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学佛讲堂 > 学诚法师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学诚法师”的文章

学诚法师:妄想的由来与对治

类别:学诚法师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  我们常常听到说“打妄想”,那么妄想是什么呢?就是虚妄的想法,不真实的想法。

  虚妄的想法是怎么来的?有从外在来的,也有一种是从内在出去的。

  外在进来的,什么意思呢?我们看到好看的,听到好听的,饭菜比较可口,就会产生种种悦意的感受,这些感受是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而来,感受产生以后,就会引发我们种种的想法,五蕴里面的第三个字:想字。这些想法都是虚妄的,好吃不好吃,好看不好看,好人坏人,是非、高下,善恶、美丑等等,种种的分别,是因为我们六根缘到六境的时候,自己产生种种的妄想。

  还有一种,是我们内在产生的。内在产生就是我们内在有无明、烦恼,有颠倒、邪见,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见等种种的烦恼。因为我们有种种的烦恼,内心有种种的问题,所以你去认识外在的事物,这些事物在我们的心里都成了妄想,也就是说本身我们的心是乱的心,所以你看到外在所有清净的境界、庄严的境界、三宝、佛菩萨等等所有的一切清净圣贤的境界,有时候在人的心里都会成为烦恼的助伴。

  我们修行,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来观照,观照人的妄想是怎么出来的。妄想本空,妄想是不实在、不真实的。好吃不好吃,你吃饱了,也不存在好吃不好吃的问题;好看不好看,你走过去了,也不存在这个问题。很多妄想都是自己分别出来的,我们内心的颠倒产生出来的。所以我们人就跟着妄想在走、跟着分别在走、跟着感觉在走、跟着外境在走,而不是说跟着自己此时此刻内心观照的力在走,跟着智慧在走。这些想法出来之后,我们能不能产生观照的力量?能不能去修心,去转心,去用法?在这些境界上如果我们没办法运用戒、定、慧的力量,这些妄想是去除不掉的,是赶不走的,随时随处都是会有妄想。那我们的心就会随着妄想在走,一天到头都是随着妄想在走。

  我们接触最多的、最频繁的,是身边的同行善友,常常要在一起学习、用功,修行、办道。我们会不会把同行善友当成自己妄想的一个所缘境呢?因为我们把同行善友当成自己妄想所缘境,久而久之,就会对对方很冷漠,关系就会不好,关系就会紧张。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在打妄想还不知道,关系相处不好,在我们这个班里呀,我们这个组里呀。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在随着自己的想法在走。

  这个时候,就是要去修心。修什么心?修慈悲心。慈悲心从我们身边的人开始修起。通常人认为说,反正我不会去害你,也不会去损人,但是我也不帮你,也不关心你。这样的话,似乎我们自己在一个中立地带,既不利他,也不损他,好像境界很高,但是实际上,你的心与对方、与周边的人是不相干的,彼此的心是不相干的。不相干的话,虽然人的身体住在一个庙里,一个教室里,一个办公室里,但因为你的心越来越冷漠,心与心的距离也就越来越遥远。这种错误的心相,恰恰是我们修行要对治的,而不是要保护。如果说这个人是碰不得的,不能说他,那就麻烦了。

  慈悲心,不仅仅是因为说对方有问题,我们要对他慈悲,而是说自己要得到快乐,我要远离痛苦,所以我们要去培养慈悲的心量。因为慈悲的心理建设有了以后,我们才会有快乐可言。如果我们内心没有慈悲,我们内心就没有快乐,内心只有痛苦、只有无明和烦躁。要产生慈悲心,首先内心要寂静、要喜悦,内心要有助人为乐的一种认识,自利利他,菩萨自利利他。所以慈悲心不仅仅是因为说对方有问题我们要去怜悯、帮助,对方有问题、有困难、有烦恼,我们去帮助,同时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。

  我们发了这种慈悲的心,才会有行动,才会用心去观察别人的需求。比如吃饭吃多了,吃少了,衣服穿得够不够,这人情绪怎么样,用功不用功,一天到晚都做些什么事情,与人互动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,应该怎么调整,怎么矫正,这些都是我们修慈悲心的过程。慈能予乐,只有慈悲心发起来,才能够给自己、给别人带来快乐。我们说要得到快乐,如果没有慈悲心,怎么会有快乐呢?那不可能。

  慈悲心是无量的,我们常常讲四无量心,慈悲喜舍四无量心。无量心,什么意思呢?就是用不完,用不尽。无量心,是对无量的众生来讲的,对所有的众生,我们内心都是这样的一种作意。而不是有分别的,这个人对我好一点,那我也对他好一点;这个人对我不怎么样,我也要跟他保持一定距离;这个人从不跟我来往,我也就不管他。这完全是世俗心态,世间心,不是慈悲心。这个作意错了,用心错了。用错了心,最后在佛门里面修行,没有修成,反而修出很多冤家出来。互相看不惯,这个看那个看不惯,那个看这个看不惯,都成了冤家,这都是毛病。我们要去掉妄想,就必须要有慈悲心。改善人的关系,也要有慈悲心。

  慈悲心当下都是能够体验的,是我们内心非常健康、非常善良、非常圆满、非常祥和的一种状态。如果庙里面有慈悲心的人多了,慈悲心越来越大,自然,我们一个僧团,一个寺庙,就会祥和、和合,烦恼自然而然就淡化,烦恼起不来。因为你起了慈悲心,有了慈悲心,烦恼没有现行的条件。如果没有慈悲心,那么烦恼就有现行的机会和条件,所有的烦恼就都出来了。这个人的烦恼,那个人的烦恼,很多人的烦恼都出来了,烦恼就有现行的条件,外在就有条件,内在有种子。

  所以,我们修慈悲心能够得到快乐,这种带来快乐,不仅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,更重要的还能给自己带来快乐。不修慈悲心,别人的快乐得不到,你自己的快乐也得不到。

 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学诚法师:你不知道的轮回与来生
下一篇:学诚法师:佛法是解除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学诚法师推荐阅读
• 疏山有句无句
• 本化四菩萨
• 缘修
• 朅盘陀国
• 善来
• 迷黎麻罗
• 雪峰
• 梵网六十二见经
• 马鸣
• 见笼打笼
• 宗元
• 昏寓钱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四陀罗尼
• 性统
• 印光大师:《心经》的主要大意
• 福度
• 随形好
• 定宾
• 正依
• 外题
• 慧律法师:法爱是修行的毒瘤
• 高永霄
• 小聪明坏大事 / 与十善相应,这个人就学佛了
• 当体即是
::法师开示 ::
• 海涛法师:无私的大爱 2
• 宣化上人:楞严咒句偈疏解(110句至120句)
• 海涛法师:除了水跟食物的饥渴,现在世界的状况最痛苦就是[
• 宣化上人:杀业太重的后果,形成天灾人祸的因素
• 印光法师:《寿康宝鉴》
• 海涛法师:修白神法,让我们具足财富
• 学诚法师:人生四种境遇离不开苦乐二字
• 宣化上人关于五戒的宿世因果问答
• 圣严法师:无量寿经讲记-菩萨殊胜.世间苦恼
• 宣化上人:一个佛教徒之本分,佛子必看
• 宣化上人:生命的真谛
• 仁焕法师:再谈保家
• 印光大师:不存不能往生的心
• 星云大师:五个很简单的方法,教你如何孝顺父母
• 印光大师:阿弥陀经是一部怎样的经典?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逆谤
  • 方便
  • 法眼文益禅师语录
  • 我空真如
  • 赛巴巴
  • 心一境性
  • 昏寓钱
  • 悉昙连声
  • 律院
  • 树提伽
  • 乞食
  • 妙总
  • 七圣财
  • 印度之发现
  • 二和
  • 空见外道
  • 不时解脱
  • 破三昧耶
  • 金石文
  • 极七返有
  • 杂毒善
  • 诸根胜劣智力
  • 阿■佛国经
  • 大明度无极经
  • 须达经
  • 山边习学
  • 道慈
  • 蓝婆
  • 那连提黎耶舍
  • 狮子正宗禅寺
::学佛推荐 ::
• 什么是因果?因果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四念处?四念处是什么意思?
•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:什么叫真好男人
• 什么是僧俗四众?僧俗四众是什么意思?
• 修持之道
• 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
•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?──佛教的婚姻观(宽运法师)
• 什么是业报?什么是因果报应?
• 这样的婚姻才长久
• 什么是五戒?五戒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居家八法?居家八法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十三难事、十六轻遮?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