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佛学读物 > 佛网文摘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佛网文摘”的文章

布施的回报

类别:佛网文摘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布施的回报

◎继平

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,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,佛教一向注重培养佛教徒的布施之心。在佛教中,布施是指施与他人以财物、体力、智慧等,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,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。布施分为财施、法施和无畏施三种:财施,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;法施,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;无畏施,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。

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,布施作为一种乐善好施的行为,从表面看是自己财物受到了损失,但是你却不仅为自己求得了功德,而且还会受到施者的尊重与感激,使你感觉到心灵的富足,有时还能够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回报。

一天,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,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,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,但摸遍全身,却只有一角钱,怎么办呢?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。

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,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,他没有要饭,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。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,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。男孩慢慢的地喝完牛奶,问道:“我应该付多少钱?”年轻女子回答:“一分钱也不用付。妈妈教导我们,施以爱心,不图回报。”男孩说:“那么,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!”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,此时,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,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,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。

其实,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。

数十年之后,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,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,最后,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,由专家会诊治疗。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·凯利医生了,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,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,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,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。

来到病房,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。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,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,从那天起,他就特别关照这个病人,经过艰辛的努力,手术成功了,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,在通知单的旁边,他签了字。

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,她不敢看,因为她确信,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。最后,她还是鼓起勇气,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,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,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:医药费——一满杯牛奶

霍华德·凯利医生故事中的小姑娘因为多年前布施给凯利医生一杯牛奶,因为这种布施的功德,使她在生病时得到凯利医生的特殊照顾,甚至替她支付了难以承受的医药费用。

在佛教界,因布施而得到回报的例子不胜枚举。有则佛教故事说:

从前,有一对贫穷的夫妇,靠着做佣工来维持生计。

一天,丈夫看见一些长者们前往寺院里参加供僧法会,回到家后,想着、想着,不禁哭了起来,妻子觉得很奇怪,就问他:“甚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呢?”丈夫回答:“唉!看到别人能够满心欢喜地供僧修福,而自己却是贫穷下贱,连修福报的机会都没有!”妻子便安慰他:“别再伤心了,于事无补,不如把我卖了,卖来的钱就可以布施供养!你看怎么样?”丈夫更伤心了:“如果把你卖了,我岂不是更加难过!”于是,妻子想了想,又说:“干脆我们一起卖身为奴,不仅可以供养,也还可在一起修行。”这下,丈夫也同意了。

于是,夫妇俩找到一个富贵人家,向主人借一笔钱,来办一场供僧法会,这笔钱如果无法在七天内还清,他们就必须永远在这户人家当奴仆。得到了钱后,贫穷的夫妇便开始不眠不休地筹备法会,并且互相勉励:“现在还能够随自己的心意来修福,应该好好把握因缘,往后的一切就很难预料了!”

到了第六天,眼看所有的事都已就绪,寺里却收到了一个讯息:国王也要在同一天举行法会。比丘们都认为,应该先将机会让给穷夫妇,然而,国王知道后,非常愤怒:“是哪一家小民,胆敢跟我抢日子!”立刻命令他们改期。这对穷夫妇虽然无奈,却是坚持不改。

国王不得不召见穷夫妇,要他们说出个理由。穷夫妇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禀告国王,并恳求国王:“我们今生如此穷苦,就是因为过去没修福报,这辈子恐怕只剩这一天还能自由作主,以后,就没有机会了,所以我们极力争取!请求国王成全。”听了这对夫妇真诚的发心,国王不禁心生怜悯,不但准许他们如期举行法会,更赏赐财宝,还划了十个村落让他们居住和管理。

这对夫妇原本很贫穷,为了布施斋僧,诚心以身为奴,偿还向主人借的钱。因为这种布施的诚心,感动了国王,不仅得到国王赏赐的金银财宝,而且,还得以管理十个村落。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改变。

东汉着名文学家和书法家崔瑗在其《座右铭》中说:“施人慎勿念,受恩慎莫忘。”铭文告诉我们,在我们周围,都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。对于别人的困难,我们应当生起怜悯同情之心,并尽自己的能力布施那些需要受助的人。另一方面,人活在世上,谁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当人遇到困难的时候,我们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来改变自己的处境。我们在困难时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,就应当牢记在心,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回报别人的恩德,并将自己所受的恩惠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这样,你在布施人时,将来会得到回报;你接受别人布施时,也会想到回报他人。

对于布施,正确的做法,应当如《菜根谭》所说:“施恩者,内不见己,外不见人,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报;利物者,计己之施,责人之报,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。”

所以,只有当你怀着施无望报的心思去布施于人时,你才会得到令你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。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 浅谈慈悲心
下一篇: 信仰为何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佛网文摘推荐阅读
•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一节 修行与婚姻责任
• 第二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三节 合理的居家生活
• 第五章 菩萨道与婚姻 第三节、菩萨道与现代社会
• 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二节 出家与在家
• 第六章 常见问题答疑 基础篇 家庭篇 修行篇 疑难篇
• 第五章 菩萨道与婚姻 第二节 在家学佛的模范人物
• 第一章 佛教的婚姻观 第二节 佛经中关于人类、婚姻起源的记载
• 第二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夫妻和谐之道
•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二节 学佛青年如何对待爱情、婚姻
• 佛法与婚姻 前言 目录
• 第一章 佛教的婚姻观 第—节 婚姻概说
•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三节 家庭与社会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印光大师:末法时期,什么人不妨圆修万行?
• 净界法师:黑暗一靠近光明,黑暗自然消失掉!
• 慈诚罗珠堪布:用佛陀的智慧来调整心态
• 悭心
• 宿曜
• 宣化上人:谁有这五种德行
• 学诚法师:我做事的时候,时常考虑到别人,但别人不会考虑到自己,就会觉得很失落
• 慈诚罗珠堪布:修持正法必须了解的三个问题
• 【普贤菩萨行愿品】
• 何谓制礼作乐?
• 蔡礼旭:起了一个淫念,一生功名毁掉
• 义湘
::法师开示 ::
• 圣严法师:“利和同均”化解利益冲突
• 圣严法师:向内观照,烦恼消失
• 圣严法师:《智慧100》—瞋为毒根
• 星云法师:释迦牟尼佛传 迦毘罗城的悲运
• 海涛法师:成就诸佛的菩提心
• 星云大师:佛家人缘好与四任国家主席有交情
• 宣化上人:多拜佛常吉祥,你想多赚钱,只须多拜佛
• 圣严法师:安心与安身
• 印光大师:学佛之人不必害怕灾祸恶鬼
• 印光大师:汝看经无择法眼,由地藏之廿八种利益,而疑观音
• 印光大师:何为真佛弟子?
• 圣严法师:不离烦恼,也不起烦恼
• 宣化上人:做人的责任是什么呢
• 海涛法师:健康长寿的因,放生、吃素、布施药
• 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能不能往生?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法朗
  • 缁衣
  • 道昭
  • 空
  • 如意轮瑜伽
  • 火界
  • 大证
  •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
  • 石门文字禅
  • 四衢道
  • 僧护
  • 偏教
  • 二断
  • 胜进道
  •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
  • 道琛
  • 醝
  • 纯圆独妙
  • 四十二品无明
  • 母主
  • 伏虎禅师
  • 缚喝国
  • 螺发
  • 胜生严
  • 毗卢印
  • 第一义和合
  • 真言师
  • 传法正宗论
  • 无明父
  • 师子奋迅三昧
::学佛推荐 ::
•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
• 信心
• 什么是十三难事、十六轻遮?
• 家庭即是道场(印光大师)
• 佛化家庭 一、如何建设佛化家庭
•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,为什么判定为罪业?
• 菩萨的样子(慈惠法师)
•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?
• 佛化家庭(黄念祖老居士)
• 忍辱多力
• 什么是涅槃?涅槃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缘起论?缘起论是什么意思?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