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佛光教科书 >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”的文章

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七课 般若

类别: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 

  第七课 般若
 

  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,唯有佛教重视理性,追求智慧。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,才能分辨邪正真伪,断除烦恼;才能自度度人,究竟解脱。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,所以能悲智双运,济世利人;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所以经典上说:「般若为诸佛之母。」
  
  「般若」是智慧的音译,因为它的含意比世人观念中的智慧还要深远,人闻则生殷重之心。而智慧含义肤浅,有善有恶,有正有邪;般若是纯净善美的,是真实无漏的。所以根据译经「五种不翻」的「尊贵不翻」法则,古来都直译为「般若」,而少用「智慧」来表达。
  
  般若是正见缘起,了悟诸法空性的智慧,《大智度论》说:「般若者,即一切诸法实相,不可破,不可坏。」有了般若就能认识「缘起性空」,进而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,成就佛道,所以般若是菩提之「因」。能够认识「缘起性空」、「不生不灭」的诸法实相,就是般若。因此,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。
  
  般若并非外来知识,而是众生的清净光明本性,是众生的本来面目;般若是法身、实相、真如、自性、佛性的同义词。佛性人人本自具足,因此六祖大师说:「一切般若智,皆从自性而生。」若能「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」,即得般若。
  
  般若有知苦灭苦,观空自在的功用,没有般若的人生,欠缺正见,易为外境烦恼所转,而在起惑、造业、受苦中轮回不已。有了般若,便可开发自性之光,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,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,此即「般若波罗蜜」。佛陀为了帮助众生达成此一目的,在他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中,仅仅「般若」就讲说了二十二年,留下一部六百卷的《大般若经》,指引著众生「证真实以脱生死」,由此可见般若对人生的重要。
  
  大乘般若的妙用,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,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,更重要的是,菩萨以此无所得的般若大方便,广行六度万行,而能「一切舍不取施想,持戒不缺而不依戒,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,行于精进而离身心,修禅而无所住」。《大智度论》说:「五度如盲,般若如导。」般若为六度的根本,能摄导五度趣入「波罗蜜」,所以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「波罗蜜多」,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。因此,「导万行以入智海」,这是般若的另一个功用。
  
  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「圆明本觉智」,是离一切迷情妄想的「清净无分别智」,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、本无所得的「真实无相智」。般若有很高的境界,从凡夫到二乘、菩萨、佛,有层次上的深浅不同。凡夫的般若是正见,二乘的般若是因缘,菩萨的般若是空,诸佛的般若是般若。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,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了,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,因此《法华经》说:「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。」《大智度论》也说:「般若者,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、无上、无比、无等,更无有胜。」
  
  般若是通达诸法真理、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。般若有三种:一、实相般若;二、观照般若;三、方便般若。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,观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诸法的真实相,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,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,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光明。要开发这种智慧,需要从佛法中精勤修学,由浅至深,逐次前进。依其方式有:由闻法所得的智慧,称作闻慧;由思惟所得的智慧,称做思慧;由修行所得的智慧,称为修慧。
  
  惠能大师说:「世人终日口念般若,不识自性般若。」每个人都有一颗心,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、妄想心、分别心,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,这才是真心。真心就是般若,有了般若,宇宙世界皆在一心。「般若」不是语言所能解释,勉强言之,可以取喻为「镜子」。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,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,当下实相现前,见到本来真面目。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、听经闻法,做种种的功德,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,心净则般若现前。有了般若,即使遭受批评毁谤、无理打骂,都可以视为消灾;遭遇挫折、打击、冤屈、侮辱,皆能视为逆增上缘,以之作为修道之养分,而能滋养菩提善根。所以,有了般若,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。因此,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,更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。
 

 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六课 禅学
下一篇: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八课 四圣谛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推荐阅读
• 希辨
• 七聚
• 遣蝗
• 迂回
• 耶舍帕宙
• 吃栗双提赞
• 然灯会
• 一心三智
• 居顶
• 没巴鼻
• 无量净天
• 请客侍者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四诤
• 释门孝传
• 星云大师:快乐之道
• 小止观
• 仁焕法师:念佛的作用
• 星云大师:因果业报历历不爽应当时时引以为诫
• 蔡礼旭:天下其实没有吃亏的事情
• 元音老人:《楞严要解》(二)
• 简别
• 蔡礼旭:孝养父母的身心志 五
• 一角仙人
• 海涛法师:妈妈是我们修行、发心最好的助缘
::法师开示 ::
• 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
• 星云大师:女人情怨
• 印光大师:念佛之人,必须事事常存忠恕、心心提防过愆
• 海涛法师说故事3:富贵得道
• 印光大师亲笔记录: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
•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【7】
• 星云法师:如何处富居贫
• 寂静法师:世界最后一个问题!!!
• 净界法师:《楞严经》对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有什么帮助?
• 生命电视台海涛法师
• 星云法师《如何实践佛法》之二:发愿篇
• 寂静法师:没有命运,只有选择!
• 宣化上人:祈愿今生今世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这段开示
• 宣化上人:金刚经浅释(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)
• 宣化上人:学佛人不可以自己称自己为居士!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诸学概论
  • 能别不极成过
  • 非苾刍
  • 式师
  • 月曜
  • 维摩经略疏
  • 五果回心
  • 参天台五台山记
  • 孔雀王朝
  • 因中说果
  • 定寿
  • 净土依凭经论章疏目录
  • 现在世
  • 六时礼赞偈
  • 净名寺
  • 火浣布袈裟
  • 玲珑山
  • 阎浮树
  • 怀胎喻
  • 现量
  • 五劫思惟
  • 妻肉僧
  • 龙象众
  • 净检
  • 法界身
  • 三验
  • 向上
  • 侍者巡铺
  • 香积寺
  • 品
::学佛推荐 ::
• 忏悔除罪
• 什么是业报?什么是因果报应?
• 什么是观音菩萨?观音菩萨的由来
• 什么是涅槃?涅槃是什么意思?
• 有家庭的人,为了修学佛法,是否应该放弃伴侣?(索达吉堪布)
• 什么是戒、定、慧三学?戒、定、慧是什么意思?
• 佛法不离生活(净空法师)
• 净空法师:真学佛者,三年之内,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。
• 佛教是谁创立的?佛教是怎样创立的?
• 提倡在家学佛
• 什么是三法印?三法印是什么意思?
• 孝养父母(索达吉堪布)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