堂伽蓝」。
  
  寺院具有弘传佛法的功能,佛陀住世时,讲经说法的地方称为「讲堂」;讲堂本为寺院的建筑物之一,犹如今之教室,佛世时只园精舍便有七十二间讲堂,可见广建讲堂本为佛陀所倡导,后世则直接指称寺院为讲堂,讲堂于是成为寺院的别称之一。
  
  寺院也是修行佛道的所在,因此又称「道场」,隋朝时炀帝曾经下诏,明令天下的寺院改称「道场」,并将宫中行佛事的场所称为「内道场」,或称「内寺」。
  
  寺院又称「招提」,源于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(四二四)造立伽蓝,称为「招提」。意为四方僧房,也就是指自四方来集的各方僧众均可止宿的客舍;后来称僧团所共有之物,可供大众共同使用者为「招提僧物」,或「四方僧物」。
  
  又有将佛教建筑概称为「浮图」者,后来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。也有称为「刹」者,因一般均有于佛堂前立「刹」的风俗,故称寺院为寺刹、佛刹、梵刹、金刹或名刹。韩国至今仍沿习「刹」的称呼,例如通度刹、海印刹、松广刹等,在台湾佛光山也有一处分院名为澎湖海天佛刹。今之僧人对语时,尊称对方之寺为「宝刹」;南宋高宗时曾将十五所禅院制为「五山十刹」。
  
  在日本,则称寺院为「坊」,并依寺院的主从关系,称传承祖师法的根本寺院为本寺、本山,其属下的寺院,则称末寺、末山;在大寺院境内,附属于该寺院的小寺,称为子院、支院、枝院、寺中、寺内、塔头;分布于远处而不另设住职的寺院,则称通坊、通寺、支坊、兼带所、挂所等;本山的支坊,则称为别院、御坊。
  
  此外,依《只园图经》之说,寺又名净住舍、法同舍、出世间舍、清净无极园、金刚净刹、寂灭道场、远离恶处、亲近善处等;现代则又称会馆、学舍、莲社、念佛会、居士林、禅净中心、布教所等。甚至古时又将女众驻锡的道场称为「庵」或「爱道堂」,男众住持者为「寺」,或称「首堂」;乃至依宗派而分讲寺、律寺、净寺、禅寺等,其中禅寺又称「丛林」,意指僧众和合居住一处,犹如树木聚集而不乱生长,表其有规矩法度,所以称为「丛林」。
  
  丛林如大冶洪炉,是陶冶僧格,修学办道的修炼所,因此古时有「选佛场」之称。寺院也等于是学校,重视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,所以寺院是社区的精神文化重镇,是民族生活、习惯、风俗的凝聚处,也是现代信众信仰的中心。
  
  今日随著佛教弘传日益普及,佛教弘法的空间随之扩大,寺院的功能应作具体的发挥,因为人们到寺院中来,除了满足宗教生活的需要之外,在更高层次文化里,寺院又具有多种教育的效能。现代的寺院设立图书馆供人阅读佛教典籍;提供视听中心、简报室介绍佛教文化史迹;有会议室可以研讨、座谈、开会;有讲堂可以布教弘法、举办活动来引导人心向善,达到净化社会的功效。如此,能使寺院发挥多项教育、文化等功能,为大众服务,广植福德来成就菩萨道。

 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
下一篇: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二课 寺院建筑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第七册 佛教常识推荐阅读
• 明复
• 立正安国论
• 喜觉支
• 无退堕法
• 天耳通
• 千如是
• 巴湿伐那陀
• 染净二法
• 鸠摩逻多
• 心相应行
• 随义转用
• 河出图洛出书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东土九祖
• “带业往生”的“业”属有情众生吗?
• 道证法师 : 阴鬼变佛光
• 宣化上人是古佛再来吗?
• 灭罪生善
• 净土法门:刘素云帮助胡小林的父亲往生极乐世界
• 定弘法师:我在佛前发愿,但又没有做到怎么办
• 印光大师:《大悲咒》之像,为什么是假的?
• 如何孝顺父母(星云大师)
• 佛教的不作国贼、不谤国主、不漏国税、不犯国制
• 寂静法师:上天永远给你留了一扇这样的门!
• 海涛法师:用无常观走路
::法师开示 ::
• 印光大师:断气后,最少应念几个小时的佛?
• 元音老人:《楞严要解》(十一)
• 宣化上人:善财童子五十三参(四十一) 摩耶夫人 会缘入实相
• 印光大师:对《心经》的开示
• 证严法师:一个育婴的故事
• 宣化上人:金刚棒喝 十一
• 印光大师:何为成佛之捷径?
• 星云法师:为烟花女子祈愿文
• 海涛法师讲故事:给孤独长者
• 印光大师:我们天天念佛,佛为何不厌烦呢?
• 印光大师:如何受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经》、《弥陀经》
• 海涛法师:业障的根源
• 宣化上人:坐禅的姿势
• 证严法师:好显神通被佛惩罚,永住世间不得涅槃
• 圣严法师:财富只是一个数字,赚钱也需要福报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斋僧
  • 法比量
  • 般若灯论
  • 罗迦陵
  • 逆缘
  • 宗门宝积录
  • 苏陀夷
  • 觉者
  • 小乘三宝
  • 法性生身
  • 法身
  • 一切如来必定法印
  • 能变
  • 五通菩萨
  • 迦尔玛拔希
  • 饱丛林
  • 中仁
  • 正凝
  • 两彩一赛
  • 宝池观
  • 九斋日
  • 天眼明
  • 卧佛寺
  • 无间业
  • 支疆梁接
  • 三比量
  • 康僧铠
  • 肩次
  • 松广寺
  • 库里
::学佛推荐 ::
• 戒贪欲
• 佛化家庭 三、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
• 什么是戒、定、慧三学?戒、定、慧是什么意思?
• 孝养父母(索达吉堪布)
•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(印光法师)
• 情的觉醒——佛法与生活的对话
• 什么是业报?什么是因果报应?
• 佛化家庭(黄念祖老居士)
• 救护众生之道
• 财富的处理法
•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?
•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