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学佛讲堂 > 印光大师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印光大师”的文章

印光祖师的名句"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"是什么意思?

类别:印光大师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智随法师开示原文:
印光大师讲: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。
“敦伦”,“伦”是伦常道德。我们人在世间有伦常道德,有五伦——儒家讲的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。在这五伦的关系当中,我们处于什么位置就应该敦伦尽分,做好自己的本分事。做父亲的,教育好子女就是你的天职本分——你不可能让你的子女自己去成长,你不管啊!把他交给大自然,让他自生自灭,那就是失去做父亲的本分了,养不教父之过!那么做子女的,你就应该要孝顺父母;做子女的要是不孝顺父母,那就不是人啦。畜生就是这样的,生下来之后自己回到大自然去,互不相认。人与动物相比,高明的地方就是人懂得伦理道德,能遵守人伦本分,能做自己的本分事情。我们力所能及的,就是我们的本分事情。不论你学佛与否,你都必须去做。
敦伦尽分,实质上讲,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做人,不论你学佛还是不学佛,不论你学净土法门还是学其他法门,你都要做的。当然我们做得好坏,那是另一个问题,是能力大小的问题:有些人做得好一点,像舜帝,他对父母的孝顺程度,恐怕没有人能够超过他的。父亲对他再不好他还是一样会孝顺;我们世间人,父亲对自己不好,就躲得远远地,甚至三年、五年都不回家。
敦伦尽分,就是每个人自己站在自己的身份、地位、环境,力所能及地做我们自己的事:这是外在的事相。
闲邪存诚就是内心,我们内心有邪念,要让这些邪念闲下来,停下来。“闲”就是停,就是要除恶向善——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就是邪念。“存诚”,我们心中要存有诚敬心,要存有恭敬心。
这个“诚”是儒家里面讲得比较多的,至诚、诚恳。佛门里面也讲至诚恭敬,至诚心。印光大师是把佛法与儒家两者合为一体,用这个“诚”字来做代表。印光大师特别注重恭敬、虔诚:
竭诚尽敬,妙妙妙妙。
恭敬是很奇妙的,恭敬当中就可以得到利益。我们恭敬别人,也会得到利益;我们恭敬佛菩萨,当然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。佛菩萨的力量在恭敬当中才能够得到。有些人趾高气扬地走到寺院里面来,看到佛像好像没看到一样,那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。心中有邪念,我们自己要改正;要恭敬诚心待人,诚心来敬佛。以德感人,这是我们去劝他人信仰净土法门,最基本的一个要求。
在《无量寿经》有一段经文对这方面有说明:我们信仰佛法的人,有佛理在的地方,要“崇德兴人,务修礼让”
“崇德兴仁”——崇尚道德,兴隆仁慈。我们要崇尚道德,像《道德经》注重“道”,注重“德”,我们佛法也注重“德”,以德行来感召他人,影响他人;以仁义之心去劝化他人。
“务修礼让”就是恭敬,对别人尊重,恭敬他人。在阿弥陀佛的愿力当中,有一条愿叫“触光柔软”愿:阿弥陀佛的光明来到我们心中,我们这个坚固的心、顽强的心就会变得柔软。因为佛很慈悲,佛的慈悲打动了我们,我们也会变得很慈悲;佛让我们往生西方净土,我们也希望别人往生西方净土;佛能够宽容、包容我们这种凡夫的心,我们也就会学着去包容别人:以这种“触光柔软”的心态面对世间,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是一片祥和,一片光明,一片和谐。
我们在这个世间提倡和谐世界,但是不知道和谐该从哪里入手。和谐要从内心出来,我们心中一团和气,走到哪里都会很和谐。你心中没有和气,心中充满暴虐之气,心中充满烦恼,怎么会和谐呢?看到人就觉得不顺眼,看到人眼中就冒火,那别人对我们也会是抱有相同的仇恨心理。所以和谐来自于我们的内心,不是来自于外在。“和谐世界”“和谐社会”“和谐家庭”“和谐单位”“和谐团体”,都要建立在内心和谐这个基础之上。佛法是注重内在,不注重外在。因为有了内在,自然就会有外在了。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和谐,是一团和气。触光柔软,阿弥陀佛的光明来到我们的心中,我们这种刚强我执的心就会慢慢慢慢化掉了,就好像那冰块、冰雪在阳光底下就会溶化掉了。
我们凡夫的心就像那冰块一样,是很硬、很坚固的。但是阳光一照、一温暖,这冰雪就慢慢化掉了;化掉之后就柔软了,水就是柔软的。“上善若水”啊,水是不会坚固的,水走到哪里,它都会给别人让路的,碰到阻碍了,它就马上转过头来了。有些碰到阻碍的人啊,就拼命往前撞,弄得大家头破血流。所以,务修礼让,要修行礼让。要对别人有理,要谦卑敬让。
还有,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,要学佛悲心,给人欢喜。学佛大悲心,阿弥陀佛是最有大悲心的,让一切众生都往生西方。我们每一个人,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,都可以从阿弥陀佛的悲心里得到真实的利益。我们为何都愿意来念佛呢?就是因为他有大悲心,他有慈悲心能够包容我们,我们才愿意来念佛求生西方净土。那么我们给别人结缘,劝人来念佛,也要有这种大悲心,把佛法的大悲心住在我们的心中,然后从我们的身上散发出这种大悲心,也要包容别人,也要原谅别人,也要体谅他人——大家都是凡夫众生。
愿将一切功德都至心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,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并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。同生极乐国。


 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印光大师:对治色欲的绝妙方法
下一篇:印光大师:八字、命运不好的人如何求得好因缘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印光大师推荐阅读
• 无边际
• 毛凌云
• 地藏盆
• 声为佛事
• 金胎两部
• 文益
• 二十二门
• 满字
• 人天教
• 月基
• 纳豆
• 欲漏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普曜经
• 宣化上人:业及情
• 大乘二种成佛
• 我们是学佛,不是搞佛学
• 三、认识三宝 二、三宝的种类
• 妄缘
• 密严经疏
• 蔡礼旭:安史之乱的一个关键因素
• 识海
• 宣化上人:○:返本还源的奥秘
• 慈诚罗珠堪布: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
• 进德之道
::法师开示 ::
• 海涛法师:不要翻脸,要多翻经
• 海涛法师说故事4:顶来王失政减寿
• 净界法师:念佛法门至关重要的原则
• 宣化上人: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
• 大悲咒句解 74、摩婆利 胜羯啰夜
• 海涛法师:虚空藏满愿咒--满众生的愿
• 元音老人:一切法都是假相
• 一位12岁小学生跟随寂静法师4天行脚日记
• 宣化上人:如何辨别善知识、恶知识?
• 圣严法师:菩萨怎么讲?
• 海涛法师:空性与菩提 上
• 印光大师:吃素者宜多吃面食,麦类如参,比大米要养人不止数倍,其它补养的素食有豆类
• 海涛法师说故事1:半条毯子
• 印光大师:世少贤人,由于世少贤母,与贤妻也
• 宣化上人:业和情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深经
  • 不善根
  • 四明家
  • 阿叉罗帖
  • 狼迹山
  •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
  • 笠置山
  • 广百论本
  • 问桥
  • 四不寄附
  • 菩萨道
  • 浴池
  • 月婆首那
  • 噶里麻乌斯
  • 劫浊
  • 法众
  • 觉者
  • 知识
  • 色界十八天
  • 戒法
  • 十八生处
  • 度沃焦
  • 伊舍那天
  • 东庵
  • 顺境
  • 佛母加持
  • 萧琛
  • 拉钦巩巴惹浦赛
  • 法眼文益禅师语录
  • 十八空
::学佛推荐 ::
• 在婚姻中修行(海涛法师弘法讲义)
• 德育治家 智慧话语
• 财富的处理法
• 什么是和尚?
• 劝大众勿造口业
•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?──佛教的婚姻观(宽运法师)
• 口业清净
• 缘分,离不开珍惜二字 (星云大师)
• 佛教的爱情观(宽运法师)
•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
• 信心
• 什么是发菩提心?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?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