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佛光教科书 > 第七册 佛教常识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第七册 佛教常识”的文章

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

类别:第七册 佛教常识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 

  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求菩提,犹如觅兔角。」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,生活亦不离修持,所谓:「即生活即修持。」修持的类别除了行、立、坐、卧之外,并有止、观等,内容则不胜枚举,例如早晚课诵、禅七净七、般舟三昧、闭关禁语、朝山参访等。今总括僧信二众的修持项目,简述数条如下:
  
  一、四念处:透过专注的观察身体、感受、心念、心念的对象等变化,就能对自己的行为、情绪、思想和意志有高度的自觉,进一步觉察到我们的一切执著、一切贪瞋和无明。所以,四念处的修法从「缘六根、六境而生六识」开始,不排斥一切见闻觉知,于「可念六境不起乐著,不可念六境憎恶」;不是厌离人生、厌离社会,或逃避感情世界,更不是出离社会而跑到深山林内隐遁的方式。四念处是闹中取静,以社会为道场,感情世界为关房的随缘任运修行法。
  
  二、般舟三昧:是一种「佛立」、「常行」的修持法,在为期三个月的修行中,不坐不睡,只可立可行,累时靠在绳子上假寐。
  
  三、闭关:在佛门中修行,快则十年,慢则二十年以后,方具闭关资格。因为闭关除需要人护关外,更应注意本身的修持基础具备与否,以及对经教义理的了解深入等。如果一开始学佛就要闭关,何功何德要人来护关。尤其闭关前半年要有大德开导、教化;如果没有正念、发心,也不可以闭关,要会用功才可以闭关,所以佛门有云:「不破参不住山,不开悟不闭关。」闭关不可以当儿戏。
  
  四、持午:即过午不食。修行中,少食有助精进用功,因此有因缘的话,可以在修行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体会一下,但不可标榜过午不食。尤其在佛门中,自己修持,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修行方法,所谓方便有多门,各有各的修行法门,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,彼此应该互相尊重。
  
  五、参学:又称参访,就是到其它丛林道场参访学习,每一处一住三至五年,再换一个地方,也是三、五年,又再换一个地方,如此经过一、二十年后称为老参。如果不经过参学,规矩不懂,也没有威仪,就被称为新参,甚至常常被讥为冒失鬼。
  
  六、化冬:在大陆丛林里,每到秋天,寺院僧众便开始拜访信徒,把平安符送到信徒家中,信徒回以一碗米,称为化冬。如此,一年的道粮便无须忧虑了。化冬比起每年举办一次以吃为主的供僧,意义更为深远。
  
  七、普说:学僧单独向师父请法称独参。若于丈室或法堂为大众说法,则称为普说。
  
  八、小参:个别请求和尚慈悲开示教诲。
  
  九、普参:类似今日的座谈会。
  
  十、经行:饭后散步,可以在佛堂绕佛,或在斋堂,甚至庭院或林间小径皆可,速度由慢渐快,或自行调整均可。
  
  十一、跑香:禅堂行香,目的在运动筋骨,调和身心。
  
  十二、行脚:云水僧求法心切,四处参访问道,因古时交通不便,多以步行到达目的地。
  
  十三、苦行:从事劳动性的工作,如打扫厕所、看管山林、夜巡、行堂、典座等。 十四、密行:个人的修持法门,不对外人宣说张扬。
  
  十五、共修:大众一起修行,如参加打七或定期念佛等。
  
  十六、禁语: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时、一日、一区的禁语,体验一下宁静、美妙的无声世界。
  
  十七、朝山:三步一拜或朝礼寺院,都可称为朝山。
  
  十八、打七:可分禅七、佛七,有克期取证的目的。如果时间不许可,也可做一日或三日的参禅、念佛。
  
  十九、止静:禅七或佛七时全体默然静坐,不许出声扰众,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。其实每个人可以在一天当中有五分钟止静的时间,以做涤尘净虑、自我省思的功夫。
  
  此外,早上起床,可在佛前上香供水,或诵念《般若心经》一卷,或诵读〈祈愿文〉一篇;晚上可以拜佛、诵经、打坐,可依家庭环境、时间而定,修行不在时间长短,而在持之有恒。平日生活中,随喜持诵佛号,如观音圣号,或持大明神咒;吃饭时,称念「佛光四句偈」,或「三称念」,或「五观想」,乃至小小布施、随口赞叹、与人为善、做事认真等,都是修行。
  
  佛教认为休息也是精进,精进勇猛也要平衡、适度。修行其实就是自然、平衡、适当的生活。
 

 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
下一篇: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第七册 佛教常识推荐阅读
• 如学
• 狼迹山
• 种种事功德
• 四种行人
• 性愿
• 黄檗礼佛
• 复师
• 坚固法身
• 青苗会
• 无行
• 法乐
• 佛眼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如何理解梁武帝饿死台城且亡国?
•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
• 星云大师:四点建议圆满你的人生
• 伽蓝
• 一喝万机罢三朝两耳聋
• 中兴寺
• 净界法师:你要怖畏当来的果报,你才会厌恶当下的恶因!
• 蔡礼旭:一门深入才能真正成就
• 有胜天经
• 明僧绍
• 宣化上人: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
• 一体三身自性佛
::法师开示 ::
• 星云法师:晨起祁愿文
• 圣严法师:无念不是断念
• 宣化上人:佛菩萨是慈悲的,护法都是有很大的脾气
• 印光大师:认真念佛与观音圣号。其余一切不能了明之义,且勿理会。待其业消智朗时,自可一目瞭然
• 宣化上人:常年卧病在床、夜梦恶鬼及过世亲人、被鬼压床的救治方法
• 圣严法师: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五章
• 圣严法师:家暴是前世报应?
• 印光大师:《龙舒净土文》的内容和宗旨是什么?
• 证严法师:人生有七件事,千万不要去做
• 净界法师:菩提心的别相
• 圣严法师:人生观的四个层次
• 寂静法师:你收到阎王的第几封挂号信了?
• 证严法师:慈悲心法
• 印光大师:为什么聪明人修行时需有涵养?
• 永久纪念印光大师往生75周年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云居山
  • 波谜罗川
  • 八万四千尘劳
  • 金刚慧
  •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
  • 文法学派
  • 差别
  • 有分无满人
  • 拘仑阇鸟
  • 陪食
  •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
  • 坊主
  • 尽七日
  • 八十一法
  • 未至定
  • 支曜
  • 云门山
  • 尘乡
  • 涅槃界
  • 先导师
  • 龙施菩萨本起经
  • 冰揭罗天
  • 普珊
  • 佛教梵语
  • 高出三昧
  • 文句
  • 生无性
  • 结界石
  • 王审知
  • 赵朴初
::学佛推荐 ::
• 在网络上轻率发言果报非常可怕
• 婚姻、家庭在修行中的四种层次的对待
• 修持之道
• 佛教的爱情观(宽运法师)
• 什么是十三难事、十六轻遮?
• 什么是十二因缘?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?
• 在婚姻中修行(海涛法师弘法讲义)
• 佛化家庭 三、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
• 什么是涅槃?涅槃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三毒?三毒是什么意思?
• 提倡在家学佛
• 劝大众勿造口业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