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学佛讲堂 > 宣化上人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宣化上人”的文章

宣化上人:出家再谈孝顺父母

类别:宣化上人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 

    出家的制度在古印度就存在,佛陀还没有出世以前,就有其他宗教徒出家修行。佛陀悟道之后建立僧团,以出家人为核心;现在的佛教不论传播到什么国家,都有人来出家。中国道教本来没有出家的先例,后来也仿效佛教有了出家的道士,建立起道教组织。

  出家必须要割爱辞亲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。为什么要割爱?为什么要辞亲?这在佛教教义上可以获得解答。只是有的人认为出家不孝顺父母,容易产生误解。在历史上的出家人甚至见皇帝也只问讯而不下拜,为了这个缘故,佛教与儒家时有矛盾冲突。儒家对孝顺极为提倡,认为“百善孝为先”,有的还走向极端,提出“父叫子死,子不得不死”,继又演化为“师徒如父子,师叫徒死,徒不得不死”、“君叫臣死,臣不得不死”。

  提倡孝顺并不只儒家所独有,佛教也同样提倡,只是在具体的做法上有所不同。因为对人生的态度不同,世界上各宗教、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一种做法。佛教认为孝顺父母并不只孝顺现世的父母,对久远的父母也应当孝顺。尤其《地藏经》专门谈有关孝顺的做法,属于佛教的孝经,是出家、在家修行常念诵的经典。佛教的出家制度认为,出家必须经过父母的准许,很尊重现世父母的意见,可说是具体孝顺的做法。儒家认为,父母在,不远游,这一方面是为了接受父母的教诲,另一方面是父母有病,可以常得赡养奉侍。出家以后不会再接受父母的教诲,但可以接受出家师父善友的教诲,父母有病也可以回家探望,或诵经念佛为祈福报。戒律中不允许杀害父母的人来出家,认为杀害父母与出佛身血、杀阿罗汉、破和合僧同为五逆重罪,速堕无间地狱。教中说报四恩包括父母恩,与三宝恩、国土恩、众生恩相提并论。

  在南传佛教的国家如缅甸、泰国、斯里兰卡,人们把儿子送到寺院里去当一段时间的和尚,认为这样才可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。这或许有其道理,因为所有父母都望子成龙,子既成“龙”,其父母也会沾一点“龙”的福气。出家修行得道,在家父母也会沾一点解脱之光,所谓“一人成道,九祖超生”;并非限于九祖超生,连无量劫以来的怨亲债主都可以获得超生。但我认为不宜把出家修行当作追求福报的手段。他们把儿子送到寺院出家的那一天起,就算计着到某月某日要还俗,既是出家时就作好还俗的准备,不来出家就最好。但是,他们为了“孝顺”父母,又喜欢要求出家一段时间,当一段时间的和尚,或许还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,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。

  中国的出家人一谈到报父母恩。就认为只有“超度”才能报父母恩。不但超度自己的父母,还要去超度别人的父母,连那些孤魂野鬼也要超度,终日与“鬼”打交道;只重视超度鬼,不重视超度人。这本来不是出家修行的目的,但现在已形成一种时尚风气。我们说有的人误解佛教,其实,是我们误解了佛教。因为有的人口念心不念,持戒修定不够认真,不管念多少篇的佛经,“鬼”还是没有被超度。我听说有的大修行人不用念经持咒,也能超度父母,他们只说一句话,或只起一个念头,“鬼”就被超度。有的鬼还附在人的身上去向大修行人求受幽冥戒。由此我们明白,只要我们修行得好,就能超度父母,就可以报答四恩,拔济三涂。一般人看到出家人只管自己修行,没有去“孝顺”现世的父母,因为不懂得“孝顺”也要赖于修行。寒山大士说:“孝经末后篇,委曲陈情毕。”生人持孝,自有灵感,父母在世的时候,要多劝父母归信佛法,或许父母还没有去世就已经获得少分的解脱,消除了少分的业障。

 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,有的人认为生男可续香火,才是有后代,生女则不算有后代。现在搞计划生育,“无后”的人很多。佛陀有独子罗睺罗,罗睺罗出家以后就“无后”,这样,罗睺罗尊者就等于“不孝之子”?这显然不符合真理。六祖慧能大师及近代虚云、圆瑛等法师都是独生子,他们出家以后就等于“无后”。有的说“大善无后”,认为是做大善事的人没有后代子孙,如说周恩来总理也没有亲生子女;另一说法认为是指他做的善事空前绝后,无人可比。不管有后无后,能够修行佛法,超脱生死轮回再来看这个世界,也许就不像今天想象的那个样子。经云:净极光通达,寂照含虚空,即来观世间,犹如梦幻中。

  出家人如果不认真修行,还要去做犯戒的事,不但不能孝顺父母,父母也因此受到业障的连累。记得以前有一位出家人偷偷到寺院外喝酒,不料酒精中毒,卧床不起。当我们打电话告诉他家属的时候,他的父亲竟说:“他连师父的话都不听,不管他。”连他的父母也羞于见犯戒的儿子,可见,犯戒的人谁见都嫌弃。出家人龙蛇混杂,凡圣同居,有持戒精进修行,也有犯戒懈怠放逸,有知识分子,也有文盲,各行各业来出家的都有。师僧弟子,举上携下,应当重视僧伽教育,重视佛教人才的培养。和尚的意思是亲教师、力生,我们都自称是和尚,应学会为人师表,懂得怎样教化众生。

  “孝顺”父母只是世间法,佛法不离世间法,但佛法不是世间法;世间法太浓,出世法就变得很淡,犹如一杯牛奶水分太多,喝牛奶的人就会觉得没有多大的牛奶滋味。若真正趣求解脱来出家的人,应把父母家庭的事安排好,没有任何后顾之忧,再来一心一意修行佛法。当然,在家也可以修行,只是生活方式不同。
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寒月 摘自《台州佛教》

 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宣化上人:以释迦牟尼佛的四种因缘,来解释这六波罗蜜
下一篇:宣化上人:在什么地方修道?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宣化上人推荐阅读
• 净洗浓妆
• 多宝塔
• 常数
• 变化生
• 杂生世界
• 间隔
• 肉身菩萨
• 正法华经
• 风火未散
• 开目钞
• 指南宫
• 百福庄严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法性三昧
• 七病
• 蔡礼旭:一念之差,人生的结局决然不同
• 海涛法师:什么叫修行?就是不要做伤害别人的行为
•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
• 十八有
• 兰季特辛格
• 印光法师:诸恶业中,唯杀最重
• 宣化上人:带业往生
• 道证法师:今愿今生
• 海涛法师:菩萨的智慧
• 刘素云:修行路上怎么样对治睡意缠绕
::法师开示 ::
• 印光大师: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
• 宣化上人:出家
• 印光大师:放生有三大忌讳
• 宣化上人:大家到这里来,都是在往昔种下了善缘
• 星云大师为考生祈愿文
• 宣化上人:参禅,就是不打其它的妄想
• 圣严法师: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佛吗
• 印光大师:为何众生心性与佛全同,而居心行事与佛全异
• 寂静法师: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?
• 海涛法师的施食仪轨
• 海涛法师:你只要受一日一夜八关斋戒,超过全世界的有钱人
• 中国佛协会长学诚法师谈互联网
• 印光大师:论禅净界限及释《四料简》
• 星云大师:六祖坛经讲话 第一 行由品 经文.注释
• 印光大师:净土法要—闭净土关规则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善见天
  • 所缘有对
  • 普渡寺
  • 沿门托钵
  • 六界聚
  • 禅林备用清规
  • 人造华
  • 忿怒月黡菩萨
  • 唯识论
  • 设都嚧
  • 桑顶寺
  • 洞山三句
  • 有作无作
  • 缘起
  • 所作
  • 大乘经典
  • 赠五重
  • 菩提道次第论
  • 愿行具足
  • 永劫
  • 七种无常
  • 成寻
  • 鼓山
  • 海会寺
  • 涌出
  • 道全
  • 佛语
  • 萨婆多部记
  • 起单
  • ■
::学佛推荐 ::
• 什么是缘起论?缘起论是什么意思?
• 佛教是谁创立的?佛教是怎样创立的?
• 情的觉醒——佛法与生活的对话
• 什么是居家八法?居家八法是什么意思?
• 婚姻、家庭在修行中的四种层次的对待
• 幸福婚姻经典辑要(海涛法师选辑)
•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?
• 孝养父母(索达吉堪布)
• 什么是八正道?八正道是什么意思?
• 戒贪欲
• 第一福田
•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?──佛教的婚姻观(宽运法师)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