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学佛讲堂 > 定弘法师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定弘法师”的文章

定弘法师:什么是不见世间过

类别:定弘法师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不见世间过,就是别人的过失不放在心上,这叫不见世间过。不是说看见了好像看不见过失,那不叫不见。看得见,不放在心上,更不会去批评、去毁谤。但是还有一种,就是同修道友之间,彼此能谈得来,而且都有道心,都愿意改过,你看到他有过失,你有义务来劝导他。当然劝导要注意方式,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来批评,这样他也受不了。当然也有受得了的,就是修养极高的,这可以。真正是能接受批评的要批评,这帮助他,就是你的存心是帮助他,是慈悲,而不是故意诽谤他、讥嫌他,那是恶意。所以存心很要紧。 

一般来讲,你要劝诫别人都是要私下里,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跟他讲,师兄,我发现你这个地方好像有点不妥,跟您提供一个参考,你看看我讲的也不一定对,你自己斟酌考虑一下,对的就采纳,不对的就当我没说。这样很客气、很真诚的跟他劝说,一般人都会采纳。这种是什么?他不是恶意的,他是善意。而且即使劝谏之后他真的不改,你也不放在心上,你不会对他愤恨,这小子怎么我给他提意见他还不改?这叫什么?这就见世间过了。不见世间过,我已经尽了我的义务,他改不改是他的事情,我不放在心上,我还是对他很恭敬,更不会到处乱宣传,说某人某人什么过失。特别是不在他面前说,在背后说,这叫两舌,那就造业了。两舌将来堕什么地狱?拔舌地狱,鬼卒拿铁钩把罪人的舌头勾出来,勾得老长了,然后一节一节的砍,或者是拿犁来耕,耕舌地狱,这都是造口业所致。 

 

 

 

节录自    学佛答问  定弘法师主讲  (第二集)  2012/5/2  日本东京  档名:57-087-0002 

 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定弘法师:念佛人应有的意志、毅力
下一篇:定弘法师:淫欲伤身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定弘法师推荐阅读
• 慧迁
• 三门
• 间错天
• 禅要经
• 圆瑛
• 宝琼
• 济宁铁塔
• 吴怡
• 三秘密身
• 石山寺
• 皎然
• 七觉支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佛教信众要慎重理性看待放生
•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七课 称谓
•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六课 空有
• 庄严清净藏三昧
• 自力大菩提心
• 印光大师:意业净,身口亦随之而净
• 佛书
• 十一想
• 经不是看念得多,是看生活中的落实
• 蔡礼旭:在当下的本分尽心尽力智慧跟能力会提升
• 三无差别
• 道怤
::法师开示 ::
• 宣化上人:修道一年佛在眼前 修道十年佛在天边
• 吃长素的佛弟子参加宴会时见人吃大鱼大虾,可以念阿弥陀佛吗
• 印光大师:净土宗逗机最妙之书是哪本书?
• 海涛法师:准提法门
• 寂静法师:小生意如何做成大企业?
•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第三会(233句至277句)
• 海涛法师:要注意有七件事情必定障碍学佛
• 两角钱多于千两黄金
• 宣化上人:小女孩是蜈蚣投胎,算命先生转世为鹦鹉
• 海涛法师:观三恶道苦发心断恶修善
• 寂静法师:这样做了,命运就会改变
• 印光大师:修净业人,着不得一点巧
• 寂静法师:人和人的贫富差距,在于富有的人善于创造一种不平衡
• 仁焕法师:明白定位为第一
• 海涛法师:放下才能重新拥有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离言真如
  • 药树王
  • 五种精进
  • 毗兰若市
  • 福相法身
  • 据胜为论
  • 僧副
  • 本寿命妙
  • 唤钟
  • 四明家
  • 旱云寺
  • 有德女所问经
  • 圣位
  •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
  • 涅伽多
  • 临济三句
  • 人中牛王
  • 般若波罗蜜手
  • 寝堂
  • 五事
  • 软贼
  • 饿鬼报应经
  • 正定业
  • 太子三妃
  • 五八识
  • 觉悟智
  • 尊胜陀罗尼
  • 达磨多罗
  • 称法本教
  • 弥勒菩萨
::学佛推荐 ::
•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(印光法师)
• 佛教是谁创立的?佛教是怎样创立的?
• 什么是普贤菩萨?普贤菩萨是什么?
• 在婚姻中修行(海涛法师弘法讲义)
• 利益和快乐
• 持戒的利益有哪些?持戒的功德利益
•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?(净空法师学佛问答)
• 什么是地藏菩萨?地藏菩萨是什么?
•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,为什么判定为罪业?
• 什么是念珠?念珠是什么意思?
• 什么是戒、定、慧三学?戒、定、慧是什么意思?
• 信心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