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学佛讲堂 > 圣严法师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圣严法师”的文章

圣严法师: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

类别:圣严法师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圣严法师

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人生有苦,包括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,以及五蕴炽盛等,总称为“八苦”。苦是人生的事实,不过正因为有苦,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乐,因此达赖喇嘛曾说:“生命的目的是追寻快乐。”他采取与释迦牟尼佛相对的角度来说,佛陀讲“离苦”,他则讲“得乐”,但呈现的都是人生的实相。

虽然说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,但必须先厘清:我们所追求的快乐是什么?

其实人类从出生开始,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乐,而是满足欲望,例如对食物、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满足,一旦欲望得到满足,就会产生快乐的感受。因此,“快乐”和“欲望”两者间有绝对的关系。

在物质上追求快乐、满足,应该是现代人共同的倾向,否则物质文明不会发展得那么快。可是,在追求快乐的同时,不禁令人怀疑,我们所追求的快乐,是不是可靠?能不能维持长久?

适可而止的欲望,本来是无可厚非的,但是如果不合理、无止尽地追求欲望,就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痛苦。所以,人们表面上在追寻快乐,事实上却也在追寻痛苦,因为所追求的快乐,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,而且快乐不会是永久的真实,它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,说穿了不过是一种幻影。

而且,享受快乐之后,又会回到痛苦的原点。所以,人生不过是从苦到乐、从乐到苦,一个永不间断的循环而已。只是人们自我安慰,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乐,结果却永远陷于痛苦之中。

佛教的密宗虽然特别重视“大乐思想”,但这是指修行过程中,在精神上产生的喜乐。例如修习禅定时有所谓的“禅悦”,只要能够修到身心统一,就会有一种没有捆绑、束缚的舒畅感,也就是“轻安”的快乐;又例如中国净土宗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终极目的,也是以“极乐”来形容修行到最后的境界,可见修行的确可以得到快乐的结果。可是,修行的目的并不单只为了自己追求快乐,而是为了帮助别人远离痛苦、得到快乐。

如果仅以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目标,很可能会变成一个享乐主义者而有所偏差,更有可能适得其反地带来痛苦。达赖喇嘛之所以说:“生命的目的是追寻快乐。”是站在众生的立场,迎合现代人趋乐避苦的心理,我们千万不要误解达赖喇嘛真正的意思。

因此,追求快乐只能说是一个起点,是人类共同的希望,不能误以为追求快乐就是人生的最终目的,否则,仅追求物质生活上的快乐,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痛苦。而且以佛教的立场而言,应该要有“不为一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精神,当一切众生都得到平安与快乐时,你才会真正的离苦得乐。

 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圣严法师:在不生不灭处相见
下一篇:圣严法师:不要老是生活在怀疑之中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圣严法师推荐阅读
• 宣化上人:一念不生全体现
• 宣化上人:「悲」的三种含义
• 宣化上人语录精辟
• 宣化上人:坐禅的姿势
• 宣化上人:澄观法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
• 宣化上人:天龙八部是什么?
• 宣化上人:心爱知见。勤苦研寻。贪求宿命。
• 宣化上人:这个人要求我帮他除去蛊毒
• 宣化上人:随时随地都可以开悟
• 宣化上人:第八识─阿赖耶识
• 宣化上人: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
• 宣化上人:没有执著才是真明白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课诵
• 果卿居士:念佛功德之地狱救女
• 五佛宝冠
• 星云法师:佛教对「素食问题」的看法
• 宣化上人:弥天大罪,一悔便消
• 呆子吃盐 反受其害
• 乌勃
• 拜具
• 蔡礼旭:学习《弟子规》经营好婚姻
• 阿湿缚庾阇
• 地藏菩萨仪轨
•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一课 佛教与宇宙
::法师开示 ::
• 印光大师论蛋奶非素食
• 印光大师:饮食交际,如何对待?
• 净界法师:娑婆国土的特色,叫五浊恶世
• 印光大师:曹操变猪,见者出家
• 圣严法师:读经的功能约略可分为六种
• 净界法师: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讲
• 证严法师:要看透彻 不要看破
• 宣化上人:神光内凝厌心生 化淫火为智慧光
• 印光大师:五旬外人,来日不多,只好专修净业
• 海涛法师:你布施食物给十只蚂蚁吃,等于念了一部《大藏经》的功德
• 印光法师:泛泛悠悠之修持,恶业盈满难消尽
• 星云法师2008年致护法修友的一封信
• 宣化上人:万事忍为贵
• 印光大师:发愿文之格式
•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(序)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准开山
  • 慧慈寺
  • 妄念
  • 何充
  • 破三昧耶
  • 现识
  • 本性住种性
  • 释迦经
  • 四正见
  • 佛音
  • 海□国
  • 传心法要
  • 无依
  • 爱惑
  • 二无心定
  • 滉漾浩汗
  • 二种非器
  • 水灾
  • 风
  • 圈缋
  • 禅河
  • 思择说
  • 锅头
  • 九山八海
  • 十智同真
  • 禅宗杂毒海
  • 无尘法界
  • 三界苦轮
  • 四分律含注戒本
  • 漏缚
::学佛推荐 ::
• 婚姻危机中的反思(觉誓)
• 什么是四念处?四念处是什么意思?
•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(星云大师)
•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?
• 什么是具足戒?具足戒是什么意思?
•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
•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?(净空法师学佛问答)
•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:什么叫真好男人
• 父母子女间因缘可转变(净空法师学佛问答)
•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
• 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
•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(释普性)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