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学佛讲堂 > 蔡礼旭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蔡礼旭”的文章

蔡礼旭:带着恭敬真诚的心来侍奉父母

类别:蔡礼旭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
我们在《弟子规》当中就看到了,“冬则温,夏则凊”。黄香九岁就做到了,所以黄氏的后代叫江夏堂,因为汉朝的皇帝封黄香他是江夏人,“江夏黄香,举世无双”。一个孝子的榜样传承了几千年,到现在他的后代还以他为榜样,这是功在家族,也是功在民族的一个风范。冬温夏凊,这就是对父母的生活体恤备至。

我们看养父母之身,养父母之心,养父母之志,父母对我们的期许,我们也要非常恭敬的去奉行。包含养父母之慧,我们也尊重父母有明德、有本善,也希望父母这一生他的慧命能够成就,恭敬父母!所以劝谏父母也是恭敬的表现,“亲有过,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,谏不入,悦复谏”。您看怡吾色,柔吾声,悦复谏,都是禀承著这个恭敬真诚的态度,所以劝父母,父母不能接受,还是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,真诚恭敬不足。而且很恭敬,绝对没有情绪、没有不满、没有埋怨,“号泣随,挞无怨”。我们看养父母之身,还要从整个食衣住行种种方面去体恤。吃,我们看子路“百里负米”,这么辛苦了,他乐在其中。我们现在会不会煮一顿给父母吃都嫌麻烦?那差古人差太远了。父母年纪老的时候,这饮食也要注意,比方食物不可以太硬,食物不可以凉了,吃凉的东西伤胃。饮食要诀软、暖,暖就是吃热的,但不能烫,烫也会把舌头烫著了不行,你看体恤备至。连喝药都不能让父母烫到,药先尝。还有一个是缓,吃饭细嚼慢咽,让淀粉酶在口水里可以消化淀粉,充分咀嚼了,这个胃的消化负担大大减少。

现在胃病的人很多,其中一点吃东西吃太快。而且大家不要小看吃东西,修养学问也在吃东西当中。为什么?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”,修道要守好这颗心时时在道中。《中庸》又没有说,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,只有吃饭可以。不可须臾离了吗?那你不就随时都在养这颗道心吗?而道心最重要的,要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这个戒就是规矩,做任何事都有规矩可循,这样你才定得住;循规蹈矩有定,定久了就开智慧。今天吃饭的时候一赶,快、吃快一点,咬没两下就吞下去了。第一吃得赶,就是急,急了,人一急就没有定力,就没有守规矩。而且吃得快伤胃,不孝!你看戒律当中,根本大戒就是孝道,礼当中也是以孝道那是第一位。“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,谓之悖礼”,所以戒定慧在哪?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,都离不开戒定慧。

今天大家吃饭别吃太快,而今天我们假如吃饭快,不只伤自己,老人有自尊,有时候跟我们住,又怕给我们添麻烦。所以看我们都吃饱了,他还在那慢慢吃,他会有压力,有时候看我们都吃饱:好好好,我吃饱了。我们有没有可能心太粗,父母跟我们吃饭都没放松、没吃饱,甚至都还吃快了,这些事情都要用柔软的心去感受。我们有一个朋友,出差都买东西回来,买了几次,他妈妈终於忍不住,跟他说,你买这些东西都这么硬,我们咬不动。他才突然想到对,我都买坚果,腰果、松子那么硬不好吃。后来冷静一想,原来买的那些东西都是自己喜欢吃,美其名是买给父母吃。所以人真的能够体恤他人,他的大根大本在体恤父母,仁爱心从孝心自然流露出来了。“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”,这是吃的方面。我前几天跟青少年,十三岁到十七岁,问他们你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,可不可以马上说出来?有些孩子能说出来,有个孩子说不喜欢吃什么我知道。不喜欢吃可能是偏食,记好的不一定记得住,记不好的都记得很快。孩子能够在这些生活当中都能去体恤父母,都是长养他的善根。

衣你要体恤父母会不会凉了、受寒,这都要注意。在我们马来西亚没有冬天,可是很容易受寒,这个季节感冒的比例,可能超过下雪的地方,你们相不相信?人家下雪了很清楚要多穿一点。我们这里四季是夏天,没问题、没问题,心里愈觉得没问题的,愈容易忽略、粗心,就容易感冒。凌晨最冷,假如父母有时候半夜会起来,这时候你要叮咛,在床边放一件薄外套,起来都把它穿上。包含要去有冷气的地方,进进出出特别容易感冒,刚好你跟父母一起去,比方上一些公共场合,你都能记住,要进去以前:妈,来,把这个薄外套穿上。一点一滴父母感觉多么温暖,这是食衣。包含住,父母喜欢什么样的一个家庭的氛围,包含床的软硬都应该去关心,养父母之身。

再来养父母之心,让父母快乐,让父母不要难受。接著有说,“养则致其乐”,孔子在教诲当中,提到很多点都是养父母之心。比方孟懿子,这是当时鲁国的三家大夫之一,孟孙、叔孙、季孙氏三家。这孟懿子去跟孔子学习,是他父亲临终交代的,因为他父亲生前,学问不够,有一些大场合做错事,被人家羞辱,终身遗憾。交代他两个儿子要学礼,要学圣贤教诲,嘱咐他们,他走了以后,要去拜孔子为师。结果孔子教导孟懿子,“生事之以礼,死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”。生事之以礼,那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要守礼,都要恭敬侍奉父母,“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”。包含父母离去了,这一分缅怀要事死者,如事生的恭敬。

结果给孟懿子讲完,回家的路上樊迟帮忙驾马车,也听到之前孔子给孟懿子的这段话,孔子就问樊迟,刚刚你的同学孟懿子问的,如何孝顺父母,我给他回答生事之以礼这段话,你知道意思吗?樊迟说不是很明了。诸位学长,孔子为什么要问樊迟?我们感受到夫子抓住一切机会,教育提升他的学生。刚好樊迟在现场能听到这段话,深怕他不能深入理解,又抓住这个机会来教导他。也可能另外,孟懿子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入,又给樊迟同学讲完,可能樊迟下一次又遇到孟懿子,又会把夫子这段话告诉了他,那这样孟懿子的收获就会更大。孔子在跟学生,还有跟当时候的人互动过程,都可以看到夫子的慈悲,包含他人情练达的智慧。所以要慕贤当慕其心,在看到夫子的一言一行当中,去体会他的良苦用心。

 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蔡礼旭:言语的修养,辞达而已矣
下一篇:蔡礼旭:能劝就劝不能劝就自己先做好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蔡礼旭推荐阅读
• 神回
• 陈清香
• 骨身
• 五蕴魔
• 把手拽不入
• 免僧
• 五热
• 乌荼国
• 百法界
• 顺修逆修
• 诉讼
• 真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印光大师: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,是生佛感应道交的结果
• 我们对鬼神,不能不刮目相看
• 口业清净
• 七佛赞呗伽陀
• 法身偈
• 兜率往生
• 十功德论
• 受蕴
• 独处不孤独,共处不厌倦
• 尼罗乌钵罗华
• 识变
• 中谛
::法师开示 ::
• 星云法师:如何净化感情生活
• 学诚法师:舍与得,孰乐
• 星云大师:逆境也可以激发心志
• 宣化上人:真心修道人不要忧愁没有人供养
• 宣化上人:报三宝恩
• 印光大师:杨氏拜佛,佛像起立答拜,此乃冤家幻境
• 印光大师:现在许多大聪明人,视净土为小乘破人修持
• 宣化上人:金刚棒喝 六十八
• 印光大师:净土法要新白话版(三十五)
• 宣化上人:佛之三身 法身应身报身
• 海涛法师说故事5:船长与海神的辩论
• 仁焕法师:启蒙公众,树立道德,建立爱心家庭05
• 圣严法师:柔顺的扁担才能负重
• 星云大师:可怕!抱怨是败德之行
• 宣化上人:物理作用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化他
  • 六舟
  • 似心
  • 加行大士
  • 三经义疏
  • 迦毗陀树
  • 惠光
  •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
  • 满洲佛教
  • 理善
  • 向下
  • 火栝
  • 伞盖行道
  • 洞山四句
  • 勤行
  • 世俗
  • 根本陀罗尼
  • 均提
  • 弘彻
  • 耆那教
  • 教化
  • 外道小乘四宗论
  • 指东作西
  • 定无色
  • 比丘
  • 不苦不乐受
  • 理趣经曼荼罗
  • 悲愿
  • 安乐
  • 虚空无为
::学佛推荐 ::
• 什么是戒、定、慧三学?戒、定、慧是什么意思?
• 戒嗔
• 什么是三皈依?三皈依是什么意思?
• 佛化家庭 二、八正道是建设佛化家庭的指针
• 这样的婚姻才长久
• 志同道合的婚姻才长久(净空法师学佛问答)
• 什么是轮回?轮回是什么意思?
• 信心
• 佛化家庭 一、如何建设佛化家庭
• 戒闻利身
• 圣严法师:佛化婚礼应该提倡吗?
• 好的婚姻是人间天堂(清源)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