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学佛讲堂 > 圣严法师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圣严法师”的文章

圣严法师: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

类别:圣严法师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是的,中阴又叫中蕴、中有,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。所谓阴和蕴,是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种,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。阴是唐以前的旧译,蕴是唐以后的新译。三界众生称为二十五有,所谓有,就是有五蕴;不出三界是被五蕴所困,解脱生死即是出离五蕴的三界。

中国民间说: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”把佛教的五蕴改为中国思想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。其实,五行的相生相克仅属于物质世界。佛教的五蕴之色蕴就涵盖了全部的五行,其余的四蕴则属于精神世界。精神与物质的结合,就成为三界众生的活动现象。

根据《俱舍论》第十卷,中阴身有五个名字,分别是:意生身、求生、食香、中有、起,这是依据其性质分的。如:依意求生得化身,因而称“意生身”;又因其经常喜好寻察当生之处,而名“求生”;依各种喜爱的气味来维持和营养他们的身体,故名“食香”;因为是处于从此生的败坏到另一生出现之间的过渡期,所以叫“中有”;他能够产生生命过程中的另一个身体,而他本身却是不藉父母等缘,乃自然而生,因此又称为“起”。

有福报的中阴身是以好的香气为滋生的食物,无福的中阴身是以恶臭的气味为滋生的食物。凡是中阴身都有神通,能够见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事物。中阴身的阶段究竟能维持多少时间?有不同的说法:有说一直到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为止,不论多久都叫中阴身;有说中阴身的生命只有七天,他可以死了又生,生了又死,一次又一次地受生为中阴身。但是古来佛教所相信的,是根据《大毗婆娑论》所说的,人死之后七七日间为中阴,因此而有在人死之后七七日内设斋供养,做布施功德,祈祷冥福,超度亡灵等的佛事,相沿成为一般的佛教信仰。

其实,人死之后,在另一期生命的出生之前,叫做中阴。三界、六道所有众生,死此生彼,都经过中阴的阶段;但无色界众生是定境,没有色蕴,所以没有中阴。以《大宝积经》第五十六卷〈入胎藏会〉所说,由地狱众生而转的中阴,容貌丑陋,如烧焦的枯木;由傍生而转的中阴,其色如烟;由饿鬼所转的中阴,其色如水;欲界的人及天所转的中阴,带有金色;色界众生所转的中阴,形色鲜白。因此,中阴身的形状有两手、两脚、四脚、多脚,或者没有脚,都是随著他们生前的形相,而显出同类的身相。又根据《俱舍论》第九卷说,欲界中人的中阴,身量像五、六岁的儿童。欲界的菩萨之中阴则如壮年人的身量且相貌杰出,当其入胎投生时,必有光明照耀。而色界天人的中阴,则形量圆满和他生前相同。

根据《大乘义章》第八卷说,欲、色二界众生一般皆有中阴身,唯上善及重恶众生,死后立即往生净土,转生善类,或直堕地狱及饿鬼趣,所以没有中阴。以重恶众生的业感而言,唯造五逆罪者没有中阴。

又根据《释净土群疑论》卷二,也有两种见解:一说往生净土,不经中阴,因为命终之时,即生于莲花中,所以不应有中阴;另一说则是,往生净土之人,从此秽土而生彼净土,是死此而生彼,在这中间当有中阴,不过虽经十万亿佛土,仅如弹指顷,沿途以诸佛国土的香饭之气滋养其中阴身。这些说法虽不尽相同,但都表示了中阴身的存在。

从以上的经论资料所见,凡是众生,若在欲界与色界,除了大善大恶能于死后直升直堕之外,都会经过中阴身的阶段。他不属于任何一道,当他所待投生的因缘成熟,就会以入胎和化生的方式确定投生的类别。

在未投生之前,可有转变其投生类别的方法。例如得闻佛法,或亲属为其祈福供养,做种种佛事,便能影响这一中阴身的前途上升;如果由于积怨难消,再加上亲友和仇敌的干扰,也会使得中阴身改变方向而堕于恶道。所以西藏密宗特别重视中阴身救度法;即在显教,也主张临终的助念和七七的超度。以佛法来救济中阴,是召请中阴身来听闻佛法,化解心结,减轻烦恼,也以佛法的力量使得有缘的鬼神欢喜,以此为其结善缘的功德达到超度的效果。

至于上善与极恶之人其所以没有中阴身的原因,是在于他们没有等待因缘的必要。就好像有人在大学还没毕业时,已经办好出国留学的手续,或已被公司、行号、机关预聘,毕业之后,不需要等待工作机会,或到处找工作,这也许是他们的家庭背景或学业成绩优于一般学生所致。相反的,如果出生便为猪、牛、羊等的家畜,表示出生以后,已经决定了他们被人宰杀,做为食物的命运。因此,如果积极修行、努力为善、信心深厚、愿力坚固,就没有堕落三涂的恐惧。只要以信愿和修行的力量自利利人,上求下化,便会依信心往生净土,依愿心修菩萨道,不论生于佛国,或生于娑婆,都是直来直往,毫无旁徨、等待的现象,所以,对信愿具足的佛教徒而言,并没有中阴身的过程,也不必要他人以中阴身救度法来超度。

 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圣严法师:什么都有,独缺快乐
下一篇:圣严法师:不上进的借口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圣严法师推荐阅读
• 游龟教授
• 阿羯罗
• 李枢
• 力无所畏
• 齐思贻
• 到彼岸
• 海会寺
• 畜生界
• 自发宗教
• 现通假实宗
• 五种眷属
• 婆蹉那婆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百座护摩
• 明证法师:念佛的快乐 下
• 两序
• 别院
• 甚么是佛法 (达道居士著)
• 佛牙舍利塔
• 胡乱
• 宣化上人:自身里边无量无边的众生
• 蔡礼旭:不能去怪任何一个人,谁先明理就由谁做起
• 宣化上人:你请人说法将来你一定会说法无碍的
• 十界皆成
• 宣化上人:切记别在死物上用功夫
::法师开示 ::
• 印光大师:念佛好,还是念观音好
• 印光大师:修行净土决定不疑,何必要问他人效验?
• 印光大师:为什么说,念佛法门,最合末法时机
• 证严法师: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?
• 印光大师:净土法要—须先将此法门了然于心
• 宣化上人:内圣外王的功夫
• 圣严法师:我们如何才能做到“一门深入”
•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?
• 万法皆空(因果不空)
• 净界法师:什么是清净的缘起?什么是杂染的缘起?
• 印光大师:《金刚经》者,空有两泯,真俗不二
• 宣化上人:信佛先修十种广大供养
• 净界法师:佛法的精进不是盲目的冲刺
• 印光大师:念佛虽贵心念,亦不可废口诵,以身口意三,互相资助
• 印光大师:须发露忏悔,竭力改过,事事力改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菩提所
  • 大愿
  • 水精
  • 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
  • 三重七个法门
  • 七黑山
  • 五篇
  • 福慧寺
  • 接人一路
  • 圆瑛
  • 般荼卢伽法
  • 乳糜
  • 神仙思想
  • 寂照堂谷响集
  • 祠部
  • 心法
  • 五趣
  • 娜
  • 梁漱溟
  • 死苦
  • 五障三从
  •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
  • 志言
  • 十诵律
  • 机宜
  • 安骨
  • 法门
  • 五股杵
  • 支提山
  • 名别义通
::学佛推荐 ::
•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?(净空法师学佛问答)
•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(释普性)
• 佛化婚姻将引导人们趣入佛法(凯朝)
• 好的婚姻是人间天堂(清源)
•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?──佛教的婚姻观(宽运法师)
• 口业清净
• 神通,应如何看待?
•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(星云法师)
• 佛化家庭 一、如何建设佛化家庭
• 佛说居家八法(《杂阿含经》卷四三)
• 情的觉醒——佛法与生活的对话
• 不说四众过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