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 净空法师 > 法语汇编
点击获取更多关于“法语汇编”的文章

念佛求生净土,是最积极的行为

类别:法语汇编  采编: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
1 我们念佛人要自觉觉他,内能够把烦恼放下,外面把世缘尽量地减少。所谓随缘而不攀缘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,人家也许看到我们这很消极,这个不妨碍。

2 他说我消极,我就消极,咱们好好地把这个时间拿来念佛。等我们这个佛念好了,纵然灾难来了,我们决定不受这个灾难,那个时候才晓得,我们的消极的确有很多好处。

3 对于世缘要消极,对于念佛要积极。我们念佛,要真正地发愿,愿生西方净土。我们今天发愿,就是为救度一切众生求生净土的。

4 念佛往生的人,是最积极的!有很多人认为念佛是自了汉,好像是消极,不值得学习,那是他看错了。我们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?为救度一切众生。

5 不到西方世界,我们的烦恼断不了,我们的智慧不能圆满成就,我们纵然有心想帮助众生,我们没有能力。我们到西方是学本事去的,我有这个能力了,回头就来,这是“自利利他”。

6 我们求生净土,是为了度众生。我不求净土,我现在发愿度众生行不行?不行。所谓是“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”,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,你怎么能度人?

7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成己成人,所以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最积极。譬如你看到有人掉到水里去,你不会游泳,你没法子救他。你要先学会一身本事,下了水才能救人;否则的话,你下去是去送命。

8 我们看到了无边苦海这些众生头出头没,我们生起大悲心,生起怜悯之心,想快快地救他。你想快快救他,你就要快快成就自己,所以求往生不是消极,是积极!

9 我们应当要明了,我们学佛为什么?如果真的是为了生死,真的是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这个世间眼前一切事物,就要看破一些,要冷淡一些,不要太认真。

10 对世间眼前一切事物太认真,那就是你了生死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障碍。我们念佛,目的是要求生西方,结果是去不了,这就可惜了!

11 真正发愿往生,必须把这个世间看淡,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,生活得过且过,随缘度日就好。

12 要想真正能度众生,我们从现在起,就要认真努力。真正要往生,一定要看破、要放下,要老实念佛。

13 从今之后,我们心里念念就念佛、念念想佛,其他一切统统不念了,不牵挂了。

14 大家不要认为这个样子,我对家亲眷属是不是太冷酷?你要是不冷酷,很热情,热情就搞六道轮回。

15 六道轮回那个结果,实在讲,在一起也不过短暂的数十寒暑,死了以后各奔前程,再想见面难了,太难太难了!这是要真正明了的。

16 如果能够真正放下,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自己念佛生净土,家亲眷属都能劝他往生净土,西方极乐世界寿命长远,这样才能真正在一起。

17 念佛人念佛求生净土,看起来好像是冷酷、是消极,其实这是最积极的行为,没有比这个更积极了。

18 世间人不断地在追求物质享受,表面看起来很积极,实在讲,那是真正消极,真正忽略现实。为什么这么说法?因为那是增长贪嗔痴慢,将来的果报不堪设想!

▲ 返回顶部 ▲
上一篇:念佛要怎么念?
下一篇:我只要享这个福
《碛砂大藏经》 此处下载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》 此处下载
法语汇编推荐阅读
• 上堂
• 秃人
• 大爱道比丘尼经
• 生空三昧
• 大正觉寺
• 鸡园寺
• 义学
• 愿船
• 散机
• 云门沙门行
• 准宗教现象
• 庄严寺
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
• 小乘论
• 四种拳
• 海涛法师:十善业道经简译
• 旱云寺
• 海涛法师:你有想到众生,连走路,吃饭,呼吸,都是功德
• 出家人到道场化缘是否如法?
• 法祯
• 蔡礼旭:《弟子规》与佛法修学(第三十七集)
• 印祖故事:老僧呵斥女诗人,才女皈依入佛门
• 梵摩尼
• 佛境界庄严三昧
• 星云大师:《释迦牟尼传》第十六章 王师追至苦行林
::法师开示 ::
• 印光大师:念佛三昧,说之似易,得之实难
• 印光大师:聪明人多多具此邪见
• 现代因果实录:关于宣化上人
• 净土法门:印光大师说雍正是大菩萨,他最后杀了自己的儿子,是善巧方便吗?
• 净土法门法语:印光大师教给我们,要把死字贴在额头上
• 其实你的痛苦,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
• 慈诚罗珠堪布:贪心都有哪些危害?
• 印光大师:关于密宗即身成佛之说
• 印光大师:修行得道的捷径是什么?
• 印光大师:临终助念三大要点
• 印光法师联集
• 海涛法师与传喜法师:莲花菩萨 八
• 宣化上人:参禅的秘诀
• 圣严法师: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
• 慈诚罗珠堪布:行善断恶相信因果,才能拥有幸福生活
::佛学大辞典 ::
  • 金刚刹
  • 韦提希夫人
  • 能信
  • 七大
  • 起灭
  • 恭御陀国
  • 朝观音夕药师
  • 火宅僧
  • 妙喜庵
  • 诽谤正法
  • 慧净
  • 亲缘
  • 譬喻师
  • 寂友
  • 开帐
  • 我
  • 住莲
  • 沩山警策
  • 香刹
  • 三身华梵
  • 动用什物
  • 一分
  • 蓝毗尼园
  • 观察诸法行经
  • 雪岭投身
  • 胸行
  • 诸执
  • 济宗四大势
  • 大乘起信论疏
  • 广照寺
::学佛推荐 ::
• 什么是和尚?
• 佛化家庭(黄念祖老居士)
• 论建设佛化家庭(蔡吉堂)
• 什么是十戒?十戒是什么意思?
• 孝养父母(索达吉堪布)
• 什么是业报?什么是因果报应?
• 佛教是谁创立的?佛教是怎样创立的?
• 什么是涅槃?涅槃是什么意思?
• “家庭精舍” 中国当代“佛化家庭”研究(陈坚)
•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,为什么判定为罪业?
• 戒嗔
•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

南无阿弥陀佛

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,功德无量
弘法回向文
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、流通、随喜、赞助者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安乐自在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